2018年11月30日 星期五

轉載:為什麼日本老人不用靠安素?

為什麼日本老人不用靠安素?


精華簡文

為什麼日本老人不用靠安素?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瀏覽數

55441
     

為什麼日本老人不用靠安素?

Web Only 

 

  • 陳潔
 
亞培爆發食安事件,才讓社會驚覺,台灣竟還有這麼多有吞嚥障礙的老人依賴灌食。其實,銀髮大國日本早就全國動員,為病人和長者保住舌尖上的樂趣。細分為八級的「微笑照護餐」,已經是吉野家、松下、伊藤洋華堂等日本大企業競相投入的全新商機!
57歲的保森千枝,是用充滿創意的自製「照護餐」,讓罹患口腔癌的先生章男(音譯),在離世前再次享受到進食的快樂。
七年前,罹患口腔底癌的章男,在手術中切除了舌頭和口腔的大部份,只留下一顆牙齒和麻痺的下顎。吃飯,成了遙遠的夢想。
咀嚼、吞嚥困難的不只章男,隨著日本高齡人口不斷攀升,因年老或腦中風、癌症等原因,無法正常咀嚼、吞嚥的比例也大幅成長。怎麼維持生命的養分,就成了最揪心的難題。
無法以口進食的人,通常面臨兩大選項:裝設鼻胃管,或是腹部開孔裝設「胃造廔」(PEG,又稱胃造口),以軟管注入營養及水分。2000年長照保險制度落實後,日本透過胃造廔管進食的人數大幅增加,總數將近50萬人。(延伸閱讀:植物人、洗腎患者都在用 亞培6產品下架缺口怎補?

失去吃飯的樂趣,人生還有意義嗎?

不管鼻胃管還是胃造廔,都是患者在恢復進食能力前的短暫應急之用。真正的目標,還是訓練他們找回吃飯的喜悅。(延伸閱讀:照顧失智長輩,一定要插鼻胃管嗎?
「奪走這種樂趣,繼續活上好幾年,對本人來說又有什麼意義嗎?」《朝日新聞》2025衝擊採訪小組在《2025長照危機》書中寫道。
從液體到慕斯、泥狀、固體食材的「照護餐」,就是幫助他們逐漸恢復以口進食的方式。各種食材經過勾芡、絞碎處理,再依照病人的咀嚼、吞嚥能力、食物的樣貌,細分為果凍餐、慕斯餐、糊狀餐、切碎餐、一口餐等。
在病床上吊著點滴的章男,吃的就是水狀的稀飯,搭配慕斯狀的魚肉泥。色香味全失的餐食,加上他每次張口都要確認是否順利吞嚥,一餐要吃上一個半小時。才吃了兩天,章男就食慾全消,一個月消瘦七公斤。
看著體力衰退的章男,保森千枝下定決心,「等他出院,我一定要準備好吃的食物,讓他好好吃三餐,」她對《AERA》雜誌說。
想不到,端出好吃的「照護餐」,難度遠超過她的想像。

吞嚥復健學會萬人參與、照護餐食分八級

在日本,照護餐食是競爭四起的全新戰場。
光是日本亞馬遜網站上,就有照護餐的專門分類,搭配寫著「微笑照護餐」(Smile Care)的紅、藍、黃三色標示。
「這種食物分級制度,讓日本食品廠有一些依據。老人需要什麼樣的飲食,經過醫師、專業團隊評估之後,他可以吃哪一類的飲食,標示就直接印在食物的包裝袋上,」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黃國晉說。
細密的分級制度,來自牙科、復健等不同科別的醫師之外,還有營養師、語言治療師等專業團隊的緊密合作。
繪圖製表:邱泰元 翻譯整理:彭子珊
成立至今滿24年的日本攝食吞嚥復健學會(JSDR),就有超過11000名會員,「他們是全世界最大,比歐洲、美國都還要大,」台灣咀嚼吞嚥障礙學會副理事長暨台大醫院副院長王亭貴說。
曾到日本參訪的王亭貴形容,日本攝食吞嚥復健學會的活動「非常驚人」。雖然到場開會的大概是5000人,只有所有會員數的一半。但現場依舊人山人海,「我連會場都走不進去,一開始就有12個演講廳一起進行。」
日本相當重視吞嚥能力的復健。(圖片來源:天下資料)
以嬰兒食品起家的日本老牌食品商丘比(Kewpie)為例,就有一套12種口味的鋁箔包組,從白粥到牛丼、馬鈴薯燉肉等,都貼著黃色第三類的貼紙(見表),表示食材軟爛是光用舌頭就可以壓碎的程度,全套售價1700日幣(約475台幣)。
照護餐市場,丘比是深耕近30年的老前輩。早在80年代,丘比就嘗試把高齡照護餐打入醫院, 卻遲遲沒有進展。
2014年,丘比的「溫柔菜單」(Gentle Menu)系列,主打「進食的快樂」,一度在高齡照護餐市場拿下近七成市佔。儘管單份餐食的價格從15年前的日幣300圓,打六折降到180日圓,銷售規模依舊不足以打平虧損。
丘比的掙扎,卻沒有讓其他日本企業就此卻步。

吉野家、松下也參戰,照護餐市場很競爭

據日本照護食品協議會每年發表的UDF(Universal Design Foods)生產統計顯示,照護餐的產量已經8年連續兩位數成長,金額更是連續13年成長。完成系統登錄的照護餐產品,更從前年的172個品項,快速擴大為2000個,漲幅超過10倍。
以牛丼走出海外的連鎖品牌吉野家,就和照護機構的支援服務「智慧照護」(Smart Kaigo)合作,推出軟爛程度不同的兩種牛丼調理包。會員可以線上訂購,最少五包裝,售價3000日幣。
從網路回到實體店面,超市伊藤洋華堂也在110間店面增設「安心支援」角落,專賣照護餐、大人用尿布等1500種照護用品。
便利商店羅森(Lawson)的100間「照護羅森」(Care Lawson)店面,除了整區的照護餐食及各式用品之外,也推出營養與照護諮詢服務,每次30分鐘,費用2000日幣。
就連家電巨頭松下(Panasonic)事業開發中心「Game Changer Catapult」,也運用既有的電氣壓力鍋的技術,準備推出「Delisofter」,讓消費者在家就可以簡單做出口感軟爛的照護餐食。
Game Changer Catapult事業開發經理真鍋馨解釋,Delisofter的出現,就是因為負責品管的研發團隊成員,剛好碰到父親病倒,失去吞嚥能力。她發現宅配的鋁箔包餐食要價不菲,幾乎是一份1000日圓。
「為了改變一個人一個月餐費超過10萬日圓的狀況,他把這個計劃當作自己的事,想辦法要解決這個問題,」真鍋馨對《日經》說。
除了高額的餐費,市售的照護餐不合先生口味,也是促使保森千枝改變現況的推力。去年7月,她出版的《希望之飯》,就是發現日本市場缺乏照護餐食譜後,自己研發維持食物外型、但口感軟爛綿密的大阪燒、炸豬排等33種食譜。

恢復以口進食的幸福

現在,日本照護餐市場的發展經驗,也開始複製到台灣。
台灣雀巢計劃從日本引進的營養食品。(劉國泰攝)
「他們(日本)老化指標領先我們50年,」黃國晉分析,日本在高齡社會的經驗來得比台灣早,加上文化差異不大,吃的東西也跟台灣比較接近,「我們後來策略就是盡量去學日本。」
台灣雀巢就計劃從日本引進一杯150大卡的高能果凍「快凝寶」,具備豆腐、紅豆、黑糖等口味,就是考量台灣飲食習慣而來的第一批日本「照護食」嘗試,預計今年11月上架銷售。
日本的微笑照護餐系統,要在台灣落地生根,讓面臨咀嚼、吞嚥困難的病人和長者,恢復以口進食的滿臉微笑,還有一段路要走。(責任編輯:洪家寧)

關鍵字:

 

文章下載

PDF下載付費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