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7日 星期三

轉載:被壓垮在倒塌房子裡的年輕世代

【206震災】被壓垮在倒塌房子裡的年輕世代2016-02-17 12:30
206震災讓114人死於維冠金龍大樓倒塌事故。
從震災窺見世代不公的起源與縮影
維冠金龍倒塌事件告訴我們,震災不只是天災,也是社會因素造成的悲劇。地震殺不死人,人是被房子倒塌壓死的,問題是在台灣社會裡,最可能倒的是哪些房子?地震來時,誰會留在最可能倒塌的房子裡面?
林宗弘
小年夜發生的美濃地震,芮氏規模六.四與一九九九年七.三的九二一集集地震有相當差距,然而維冠金龍大樓倒塌事故,造成一一四人死亡,引起台灣社會對防災的關注。
而當搜救行動告一段落後,接下來的重點就是更漫長的災後重建工程,以及如何從這場地震吸取經驗,做好日後的防災工作。

九二一有四成集合住宅重建失敗

近年來,由於對九二一震災與莫拉克風災的反思,台灣的災難研究確實有相當的進展,特別著重於兩個概念:韌性(resilience)與脆弱性(vulnerability)。
韌性主要指的是影響災後重建成效的社會因素。所謂災後重建的成效,可以用災民的每人平均所得,或家戶所得恢復的速度、受災房屋重建的速度或比例,或是災民身心復原的健康情況來測量。由於這次震災死傷主要集中在維冠金龍這一棟建物,我們更應回顧類似的九二一集合住宅重建經驗。
根據政府資料,九二一震災裡倒塌的集合住宅共有一七四棟,然而根據清大李宗義博士與我的追蹤研究,僅能找到一三○棟的資料,而其中只有七十九棟重建成功。換句話說,可能有五十棟以上的集合住宅重建失敗,卻未引起媒體關注。為何會如此?難道台灣人的愛心與捐款不足以協助重建嗎?
法律上,集合住宅是產權清晰的私人財產,實際上,重建起來卻更像是所謂的「公地悲劇」。
集合住宅災後重建時,業主動輒數十戶,其中有失去親人不願回到傷心地的災民,或放棄重建只想領賠償的房東或投資者,也有與建商或黑道勾結的自利者,或是原先還背房貸即受災的新住戶,或生活困頓的弱勢者,比起一般都市更新還要複雜。
在這種業主組合下,強勢主導重建者往往有利益動機,而白搭便車的弱勢者也常三心兩意,重建還能成功真是奇蹟。因此,更有趣的問題是,那些短期內成功重建起大樓的社區,究竟有什麼妙方?

成功重建的三大關鍵因素

我們的研究顯示,外來資源或政策誘因雖然有點幫助,重建成功的社區主要靠的是內部兩大因素:領導人才與社會網絡。
所謂的領導人才,是指有營建業或相關法律背景的專業災民出來領導;如果社區裡沒有這種人才,則需要有災民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外來專業團隊的配合。另一個要素,是有活躍的社區人際網絡或社團存在。
事實上,最早重建成功的案例中,有些大樓原本就有活躍的教會或社團組織,而積極控告建商或發動群眾抗爭的自救會。由於能使災民互相幫助、建立信任感、而且同仇敵愾團結起來,對促成日後迅速重建有奇效。
此外,我們的研究也發現重建資源與空間分配愈平均,以及歷年選舉投票率愈高的,該社區大樓重建速度越快。用較為學術的概念來講,影響集合住宅重建成敗的兩個因素,即是社會資本與人力資本,而且要民主參與跟公平分配,否則災後重建可能淪為空中樓閣。外來的制度誘因,如九二一基金會前執行長謝志誠所言,是「臨門一腳」的次要因素。

誰是下一個受災戶?

與災後重建時期的韌性相對應,脆弱性指的是災前受災風險的不平等。所謂受災風險,通常用人員死傷或房屋損失的機率來估計。說得直白一點,地震殺不死人,人是被房子倒塌壓死的,問題是在台灣社會裡,最可能倒的是哪些房子?地震來時,誰會留在最可能倒塌的房子裡面?
筆者與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林冠慧、及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的葉錦勳、劉季宇、新加坡南洋理工詹忠翰、台大張宜君博士合作、分析九二一地震數據顯示,地質與社會相關變數加起來,可以估計五成以上的死亡人數分布。即使地震規模與斷層確是主因,可以預測四成的傷亡人數,仍有一成的死傷因素來自社會層面,首先是透過耐震能力不足的房屋崩垮,其次則是在貧困老化,貧富差距嚴重且女性較多的村里,死傷較為嚴重。
台灣最可能倒的是哪些房子?住在這些房子裡的是誰?由於政府不易掌握每一棟房屋的結構與老化情況,調研單位如國震中心實務的做法,就是用房屋稅籍資料與興建年代的建築法規來分類,例如一九八九年、九七年與九二一之後政府三度修法提高了建築耐震規範,可以依據屋齡來區分其風險。
據此,新建物集中於都會區且價格較為昂貴,老舊建物多在鄉鎮或人口外流老化地區,決定了貧困與老化地區民眾在地震中的高死亡率。老人,幼童與行動不便者,遇到突發災變往往難以自行逃生,連帶造成負責其家庭照護的女性之高死亡率。
脆弱性分析呈現了既存的社會不平等,缺乏防災與逃難的資訊與能力,使弱勢者承擔了更高的受災風險,陷入因貧弱致災,因災致貧或失能的惡性循環。換句話說,早在災難發生之前,災民就已受社會不公平之災了。
然而,即使我們未必能直接改變社會不公,脆弱性分析可以預先找出潛在災民,並且使其提前防範。例如,莫拉克風災曾導致雲嘉南地區不少老人安養中心遭洪水淹沒,如今這些安養中心已列入每次颱風來襲前,消防署優先撤離的名單。

世代不正義,維冠金龍的教訓

上述脆弱性與韌性的觀點,我們如何分析美濃地震,特別是維冠金龍倒塌的傷亡情況與重建難題?
其實,維冠金龍倒塌事件不太符合近年來脆弱性研究的結論。無論在日本或台灣,過去重大災變的研究都顯示老年人口死傷比較慘重,但維冠金龍倒塌的往生者卻集中在青壯年,平均年齡為三十一.四歲(台灣人口平均為三十九.二歲),大部分是外來到台南工作的年輕夫妻與學生,二七.二%為未滿十五歲的依賴人口(台灣由於少子女化其比例為一三.六%),他們為尋求較為便宜的棲身之處,又缺乏在地房地產資訊,因此住進了這棟危樓。
其次,這棟大樓與其建商的歷史,顯示台灣整體建築與營造產業市場規範上的嚴重問題。林明輝推一案倒一次又不斷更名,建築師是借牌的,可能由於黑道涉入利益糾葛而曾經被綁架凌虐,以及疑似偷工減料。
其實,這種黑心建商在台灣營建業並不陌生,等房子倒了,建商都不知脫產幾次,災民告贏也沒錢,最後就是用國家賠償法告官,等地方首長自己承認敗訴,用全體納稅人的稅金來補貼黑心建商造成的損失。同樣情況在九二一重建案例中重複發生。
台灣的房地產泡沫化多年,房地產市場交易資訊不透明,建築與營造業產業鏈零碎化而且政府管制成效低落,而都市計畫則掌控在官僚與地方政客之手,根本就是都更黑箱。
老齡化的戰後嬰兒潮玩的是地產大富翁,年輕人卻大量住進較為廉價的危樓。台灣的房地產業是世代不公的起源與縮影,年輕世代早已經成為天災人禍的高脆弱人群,維冠金龍倒塌的死傷名單只是冰山一角。
以過去九二一的經驗來看,住宅重建最需要的就是災民積極民主的參與,以及法律與建築專業協助。

防災型都更是另一場災難?

過去,就連災後重建都有黑道或一案建商染指,所謂防災型都更,目前討論焦點放在容積率等制度誘因,業主與政府若不積極介入,只會增加黑心建商掠奪的動機。指定受災風險潛勢區域的權力歸屬與政治責任不明確,加上房子沒倒就得先強拆,哪個屋主不跟你拚命?
因此筆者以為,與其每次災後空談都更,還不如儘快立法公開災害風險相關資訊,強迫賣方或仲介業提供風險分級警示給購屋民眾,並清查老舊房屋以及一案建商所建危樓,提供專業評估並補助屋主加固,比較實在。(本文作者為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