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2日 星期五

轉載:奧比.薩克斯:不怕表現內心柔軟,做一位仁慈.友愛.擁有多樣人性的人 P1

奧比‧薩克斯:不怕表現內心柔軟,做一位仁慈、友愛、擁有多樣人性的人

作者 / 陳芳毓 發表日期 / 2015/5/22 瀏覽數 / 300+

 12
 
 0
0
字級:  
(照片提供:唐獎教育基金會)
「溫柔的復仇是最強而有力的。」這句話出自《斷臂上的花朵》(The Strange Alchemy of Life and Law),作者是日前訪台的唐獎獲獎人、南非大法官奧比‧薩克斯(Albie Sachs)。
邏輯清晰,具俠義之心,卻不失溫柔,是看完全書後對奧比的想像。前兩項,是成為法律人之必要,最後一項,卻往往與之衝突。或許這正是奧比無可取代之處:唯有這樣的人,才能在被敵對陣營炸斷一隻手、失去一隻眼後,還能主張不報復、不刑求、不處死,協助前總統曼德拉領導長年被種族仇恨撕裂的南非,重新癒合成一個國家。
文字往往會美化一個人,但聽現場演講時,卻意外發現奧比人如其文。
五月,奧比三度訪台,其中一場演場在建國中學,一個台灣典型陽剛且精英的所在。偏偏,奧比反骨,一開口便擲出一記大直球:「男孩,可不可以哭?」他的英文口音有些樸拙,慢慢地,但顯得真誠。
他描述自己學生時期,有位老師總是找理由體罰他,要他脫下褲子,狠狠鞭打。奧比是個好學生,第一天,他委屈地哭了,第二天也哭了,到了第三周,他決定停止哭泣。往後十多年,就再也沒哭過。1988年,奧比因反對種族隔離政策,遭政府特務放置汽車炸彈所傷,他也沒有哭,反而急著出院去起草南非憲法,「為夢想而工作,是最好的良藥。」
出院前,一位男子來看他。他來自一處關滿愛爾蘭共和軍(IRA)的監獄,他們在獄中編了一本雜誌,其中一期主題就是:「人權鬥士可不可以哭?」
有人認為哭就是示弱,有人認為哭只是一種情緒,最後投票結過是2/3的人認為可以哭,因為他們都讀了奧比的書。
「現在,我把這個問題送給你們。男孩可以哭嗎?法官可以哭嗎?科學家可以哭嗎?」他揮舞著空空如也的袖子問道。
《斷臂上的花朵》裡有一章便叫「哭泣的法官」,有四個使奧比落淚的判例,包括因無處可居、違法住在平價國宅預定地上,卻被政府挖土機強制驅逐的古特邦太太;因身體不易接受器官移植、而被排在腎臟受贈名單後面順位的索布拉曼尼先生、因愛滋帶原而被南非航空拒絕雇用的霍夫曼先生等,用以揭示南非憲法對稀有資源分配(如醫療)、基本公民權利(如居住)、禁止歧視偏見(如愛滋病患就業)的主張。
每當審判結果符合他的堅持,奧比總會為了能在大法官位置上捍衛基本人權、保障人性尊嚴,而不由自主地流淚。因此聆聽判決前,同事總會開玩笑遞手帕給他,「奧比,你今天需要嗎?」
更進一步探討。當人權與公義的保護對象,是曾狠狠傷害我們的人時,有一天當我們上位了、掌權了,是否還能堅持初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