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阿富汗少女」攝影大師》一個攝影記者的反思:照片,是觀看故事、還是製造故事?
攝影師麥柯里(Steve McCurry)(攝影:商業周刊/陳宗怡)
曾想過哪天鏡頭前方的被攝者同樣是位攝影者,而他的經典影像是我熟識且難忘的,我該如何應對?我曾幻想過「他」是Robert Frank 、Josef Koudelka、James Nachtwey、杉本博司、或是呂楠...
這次站在我前面的是Steve Mccurry。他的《阿富汗少女》、《India》、《911》...等這些經典影像在上個世紀學生時期皆是學習方向,而今他站在你鏡頭前,那份緊張不言可諭。
近年Steve Mccurry因修改照片一事而飽受爭議、批評。是的,自己也在想,畢竟新聞若求真,那這做法就是不對。
拍他前,又再把他的生平、作品、相關新聞梳理過,一方面為拍攝做準備、一方面也想推敲他為什麼要修圖這件事?採訪前一天先到他的簽書會,感覺一下這個人,他不算高的身材、causal的穿著,臉上的鬍渣略顯行旅的勞頓(聽說他事先到復活島,才轉機到台北)整體體態上真不像67歲,說話起來標準美東的口音,但沒有一般老美的幽默風趣,也不太精采豐富,很多事點到為止,似乎想說的都已在他的影像中了。
開始簽書時,終於看見他那肢殘的右手了.......那晚我在想,右手食指對拍照的人來說是多麼重要,他不能像我們一樣輕鬆地按快門,多數時候似乎用左手,是如何創造出一幅幅的經典?
專訪「阿富汗少女」攝影大師》一個攝影記者的反思:照片,是觀看故事、還是製造故事?
攝影師麥柯里(Steve McCurry)(攝影:商業周刊/陳宗怡)
專訪「阿富汗少女」攝影大師》一個攝影記者的反思:照片,是觀看故事、還是製造故事?
攝影師麥柯里(Steve McCurry)(攝影:商業周刊/陳宗怡)
拍照當天他的精神看起來比前一日好,開始採訪時他也問文字記者有沒有留時間給我拍照,他一這樣說我又不安起來了。訪談後段記者不滿意Steve對修改照片這事件的回答:I am a visual storyteller,and i am not belong to any media. 再繼續追問當下,Steve是有點生氣了,場面僵了,採訪也結束了。
他走出去好一陣子,我想,完了!我還沒拍完照(上次「完了!」是有人沒有相機,這次是「完了!」有相機沒人),但15分鐘後,Steve回來讓我繼續完成拍照。這件事之後對他處理完情緒,再回來採訪現場的成熟態度,讓我很敬佩,他大可烙狠話走人去;另外,對於這位記者在新聞工作上為追求真相不怕衝突的態度,我也是同樣敬佩。
專訪「阿富汗少女」攝影大師》一個攝影記者的反思:照片,是觀看故事、還是製造故事?
攝影師麥柯里(Steve McCurry)(攝影:商業周刊/陳宗怡)
再說那天簽書會,有個小插曲。一位讀者拿著他臨摹Steve照片而畫的油畫,其中有一幅該讀者對Steve解釋說:不好意思我改畫了這位男孩的手沒依照你拍的照片作品。聽到此話心裡生起Steve改圖爭議,也再思考起繪畫與攝影之間關係。
人類從古至今,總想盡辦法在二維平面上追求與真實視覺經驗的完美再製。從非洲的岩壁石刻、達文西的蒙娜麗莎、1839年攝影術問世、數位科技發明到現在AR、VR技術皆是如此,而攝影與繪畫之間在藝術領域上近百年更是來討論不斷。形式上攝影的產製過程相較於繪畫是簡單許多,同樣的景物,畫家必須耗時費日才能畫出逼真的複製,攝影者基本上對好焦、算好曝光、便能複製(以數位攝影而言)。
但這並不代表攝影就無藝術價值,攝影上我們思考著用何種方式等待這瞬間和詮釋這故事,判斷觀景窗中物件的符號意義、等待適切的構圖、幻妙的光線和完美的人物神情,這些片刻稍縱即逝,不可逆。後續洗印輸出,選擇編排等,更是需要嚴謹思索,以賦予影像合理適切的意義。
專訪「阿富汗少女」攝影大師》一個攝影記者的反思:照片,是觀看故事、還是製造故事?
攝影師麥柯里(Steve McCurry)(攝影:商業周刊/陳宗怡)
姑且不提Steve Mccurry改圖的爭議,他一幅幅的經典,正是如此。他是20世紀末21世紀初在報導攝影上厲害的說書人,他給了冷硬技術堆疊出的照片強大生命力和詮釋價值。當然有人說,他的作品是進階旅遊攝影照,但我們就持平看待。
時間在走、時代更是劇變,製造故事或觀看故事的方式皆應緊貼著你我做進化。但Steve Mccurry的書我還是會放在書櫃中,不管他在我心中是畫冊或是攝影集。
本文作者為《商業周刊》攝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