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0日 星期六

轉載:什麼都不要

大人的情書:什麼都不要(張曼娟)

637
出版時間:2018/10/20
   
上一回坐在手術室外面,約莫是一年半以前,為的是等待父親動髖關節手術,除了我之外,還有母親。已經九十歲的父親,因為精神出現狀況,必須靠安眠藥物才能入睡,他吃了安眠藥,昏昏沉沉的,在臥室裡摔了一跤,髖關節斷裂,必須開刀重建骨頭,否則就得要臥床了。我和他幾乎沒有太多討論就決定了手術,因為臥床是我們最不想要的狀況。術前麻醉師與我諮商,特別提到父親年紀大,既然要全麻就得插管,插了管之後是否能立刻拔除,就得視個別情況了。插管也是父親很不想要的選項,可是在那個時刻,我只能接受,並祈禱手術成功。當天晚上我還有一場早就預定的演講,似乎也沒辦法取消了,在手術室外只能等待。
幾個小時的煎熬太漫長,父親被推出觀察室已經清醒,身上一條管子都沒有,我感激得想哭。他完全沒感覺自己動了個手術,還一直問我們:「我開過刀了嗎?怎麼好像做了一場夢一樣?什麼感覺都沒有?」看見傷口上的包紮,才比較有了現實感。

產生臨時家屬工作

這一次,則是陪母親做個切片小手術,逐漸失智的她愈來愈缺乏現實感,被推進準備室後,我被護理師叫喚好幾次,說是她的血壓太高,他們無法施行麻醉。原本以為很簡單的事,竟然遲遲無法進行。吃過血壓藥的母親,正在等待血壓下降,我想,她一個人待在裡面,應該覺得很害怕吧。印尼看護雖然與我們一起來,但見到同鄉之後,立刻進入熱絡聊天模式。我自己一個人,坐在離手術室最近的椅子上,以防任何狀況發生。手術室的門開開關關,有些人是用病床推進去的,有些人是自己走進去的。護理師常叫喚著:「某某某的家屬。」似乎每位病患都是有家屬的,再過個十年、八年,恐怕沒有家屬的病患會愈來愈多,而單身的我就是其中之一。屆時會出現什麼樣的商機呢?會不會有「臨時家屬」的新工作產生? 
有位病患被叫到名字,一邊把背包交給身後的家屬,一邊往手術室跑,只聽見護理師喊著:「手機不要!手錶不要!什麼都不要!」病患一樣樣回身遞給家屬。到了生命中某些重要時刻,原來真的是什麼都不要的。等到家屬也不要的我們這一群人,進入手術室的時候,又會是什麼樣的光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