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日 星期六

轉載:台北異鄉人的頂樓加蓋

蘋中信:台北異鄉人的頂樓加蓋(米果)

 
 
更多專欄文章
作家
從外地到台北求學就業的異鄉人,多數都有租屋在頂樓加蓋鐵皮屋的經驗。
走上老舊公寓樓梯,各樓層的鞋櫃佔滿轉角空間,天台樓梯間打開一扇鐵門,進入鐵皮違建空間,那是異鄉人在台北的「家」。
夏天悶熱,冬天寒風穿透鐵皮縫隙,發出刺耳的啪啪聲。遇到颱風天,整個屋頂彷彿隨時都會被掀開。
一個房間,約莫只能容納一張單人床,或上下舖,外加一個陽春的塑膠衣櫥,一張書桌勉強擺放電腦或電視,如果有附加簡單淋浴設備和一個馬桶的叫做「套房」,跟樓友共用衛浴的稱之為「雅房」,房內空間只有幾坪,想要做伸展運動應該很勉強,與鄰居的隔間多數是木板,深夜睡著時,還會聽到頂樓水塔的馬達聲。
多數沒有廚房,不能開伙,頂多整個樓層共用一個小冰箱,用電負荷過重就會跳電,樓下住戶對於房東在頂樓搭違建難免抱怨,可是房東說頂樓加蓋本來就是他的權利。為了防盜,鐵窗密不通風,如果發生火災,想逃命要靠運氣,但是租屋預算大概只能住得起這種品質的頂樓加蓋,只好安慰自己,不會那麼倒楣。
台北老舊公寓幾乎都這樣,不管原本幾層樓,最上層的屋主就一定要在頂樓加蓋鐵皮違建,多數區隔成極小的坪數,月租幾千塊錢,能夠睡覺休息即可,對於弱勢低薪族群或學生,反倒是棲身之所。
看新聞不加蘋果粉絲團對嗎?!

安全堪慮不宜久留

就算不是頂樓加蓋,一般公寓樓層也有水泥隔間隔成小坪數套房,有些沒有對外窗戶,沒有對外陽台,晾衣就晾在室內走道,這種出租套房品質,也要一萬起跳。
異鄉人在台北的居所,僅能維持一個放置行李與睡眠的空間,為了避免木板隔間彼此干擾的問題,有時候聽音樂看電視都要戴上耳機。房東沒有提供冷氣那就靠小電扇吹一整晚,即使有冷氣也因為房東的電費計算比台電還要貴,只能省著用。因為沒辦法烹調料理只好天天靠外食,所以每次食安爆出問題都會中獎。
故鄉的爸媽說,家裡的廁所都比台北租房子的空間還要大,可是小孩說回去故鄉就找不到像樣的工作跟像樣的薪水,也只好把收入的一定比例交給房東,在異鄉奮鬥數年還是只能在頂樓鐵皮違建之間流浪。
隔間與隔間的關係雖是鄰居卻很少交流,不曉得什麼人住在隔壁,不曉得那個人做什麼工作,就算好幾天沒有出門也不會關照一下,不得已碰面的時候只要點頭就好。
一直以來,領低薪的外地人與學生和打零工的弱勢族群,只能租得起這樣的頂樓鐵皮違建,而頂樓所有權原本該屬於全體住戶的公用空間,不曉得基於什麼樣的默契,好像最高樓層的人就理所當然在上面搭蓋違建出租,如果檢舉就鄰居翻臉,變成彼此眼中的惡鄰。
大火燒出頂樓違建的問題,拆除違建這種事情,如果拆到別家那就是大快人心的鐵腕政策,如果拆到自家就笑不出來,至於,以頂樓違建小空間作為棲息處所的異鄉人,畢竟安全堪慮,不宜久留,可是有沒有辦法在三月之前,順利找到另一個家,或又只能遷徙到另一處居住條件惡劣的頂樓繼續過活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