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3日 星期五

轉載:修通識--浪費時間? 15 位學者談 :為什麼我們需要這樣的通識課

修通識=浪費時間?15 位學者談:為什麼我們需要這樣的通識課?

【為什麼要挑選這篇文章】
綜觀各大學靠北版,一定會有不少的篇幅在靠北通識課,而多數學生都在質問:「到底為什麼我們要修通識課?對學生而言,不外乎是在找涼課、賺營養學分;也有些教授是迫於學校規定而無奈開課,課程內容與質量就更不予置評了。中國的大學通識教育也是如此,本篇文章整理了 15 位中國教授的看法,討論我們為什麼需要通識教育,以及需要什麼樣的通識課?
(責任編輯:余如婕)
文/王多
通識教育,在大學教育中應該處於一個什麼角色,能起到什麼作用,又存在哪些問題,這些都涉及到「我們的大學究竟培養什麼樣的人」這一核心命題上。
2017 年 3 月 12 日,上海師範大學舉行了「教師教育工作坊」第一次活動。主題就是「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通識教育」。來自上海各大高校 20 多位通識教育專家,就通識教育中的經驗與困惑,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表達了各自的看法。

目前大學的課程內容與現實認知有所脫節

陳恆 上海師範大學教授
過去二十年是中國大學急劇擴張的時代,這個擴張主要體現在招生人數的膨脹和對科研的過度重視,但忽略了教學,而教學恰恰是教育的根本所在。歷史發展到今天,無論現實、社會、國家都需要重視教學,尤其是本科教學。
廣告
我們所謂的通識教育內涵究竟包括什麼,我覺得至少包涵人文知識板塊、社會科學知識板塊、自然科學知識板塊等,它們之間的比例如何設置?每一門課程的內容如何構成?只是簡單的知識傳授嗎?另外, 我們現在中國大學的課程體係與知識體系,和我們實際對現實世界的認識所形成的整個知識譜係與框架有一定差距,換言之,有的課程內容與我們對現實的真實認知有所脫節。
我們的教育不是讓每一個人成為學問家、理論家,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健全的人,要有社會責任感、健全的人格,要有美德。
關於聯合課程。其實這個概念還是受毛尖教授那門「愛情小說課」的影響,這個課程很有吸引力,學生趨之若鶩,效果也非常好。一個學校教學再好,但也並不是其所有課程都能代表最高水準,實際上哪座大學都不具備這個能力。
就上海而言,我們除了發揮每座學校自身的特長外,還可以建立校級之間的課程體系,設置一些國際性課程,這些課程可以代表上海乃至中國的水準,這類課可以由各個學校的教授組成一個團隊,聯合授課,因此富有時代性、關懷性、知識性的選題非常重要。
比如從「重識中國與世界」這個角度切入,分別從中國看世界、世界看中國兩個維度進行全方位解讀歷史的中國、當下的中國、未來的中國,顯得尤為重要,這類課程一定會受到學生歡迎,也會走向社會。

通識教育的供給側出了什麼問題

丁耘 復旦大學教授
現在最大問題是好課太少,好課變成稀缺資源。 毛尖老師上「愛情」課,教室坐得滿滿的,有很多學生不是正式選課的,甚至還有老師旁聽,也有許多畢業多年的學生開車來聽,由此可見對這種好課需求量很大,但當前我們通識教育供給側出了一些問題,好課不夠「水課」(編按:台灣學生稱為「涼課」)湊,學生也知道什麼是「水課」,卻沒有好辦法來改變這種現狀,這也是問題所在。
現在的學生們覺得西方書更好讀,反而古書讀不進去,現在孩子學習條件很好,但是讀這些古書覺得比較陌生,這又是一個問題,在貫通中西、古今、人文與社會科學之間怎麼調配,顯然需要通盤的考慮。

好的教育要回歸本科生

雷啟立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
這些年為什麼特別重視通識教育。有三個原因顯而易見:
一、從教學教務管理角度來看,確實很深切地感受到大學裡教的那些應用型的東西,教的時候就已經過時了。
二、教授不教書。現在不少大學,千人計劃、長江學者搞了很多,但都在搞課題發文章,不教書的,特別是大牌教授不教書,讓很多青年老師承擔基本的教學任務,好學生沒有得到優質師資的培養,問題很大。
三、 現在很多好的導師和研究所招不到好學生。不少好的教授,因為脫離本科教學,招不到好學生,回過頭來才想到本科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好的教育要從本科生開始。

獨白與各說各話

吳新文 復旦大學副教授
目前很多大學都在搞通識教育,開出了一些新課,做出了不少有益的嘗試。但總體而言,形勢不容樂觀。 絕大多數通識教育模式,還停留在平面的、單向度的和機械的通識教育階段。
平面的,指通識教育方案主要局限於導論類和原典類課程,它們以知識類,理論類課程為主, 學生通過這些課程,得到了很多知識和信息,但缺乏與實踐的銜接和貫通,對培養學生的見識和境界,幫助不大。
單向度的,指通識教育仍然是以填鴨式教學為主,對學生情況了解不夠。一些大學實行大班教學和小班討論,但是相當多的討論課流於形式。 上課老師、助教與學生之間缺乏有效交流。於是大班教學成為上課教師的「獨白」,小班討論成為學生的「各說各話」,難以產生交集。
機械的,指通識教育的課程模塊之間的關係是機械的,對學生每個模塊修讀學分的要求也是機械的。各個模塊條塊分割,機械相加, 不能給學生提供通識教肓所應達到的大視野;每個模塊限制學生修讀學分,搞一刀切,又只能讓學生浮於表面,難於深入學習。

教學是個良心活

孫曉忠 上海大學教授
今天我們已經越來越認識到人的價值觀、歷史觀、世界觀,對一個專業學生探索和創造具有重大意義,但主張對人的「共通性」培養,培養什麼樣的普遍價值,西方和東方應當不一樣。
隨著互聯網和微信時代到來,對大學教育提出了嚴峻挑戰,90 後學生的學習方式也與此前不同了,課堂教學方式也同樣面臨調整,但這並不意味著一味迎合學生,搞教學民粹主義,而是需要我們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在大學講台傳授真正的高級文化。
教學是個良心活,要調動教師的人心。

通識教育才是學術精華的凝聚

薛毅 上海師範大學教授(圖上錯誤,已更正)
通識教育肯定不意味著降低學術性,而是對學術精華的凝聚。只有這樣,通識教育才能與專業教育兩不誤。 人文類的通識教育,應該與價值建設,與人的德性教育、理想教育掛鉤。這種德性和理想不是抽象的,高高在上的,而是滲透在典籍中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細加體會和領悟的。
我們要想清楚兩個問題,課程的系統建設與學生的興趣之間如何有所平衡、古代典籍和現代典籍如何兼顧。

好課還是太少了

羅崗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
多年前,中國的大學有過一次「通識教育熱」,這個熱慢慢過去了,有的大學堅持下來了,有的大學沒有堅持下來,有的則嘗試了各種形式……最近這一股「通識教育熱」,我想和中國高校的新一輪綜合體制改革有很大關係。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好課太少,好課變成稀缺資源。

培養「說理型」人才

郝兆寬 復旦大學教授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通識教育?我的想法是,設計什麼樣的通識教育,就代表了我們想培養什麼樣的人。所以要回答這個問題,就首先要回答我們要培養什麼樣的人這個問題。
現在比較流行講創新性人才、複合型人才,但所有這一切的基礎是具有理性精神的,並且相信理性的力量的人才。我用一個通俗的說法就是「說理型」人才。 社會也是如此,我們需要一個說理型社會。你如果不講道理,不講理性去創新,結果就是拍腦袋式的創新。
現在的通識教育中,講善、講美、講愛的課比較流行,這些學生容易接受。但是我在想,如果缺少了理性的基礎,愛也好,善也好,美也好,都可能是表面的,膚淺的,甚至盲目的。這些都需要一個理性的基礎,而這個基礎也只有在大學才能提供,也正是大學所擅長的。感性的東西隨處可見,學生們耳濡目染,已經太多了。
當然兩個方面都應該強調,離開了美德、離開了愛,說理就會成為純粹的技巧,會成為狡辯。理性也會淪落為工具理性,變成算計。 現在情況是兩個方面不太平衡,感性的、衝動的東西多一點,理性的、說理的方面稍微弱一點,我們在通識教育中是不是應該更強調這一方面? 這是我的一個樸素的想法。

我講愛情小說課的困惑

毛尖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
我們的「愛情文學課程」,最初是商量如何重新設計 20 世紀文學這門課,聊到後來,就說我們一起開個全校公選課,以「愛情」為引子,既討論 20 世紀中國文學,又把現在危機重重的愛情問題帶入課堂。
果然愛情很熱門,一百人的選修名額都在第一時間被搶光,旁聽學生人數也有差不多一百。 但是,一個學期下來,我知道有不少同學是失望的,因為有些人最初是懷揣著學點愛情技巧或者經歷浪漫課堂的想法來註冊的,但幾堂課下來,反而覺得愛情被解構了,也有幾個同學私信我,告訴我他們的愛情進階,讓我幫忙判斷一下該怎麼辦 ,說心裡話,我有點煩惱。
樸素地說,我們希圖以文學課堂回應學生最肉身的問題,比如,這個學期的期中作業,我們就嫁接了教室內外,讓學生讀經典作品寫自己故事,藉此,他們或許可以通過寫作既理解作品也理解自己,也因此能對自己的問題進行有距離的審視。
當然,這一切都還在實踐中,但我以為, 通識課程的意義也是在不斷和學生互相溝通中才能往前推進的。

教師是決定課程成敗的關鍵

查清華 上海師範大學教授
關於開設通識課的必要性,大多持贊同態度,不少高校已經做了有益的探索。儘管在實際運作中存在諸多缺憾,比起通識課的理念缺席,還是利大於弊。現在看來,問題集中在通識課的成效是否符合我們的期待,對此大家顯然不太滿意。所以,接下來要好好摸索趨利避害的辦法。
我也認為,教師是決定課程成敗的關鍵 ,開設通識課面臨的最大困境就是高水平的師資欠缺。通識課的內容,也是決定成敗的重要因素。現在有的通識課開成通俗知識課,與通識課的理念南轅北轍。
被強制修讀的學生缺乏興趣,老師的教學熱情因之銳減,顯然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我贊同把通識課的內容進行改革,以經典導讀代替純知識體系的串講。

學生選課的三個動機

張奇峰 復旦大學副教授
就我自己的經驗而言,學生會選一門課最重要的三個動機可能是:
一、這門課對他有用,比如高等數學、經濟學之類的,他覺得學了這門課以後會用得著,或者這門課對他之後的學習、工作有重要意義,對於這類課,學生都會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上面,而通識課對大部分同學來說並不具備這種重要性。
二、學生對這個課本身有興趣,這種興趣可能是他之前就具有的,也可能是課程內容有意思,或者老師上課好,講課有吸引力,語言生動風趣。
三、上這門課的老師給學生的成績好,很容易就能拿到好的學分,學生選課大體傾向是這樣的。

教師要深析 90 後學生閱讀感知特點

石力月 上海師範大學副教授
90 後學生與我們以及年長於我們的那幾代學生對於書本、閱讀以及學問的認知、感受都是不一樣的,他們是伴隨著屏幕、淺閱讀以及互聯網成長起來的一代,這些體驗一定程度上改變甚至瓦解了過去大學生對於文字的親近感以及處理複雜知識的興趣與耐性。
加之整個社會系統在 20 年間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讀書、就業、當下、未來無不纏繞在一起影響著學生的大學學習狀態。
所以想上好一門課必須充分了解現在的學生,這個「了解」不是為了「投其所好」,而是希望能夠「對症下藥」— 盡可能地收集「病歷」了解「症狀」才有可能破解學生抗拒複雜知識、抗拒文獻、抗拒深入學習的難題。
我這幾年的教學體會是,面對 90 後的學生我們老師需要做一些改變,但這些改變不是釜底抽薪,也不是委曲求全,而正是為了堅持與保護那些不能改變的東西才需要做出的一些改變。

什麼樣的條件可以因人設課

詹丹 上海師範大學教授
通識教育是按照現實原則還是按照理想原則?定位到底是專業性還是非專業性?課程內容是以經典研讀為主還是以學科知識導論為主?功能上如何來平衡碎片化和系統化的問題?這些的確都是十分複雜的難題。
課好課壞其實不取決於課程本身,老師才是決定性因素。不管你是經典研讀課、還是知識導論課、馬哲公共課、專業性很強的課,關鍵都在老師身上。老師不好這個課就不好,老師好這個課就好。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抓課程建設的關鍵,就是抓教師隊伍建設, 如果好老師真正願意把自己的心思放在教學上了,那麼我們就應該因人設課,有什麼樣的好老師,我們才設什麼樣的課 ,儘管從知識體系的完整性、系統性來說,這樣的思路是很成問題的,但也是最現實的選擇了。

如何避免通識課變成水課

郭曉東 復旦大學教授
怎樣避免通識課變成水課,這是我們在開展通識教育過程中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通識課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如何處理好專業和通識關係,也就是說,上通識課是否意味著講得簡單通俗一點就好,不要體現太強的專業性?很多人說,通識課只要大致帶著學生讀書就好了,能夠大體上對經典文本有所了解就好。
但這樣的話,就使得通識課一點門檻與難度都沒有,這樣可以說老師會覺得很無趣,學生的收穫也不會太大。因此,在通識教育中如何體現一定的專業水準,恐怕是我們教師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
聯合課程的一個長處是因為講的跨度比較大,每一個人術業有專攻,每一講請專家來講,對學生是幫助的,否則一個人講總有講不好的地方。可以讓學生接觸到各種不同風格的老師,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獲得相關的啟發,這也是聯合課程的長處。

要讓學生明曉境遇學會做人

倪文尖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
通識教育最重要的,是在研讀重要文本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思維品質,而這可能比簡單的知識傳授更加重要。說得再樸素一點,就是在這樣一個時代,教育還是要盡量讓學生變得更「聰明」,也學會真本事。「聰明」的意思,就是能認識自己所處的歷史處境和自己的能力所在,在這個前提下我們講德行才更有意義。
我們的教育就是要讓學生了解自己所處的境遇,並在這個需要以能力為根基謀生求發展的時代,通過努力學習來提高自身的能力,也增強自信,而且以我的觀察,一個人有了真本事,可以靠本事吃飯,他就不那麼容易溜鬚拍馬搞關係,或者隨波逐流。這一點對所有專業的學生都是相通的,思維方式和思維品質真正有了提升,也就有了真本事。善於思考善於學習了,他幹啥不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