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4日 星期四

轉載 : 尋找台灣閱讀力 不讀時代 , 你多久沒看書了 ?

尋找台灣閱讀力

不讀時代.你多久沒看書了?

滑手機不讀書 台灣閱讀淺碟化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107年民眾閱讀行為」調查,逾40%受訪者,一整年沒看書;去年沒看書的人,平均最近一次看紙本書是7.7年前,且65%受訪者整年沒買書。

你多久沒看書了?時間是否久到連自己都想不起來?但你卻可能剛剛才看過「臉書」!這是一個人手一機的「滑世代」,也是五個人中就有兩個人整年沒看過書的「不讀時代」。
根據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所做的「107年民眾閱讀行為調查」發現,去年一整年都沒看過紙本書的受訪者中,高達32.3%的人最近一次看紙本書已是1到3年前,甚至有19%表示超過10年沒讀書;平均而言,上一次看紙本書已是7年多前。
即使將紙本、數位閱讀均納入,且包括漫畫與雜誌,高達21.4%的受訪民眾,去年完全沒閱讀;若進一步限縮在書籍閱讀,更高達40.8%的人整年一本書都沒看過,形同五個人中就有兩個人「不讀」。
進一步分析去年完全沒看書的受訪者,有40%自認是沒時間或看書太花時間,也有20.6%是本身就不喜歡閱讀,也有10.7%坦言沒這個習慣。
這次民調也詢問民眾圖書消費情況,如果不包括教科書和漫畫等,有約35%的受訪者去年曾購買紙本或電子書籍;換句話說,等於高達65%的人整年沒買書。
人手一機的滑世代,買書人愈來愈少。圖為今年台北國際書展國際書區。記者杜建重/攝影
人手一機的滑世代,買書人愈來愈少。圖為今年台北國際書展國際書區。記者杜建重/攝影

不考、不抽背 學生根本不想讀

教育界認為,傳統社會賦予「讀書」太多功利目標,讀「書」被局限於念課本和應付考試,難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一旦出了社會、不須考試,便失去拿起書本的動力。
板橋莒光國小教師朱平瑜曾出過小學三年級自然科考題,發現200個孩子中僅15人答對,但問題不在學科能力差,而是無法理解考題語意。中山女中退休教師段心儀說,許多老師開寒暑假閱讀書單,開學後以抽背或小考測試學生是否完成功課,「如果不考、不抽背,學生根本連讀都不想讀。」
長年推動閱讀的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柯華葳表示,學生不是不讀,是習慣目標達成式的功能性閱讀,像近年國高中大考考題題幹長,須具備靜下來閱讀的能力,才能拿到高分,就是種功能性閱讀的培養。
台灣閱讀協會理事長陳昭珍認為,翻轉學生對「閱讀」看法的第一步,便是改變學校教學方式。

只讀「短訊息」 難培養系統思考

專家則認為,現代社會誘惑太多,許多人「只讀手機不讀書」。聯經出版公司發行人林載爵認為,這40.8%去年沒碰書的人並非完全不讀,是只讀「訊息」。但這些訊息因為太短,無法累積成知識,造成人們對所有政治社會人生的反應都變成立即性、反射式,較少沉澱、延伸成系統性、深度的思考,長久下來恐使台灣「淺碟化」。
「書出不去,人進不來」有書店貼出Kuso對聯,引發出版業共鳴。記者邱德祥/攝影

短線操作20年 PISA閱讀力沒起色

教育部很早就推出各種閱讀計畫,如2001年的「全國兒童閱讀計畫」、2005年的「焦點三百一國民小學閱讀推動計畫」等。但歷經20年,台灣閱讀力依舊沒起色。
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策畫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PISA)為例,每3年舉行大規模測驗,評估15歲青少年的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迄今有近72國參加。台灣學生從2006年開始接受施測,數學、科學成績維持水平,但閱讀能力卻始終無法突破。
與香港、新加坡、上海等華人社會相比,台灣的PISA閱讀成績僅贏過上海一次,其餘皆敬陪末座。其中,香港PISA閱讀成績遠遠超越台灣,香港於2006年發表教育改革白皮書後,PISA閱讀成績始終保持全球前5名。

同時起跑 為何香港能,台灣不能?

朱平瑜剖析,香港和台灣幾乎同步推動閱讀計畫,但台灣多為暫時性的短中程計畫,「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教育部傾向編列預算交給各縣市執行,香港卻是長程計畫,編列經費給各校,依其特色自行運用。
朱平瑜也發現,連這一代孩子的父母在家也少閱讀、多上網滑手機;他認為,台灣教育除要翻轉「讀書是為了考試」的觀念,還要培養「親子共讀」的習慣。

重拾翻書樂 你的選擇不只書店圖書館

圖書館和書店是民眾閱讀的其中場所,但願景工程「107年民眾閱讀行為調查」顯示,去年有41.1%的民眾沒踏進書店,高達60.8%沒使用圖書館。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與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理事長陳隆昊指出,圖書館與書店的某些功能在數位浪潮中遭取代,須轉型重新創造民眾需要的價值和親近性,才能引領讀者親近書本。

新世代圖書館 須是「城市客廳」

曾淑賢指出,「生活圈沒有圖書館」是民眾不上圖書館的關鍵原因,台北市平均4.7萬人才享有一座圖書館,但美國西雅圖、法國里昂、英國倫敦等,皆為每2萬人擁有一座圖書館。
曾淑賢表示,新世代的圖書館不能只是單純的「藏書之所」,須成為「城市的客廳」,吸引民眾在此聚集、親近書籍。她透露,台灣目前有7座符合此概念的公共圖書館準備動工,將分別與電影院、體育館、美術館結合。
曾淑賢並認為,每個社區都該有一座公共圖書館,但政府經費有限,她認為最具體可行的改善方式,是將學校圖書館開放給社區居民使用,轉型為社區圖書館。

只逛不買 書店被迫複合經營

另根據願景工程「107年民眾閱讀行為調查」,去年曾進過書店的人中,雖有近65%的人是因想看書、找書而到書店,但也有56%的人只是純粹逛逛,或購買其他商品或文具,曾在書店買書者僅約43%。
面對「只逛不買」的消費趨勢,許多書店被迫轉向「複合式經營」,書本甚至退居配角。
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理事長陳隆昊認為,「社區書店」可以是書店轉型的新方向。美國許多書店具「社區托兒」的功能,孩子放學後在書店等父母,父母接孩子時也會順道看書、購書。「書店藉由創造新的價值,得到新的商機。」

一間書店 改變一個社區

「溜滑梯溜下去就找到書房了」。一群剛放學的國小學童,從公園溜滑梯滑下,爭先恐後奔進對面的「大家書房」,拿起書本翻閱,書店成了另一個遊戲場。
位於台中清泉崗空軍基地旁的忠義村,是台中少數還有居民的眷村。2015年,靜宜大學大傳系講師奚浩因拍攝眷村紀錄片來到這裡,決定留下來觀察轉型後的眷村。「我想找個最舒服的方式蹲點,而閱讀是我最喜歡的方式」,他選擇租下眷村一間老房子,簡單改造開起「大家書房」。
           
奚浩表示,這個時代的獨立書店,吸引人的往往不是書本,「透過活動和與書店主人交流,逛書店的人也會慢慢走進書的世界。」奚浩認為,在新的時代,書店可用不一樣的方式傳遞文化和書的價值,「不只是靠賣書。」
開幕第一年,附近幫孩子做課業輔導的教會整修,課輔基地轉至大家書房,牽起書店跟孩子的緣分。來書店課輔的孩子覺得書店「好好玩」,奚浩也找到「用書店陪伴孩子」的靈感。他整合資源,協助附近弱勢孩子,一年做1500小時的課輔,讓書店成了孩子的「安親班」。
奚浩笑說,吸引孩子來的不是書,而是書店裡溫暖自由的氣氛;但「書是這個空間的一部分,待久了,孩子自然會開始接觸書本。」

閒置教室再利用 親子都愛的「大客廳」

「我們去讀書吧。」天色已暗,一間教室亮著溫暖的燈光,一群小學生圍坐讀書,不時傳來笑聲;一旁也有家長自顧自的盯著書架找書。教育部國教署前年啟動「社區共讀站」計畫,補助720所高中以下學校,將閒置教室轉型為圖書空間,供師生和社區民眾使用。這裡是新北市北新國小社區共讀站,幾乎天天對社區居民開放。
北新國小校長曾秀珠回憶,過去她經常陪學生等父母來接,冬天寒風凜冽,「如果有一個溫暖的空間陪孩子等待多好」。看到教育部提出社區共讀站計畫,她馬上想到這間教室,「讓書來陪伴孩子等待。」
北新國小共讀站的創客區,讓家長陪著小朋友一同玩積木,親子同樂。記者杜建重/攝影
北新國小共讀站的創客區,讓家長陪著小朋友一同玩積木,親子同樂。記者杜建重/攝影
這間共讀站像是大人小孩都樂於親近的大客廳,圖書採開架式,書架旁有讓人想窩進去的沙發,不同形狀的書桌劃分出個人閱讀區、團體閱讀區等,空間小巧卻具設計感。共讀站裡還有一間遊戲室,放滿孩子帶來的樂高玩具。三年級學生陳琳與媽媽陳慧萍是「常客」,放學後母女倆一起共讀。陳琳笑得燦爛:「這裡有好看的書,還可以玩樂高,比學校的圖書館好玩。」
透過閱讀,社區共讀站拉近了不同族群的距離。志工劉莉華表示,社區周圍缺乏書店、圖書館,共讀站彌補了這個空白,假日常有銀髮族前來,還有人帶著孫子女各讀各的書。

讀書會的魅力 「一群人讀書走得遠」

讀書會是民間推廣閱讀的力量,如今發展形式多樣,除了實體讀書會,線上讀書會有主講人直播、YouTube影音、版主發文等,甚至吸引出版社積極與讀書會合作,將其視為重要推書管道。
「把台灣最愛學習的百分之五的人圈起來。」太毅國際顧問集團創辦人林揚程以線上建立平台、線下連結社群的O2O(on line to off line)形式,用他熱中廿多年的讀書會,建立黏著度高的新型學習生態圈,友達光電等企業都找他帶讀書會。
林揚程說,一個人讀書走得快,但一群人讀書走得遠,是讀書會最大魅力。他串連兩岸各式獨立讀書會成立「書粉聯盟」,目前台灣已有73個讀書社群,包括他創立的「大書」讀書會,去年開了逾400場讀書會。
 
林揚程.「書粉聯盟」創辦人
建立平台串連兩岸讀書會
去年開了400場
     

讀書會百花齊放 網路也是推手

擁有廣大粉絲的華人閱讀社群「閱讀人」創辦人鄭俊德,每周一次直播觀眾都達5000至1萬人,每次分享7、8本書,光去年就講了600本。他另開臉書社團「閱讀人同學會」,成立不到一年也擁3萬多名粉絲。
四十年前就開讀書會、全台首個公益性社團法人讀書會「行雲會」理事長顏世昌說,讀書會形式百花齊放,網路是關鍵。但他也感嘆,台灣近年愈來愈不讀,中國學習力卻顯飢渴,造成台灣能夠輸出的東西愈來愈少,很多東西反而得向中國學。

電子書「基礎建設」路迢迢

願景工程「107年民眾閱讀行為調查」,去年有23.7%、相當於約四分之一的民眾有讀過電子書。儘管比率還不高,但他們的電子書閱讀本數與時間,皆與紙本書讀者閱讀紙本書的數量與時間相近,也更願意付費閱讀電子書。
民調顯示,去年曾讀過電子書的民眾中,逾半數閱讀超過五本電子書,與紙本書閱讀者一樣;每周也有超過半數花費逾兩小時閱讀電子書,也與紙本書閱讀者相同。
業者認為,這顯示讀者只要接觸電子書,就能打開如讀紙本書的閱讀習慣,也不會因為有了數位閱讀就不再讀紙本書,「紙電共生」是必然。

書種少、業者保守 市占仍在個位數

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何飛鵬表示,台灣電子書閱讀仍是少數,讀者大多是嘗新、好奇或高科技使用者,還沒跨過初期發展階段,且很多人是讀圖書館等提供的免費電子書,以致銷售僅占整體書市的3~4%。跟美國電子書市占率達30%相比,成長空間很大。
新出版型態、App音頻閱讀。記者陳柏亨/攝影
新出版型態、App音頻閱讀。記者陳柏亨/攝影
遠流出版公司董事長王榮文分析,電子書書種少、影響讀者閱讀意願;造成電子書市場小、出版業者也不願投入數位化。如此惡性循環,數位出版市場始終無法達一定規模。

看過電子書 會更願意付費

但「願景工程」民調發現,有23.7%、約四分之一的民眾表達願意付費閱讀電子書;有線上閱讀經驗者,願意付費比率拉高到34.6%。顯示只要有看過電子書,會更願意付費閱讀電子書。
身兼台灣數位出版聯盟及台灣電子書協會理事長的凌網科技董事長賴洋助說,民眾願意付費讀電子書的意願雖不低,但往往不熟悉電子書,連免費的在哪都不知道。如何讓民眾了解、接觸電子書,成了推展數位閱讀的要務。
業者認為,「紙電共生」是未來的閱讀趨勢。記者曾學仁、杜建重/攝影
業者認為,「紙電共生」是未來的閱讀趨勢。記者曾學仁、杜建重/攝影

「打開第一本電子書」最難

台灣電子書起步十餘年,近三年開始明顯成長。業者觀察,若想在數位時代靠電子書吸引更多閱讀人口,有五大困境待突破:大眾對電子書認識不夠、價格太高、書量不足、格式規範待建立、正確度待加強,建議政府協助電子書打造健全的生態系統、訂定電子書共同格式、補助民眾閱讀電子書、辦數位書展等。
樂天KOBO營運部長周立涵指出,國外電子書定價一般為紙本書5到6折,台灣卻多是7折,但網購書常打79折,讀者一看就不會買電子書,這也是為何樂天KOBO初來台時寧可自行吸收價差,也要打折扣戰,希望「喚起消費者體驗生命中第一本電子書」。
博客來電子書Team經理杜孟平以博客來年度書量觀察,僅兩、三成紙本有電子書。讀墨電子書執行長龐文真表示,2012年開站以來,消費者最抱怨的就是書不夠多。

「紙電共生」 政府還能做更多

凌網科技董事長賴洋助長年做供應圖書館的電子書,他認為最大障礙在很多人不知道電子書是什麼。反觀香港政府,今年1月讓香港民眾可免費上平台看40本電子書,並在各大商場高掛廣告宣傳。
賴洋助說,目前各平台雖多用EPUB3,但彼此仍有差異,以致出版社得因應不同平台給不同格式。關注出版研究的台大經濟系副教授馮勃翰表示,不少EPUB3電子書仍有斷字、標點符號格式問題,讓人覺得像瑕疵品,喪失對電子書的信任。
賴洋助建議,文化部應繼續協助台灣數位出版聯盟訂定電子書共同規範,做好編輯器等基礎建設,讓紙本轉製電子書更簡單,且各平台「共電共享」。
使用VR體驗書籍內容。記者曾學仁/攝影
使用VR體驗書籍內容。記者曾學仁/攝影
遠流2013年以「公共借閱權」概念推出「台灣雲端書庫」,不買斷電子書版權,由縣市政府募款補助,支付費用分給出版社和作家,目前與12個縣市、逾500家出版社合作,參與縣市內的民眾只要到圖書館辦理借書證,每年可借60本電子書。但各縣市預算有限,遠流出版公司董事長王榮文建議,若中央政府能撥款,讓全民免費登入14天任看,或投資一個電子書平台,讓民眾憑身分證字號便可註冊。
聯經出版社總經理陳芝宇表示,「政府不能只跟上電子書!」像聯經前年推出彭明輝「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不少讀者反應想聽彭明輝的課,這門課於是成了「好學校」課程平台的熱門影音課;聯經與聯合報合作的「一刻鯨選」App,讓民眾用十五分鐘聽知識音頻,吳若權等主講人也獲不錯回響。

文化部輔導 出版業數位轉型

文化部則預計今年上半年成立文化內容策進院(文策院),聚焦八大文創產業,數位出版是其中之一。文化部表示,針對電子書面臨的盜版侵權問題,文化部打算由文策院作為共同平台,協助創作端遭遇相關爭議或糾紛時,提供適時的諮詢及法律資源轉介管道。
此外,文化部也將持續輔導協助出版業者進行數位轉型,期待能補足數位時代中因實體書流失的閱讀習慣。
註/「107年民眾閱讀行為調查」於107年12月28日到108年1月3日進行,成功訪問1556位12歲以上民眾,另有655人拒訪;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在正負2.5個百分點以內。調查結果依台灣地區12歲以上人口之性別、年齡及縣市結構進行加權。
採訪:陳宛茜、何定照
編輯:馮士齡、葉名軒
攝影:陳柏亨、黃仲裕、顔凱勗、杜建重、邱德祥、曾學仁
網頁製作:葉名軒、馮士齡
影音製作:黃薇如、馮士齡、葉名軒
視覺設計:吳瑞逸
監製:許俊偉
2019.03.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