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1日 星期一

轉載: 甩開丟臉心魔 優先盤點資源

甩開丟臉心魔 優先盤點資源

黃亞琪
健康
攝影/蕭芃凱、劉咸昌
2019-09-25 11:35
「台大教授拾荒為生,醫師女兒不聞不問!」這是精神科醫師吳佳璇,面臨失智父親因常在路邊撿寶特瓶而需要處理時,對他說:「再這樣下去,可能會上報喔!」她所想的標題。在帶著戲謔的對話內容中,卻能細膩地帶出照護者是從理解角度,去看待眼前這位「最熟悉的陌生人」因為生病而出現異常的處境。
本身是醫師的吳佳璇,歷經二○○八年母親罹患癌症,照護兩年後離世;一五年,經由台大神經科評估,吳佳璇七十七歲的父親被確診為失智症,自此又開始了她照護失智父親的過程。

在確診前兩年,父親開始出現徵兆,她發現與父親相約,到達約定地點卻找不到他;或者出門後要回家吃飯,父親卻往住家的相反方向走。「種種行為反映出他的方向性、解決問題能力、判斷力和認知功能都在下降。」吳佳璇說。

有一次,父親不舒服要去看醫師,自己一個人只穿一條褲子就跑到台大醫院急診室候診。親人到達現場時,只見老父親在人滿為患的急診間裡,一個人躺在廁所旁的一張病床上。

別被情緒動搖

憤怒、指責  形成對抗的照護關係


看見昔日猶如巨人的父親像流浪漢一樣躺在診間角落,難免有面子掛不住的心情。吳佳璇說,在她過去的看診經驗中,一般人面臨此情此景,浮上心頭的第一個反應多半是生氣又傷心,最後演變成指責、衝突的照護關係。

但擁有照護癌症媽媽經驗和醫療專業的吳佳璇清楚,不讓自己捲入照護漩渦的首要態度就是:「『丟臉』是心魔,不要被它動搖。」
曾是大學教授的父親,因失智成了「拾荒老人」,家中庭院推滿了廢棄的寶特瓶;抑或是因為父親疑神疑鬼,擔心住處靠近正在興建的醫院,會有輻射線穿透造成汙染,每天不是到工地詢問就是打電話,怪異的行為難免引來現場工人的不耐煩。

有陣子,父親因為擔心退休金問題,還會一天去兩趟會計室詢問。活動力十足的吳爸爸,幾乎讓他周遭生活圈的人都認識他,無意間也形成一種「麻煩」,有人會對吳佳璇說:「吳老師怪怪的⋯⋯。」面對這些「麻煩」,多數人不是暴跳如雷,就是先責怪自己的親人,但對吳佳璇來說,她以平常心面對父親的種種變化。

吳佳璇提及有一次明明在台北家裡,但老父親堅持說她人在宜蘭。於是,她便帶著爸爸出去,走了一圈回到住處,老父親仍說這裡不是台北,她又陪著他走了一圈,就這樣來來回回好幾趟。

「不斷行走轉移他的焦點,而不是急著阻止他。」吳佳璇剖析。陪伴失智老人要耐煩,「就跟舞台劇換幕一樣,一次、兩次、三次……。」吳佳璇解釋,每一次重複的過程,就像持續重複換幕,總會有結束的時候,因為他走到最後總會累。

不要變動他的生活

理解他  防止產生更多衝突


再者,失智總會產生一些失序行為,但「照護衝突多是從說『不行』開始。」吳佳璇強調,「不要變動他的生活。要去理解他的理解,才能防止下一步衝突的發生。」

她清楚,一切不正常其實對於患者而言是正常;她盤點手邊資源,與兄弟姊妹分工,像是在醫療照護方面,就全面聽從吳佳璇的專業。彼此互相補位,讓失智父親不在變動中生活,也讓自己有工作和生活的緩衝區。

資源盤點後,這時候,外援在照護關係中也扮演助力角色。父親剛開始發生不合理行為時,吳佳璇最先想到的是外傭看護的安全。吳佳璇深諳外傭看護是可以維持父親生活「不變」的幫手,同時也會是自己的助力。

例如,有一陣子已經退休的父親每天總想衝去上班,由於工作地點的大門已經改成密碼鎖,沒有密碼的父親根本進不去,便拿著柺杖敲門,打不開門就更生氣,自然將氣發在外傭看護身上。吳佳璇接到外傭看護電話時,第一個反應是告訴外傭:「最重要的,是先確保妳自己的安全。要敲就讓他去敲,如果被警衛懲罰是正常的。」

吳佳璇直言:「在照護中,這樣行為是正常的,但打人或用柺杖敲門就是不對的,被罰是應該的。」她深諳照護失智老人時,愈阻擋愈容易激發他們不安的情緒,通常九九%的情況是順著他們,反正他們「累了就會回家」。

如果換成一般人,多半會先偏袒自己親人,才考慮到別人,但吳佳璇在照護關係中,是以同理心出發,優先考慮到周遭幫助他們的人,這才能落實將生病的父親視為「正常」。

出於這樣的信念,讓吳佳璇「偽造」了生平第一張文書。她形容,父親是個行動力十足的老人,平時除了散步,就是騎腳踏車,但是常常一騎就騎上快速道路。為了防止父親重複犯錯,她「偽造」一張文書,內容大約是:騎上快速道路,警察就會開單。

「其實我擔心的是他撞到人。」吳佳璇的舉措和思考點,看似只想著外人,其實是她不希望父親的失序行為誤傷他人,導致照護關係因為誤傷事件,更雪上加霜。

老人照護
▲失智患者多半時候處於平和狀態,能夠上課或者安排其他休閒活動。圖為吳佳璇父親(中)在瑞智學堂的結業式。
(圖片來源/吳佳璇提供)

濫情才是真正的無情

照顧好自己  別讓全家人一起淪陷


「濫情其實才是真正的無情。把各自(指兄弟姊妹)顧好,分工照護。要更理智面對,才不會讓整個家庭一起往下掉。」或許別人會覺得因為吳佳璇自身的醫師專業訓練,才能如此理智地面對照護關係課題,但其實這是她面對現實的真實心態。

在她的看診經驗中,曾有一個案例,因為父親失智,由案例主角與媽媽兩個人照顧,主角為了照護父親而辭去工作,遇到同輩相聚場合卻沒有話題可聊,就更不想出門,覺得自己像是被吸進照護黑洞,離正常人的世界愈來愈遠。

這個案例自身還沒脫離照護黑洞,媽媽還要求另一個兒子也辭掉工作照顧父親。看起來好像是孝順,全家齊心上船加入照護行列,但其實龐大醫療費用和耗費的心力,正默默讓家庭往下沉。

互相理解現狀,是在迷霧中找到清晰之路的方式。「一星期去看他(父親)兩次,最近見面老說我三十歲⋯⋯。」這句話沒說的是,吳佳璇現年已經超過五十歲,但失智父親將過去大部分的情景都忘記了,腦中還記得的是那個年紀輕輕就有成就的女兒。

認識父親的另一面

曾經嚴格  生了病反而溫柔


「印象中,父親是一個嚴格的學者,現在生病了,反而流露出一股溫柔……。」吳佳璇不諱言,在照護中也重新認識了自己的父親。採訪過程中,吳佳璇提及自己的照護經驗或者面對自己病人情況時,總能感受到她理性中的樂觀,提及自身情況,不時還爽朗大笑,仿若這一切不是發生在她身上的事情。

從她與失智父親四年來的照護互動中,看見的是,不須心情沉重也能在照護路途上安穩前進,這是一種啟示,對於吳佳璇父女而言,照護不是沉甸甸的負擔,而是一口美好的滋味。

老人照護

精神科醫師給照護者的六大建議


精神科醫師、照護癌症媽媽到至今與失智父親相處,吳佳璇將小愛擴散為大愛。「照護是一種過程⋯⋯,我都是用『一期一會』的心情來看病人,因為如果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我也希望能和善被對待。」因此,吳佳璇發願演講100場,內容正是與失智診治、處理方法以及照護觀念相關議題。

「要相信自己所講的;另一方面講了十分,才可能達到兩分效果。」這是她發願演講的初衷,無非就是希望從分享到實踐,讓更多家有失智長者的照護者和被照護者,或不在這些處境的人都能更了解失智者情況。身為專業醫療人士,她給照護者的建議如下:

建議1:不要變動被照護者的生活,盡量幫助他。理解,才能防止下一步衝突出現。

建議2:照護者不要衝動辭掉原本的工作,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他人。

建議3:盤點周邊可以使用的各種資源,如人脈或財務。

建議4:盤點兄弟姊妹的照護資源和分工,讓各自家庭、生活和工作維持原狀。

建議5:只有照顧者有權力說話,他者的言語不要理會。

建議6:順著被照護者的意向走,不想拿柺杖或戴助聽器,就不要勉強。愈勉強愈容易激發被照護者的脾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