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日 星期二

轉載:偏鄉教育不是浪漫想像 徐凡甘:走出學校特色 將學生帶回偏鄉

「偏鄉教育不是浪漫想像」 徐凡甘:走出學校特色 將學生帶回偏鄉

2016/08/01 08:24:19 聯合新聞網 特約記者/陳韻婷

徐凡甘,學生叫他「阿甘老師」,城市浪人發起人,曾獲總統教育獎。徐凡甘在成長道路上受到許多老師影響,因此選擇站上教育前線陪伴需要的孩童,期許以生命影響生命,製造更多改變。攝影/小眼攝影

分享
談到偏鄉教育,擔任第一屆「為臺灣而教(Teach For Taiwan,簡稱TFT)」種子教師,服務於台南某國小的徐凡甘表示,很多人以為偏鄉教育最缺乏的是軟硬體資源,實際上當地孩童更需要的卻是老師的陪伴。對於偏鄉教育的發展,徐凡甘說,偏鄉學校必須走出跟都市學校不同的路,才能吸引學生回流。
畢業於臺大農經系的徐凡甘,與其他同年紀的人相比有著更為獨特的人生經驗。從小徐凡甘在學習的道路上一路順遂,然而國中的一場大病卻讓他開始長期面臨洗腎的痛苦。直到大學那年哥哥捐了腎臟給他,才讓他有了經歷更多生命歷程的機會。大三那年參訪「孩子的書屋」時,創辦人陳爸問他「如果拿掉頭銜你還剩下多少尊嚴」,這成了他投入TFT的初衷。
投入偏鄉小校的教學之前,徐凡甘坦承,他曾對偏鄉教育抱持著許多浪漫的想像,然而去到當地後才真正體會到偏鄉教育現場的真實狀況。這些現實包括了偏鄉家庭失落、教師資源缺乏造成行政事務繁忙以及人口外流等。
徐凡甘指出,偏鄉家庭的組成結構主要以隔代教養、單親家庭或是外配家庭為主。他在台南這所國小擔任教師期間,徐凡甘的工作有一部分是學童的課後照護,因為即使到了放學時間,許多學生家長仍因工作因素而不在家,無法照顧孩子。
此外,偏鄉學校的行政事務繁雜,也讓老師分身乏術。以段考考卷為例,老師在出完考卷後必須寫一份評估表。徐凡甘說,雖然制度設計立意良善,然而對於已經缺乏人力的偏鄉學校來說,卻加重了教師工作負擔,而分散了老師投入在教學上的心力。
徐凡甘認為,偏鄉狀況不論是社會背景還是家庭結構都與都市不同,因此不應追求都市學校的升學率,而該走出自己的一條路。以學校所在的台南鹽田為例,當地的自然環境即是發展生態學校的一大優勢。另外也可考慮當地產業,發展出有別於都市的特色學校吸引學生就讀。
除了發展特色,家長觀念也是扭轉偏鄉教育的關鍵因素之一。他指出目前社會氛圍仍以升學為主要目標,許多偏鄉家長為了升學或怕孩子學壞,而在孩子一畢業後就把他們送到都市裡的國高中就讀,造成當地學生越來越少。他認為這部分只能透過建立偏鄉學校的特色典範,才能慢慢扭轉學生家長對於偏鄉教育的觀念,願意將小孩送入或留在偏鄉學校。
對於這兩年來的收穫,徐凡甘表示參與TFT後,讓他有機會看見與自己成長脈絡不同的生活,並以老師身份去真正體會偏鄉教師在教學現場的困境及熱情。對於未來目標,他希望自己未來能成為扭轉偏鄉教育的政策倡議者,讓偏鄉教育不再只是弱勢教育,而有更多發展的可能性。
●TFT特展免費參觀,即日起到八月六日在華山一九一四文創園區中三館展出。更多訊息可上活動網站查詢。

延伸閱讀

你拿幸運做什麼? TFT教師談偏鄉教育甘苦
老師懂我…「壞學生」30分躍進到80分
為台灣而教 老師服務偏鄉:用熱情探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