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5日 星期三

轉載:媒體戰台大意義何在? 台大不要美國名校搶著要 報導受訪主角:新聞加了很多不實資訊

媒體戰台大意義何在?「台大不要美國名校搶著要」報導受訪主角:新聞加了很多不實資訊

Posted on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最近許多媒體爭相報導「台大不錄取 6 所美國大學搶著要」的學生黃琬婷,考上錄取率比哈佛更低的 Minerva 大學,而報導內容讓許多鄉民狂酸「少瞧不起台大」。但看完這篇黃婉婷自述當天訪談的內容,才知道媒體報導時仍然對內容加油添醋以賺取點閱率。而媒體報導內容的種種錯誤,最後竟變成一場「批鬥台大大會」讓黃婉婷也十分錯愕。
她希望的是鼓勵更多臺灣學子勇敢追夢。不是只想著「她好厲害」,而是「她可以,沒理由我不行」。從她的文章中,看得出她是一位很有想法的高中生,和媒體筆下的形象相去甚遠。她的學習經驗也非常值得分享給面臨求職升學困擾的莘莘學子們,一起來聽聽她的說法。
(責任編輯:林芮緹)
圖片來源:中央社
我是臺南女中黃琬婷。
關於我上 Minerva 的報導,看看就好。媒體的無奈就在於,各家媒體都要衝點閱率,因此標題、題材、選詞用字都是越吸引讀者越好。我自己在經營媒體,這點我可以理解,畢竟沒人看的文章就失去了新聞的價值。所以我只想說,那些別人寫的關於我的事,隨便看看就好,別放心上但也別抨擊,各行各業都有其心酸之處。

臺大何其無辜!

我在去年底申請臺灣大學「學士班特殊人才甄選入學 」(以下簡稱「特殊選才」),這是近年來新興的大學入學管道,目的是發掘專精特定領域之人才。
廣告
我研究過七、八個國家的入學申請,每個國家錄取學生的標準都不一樣,這跟它們的社會價值和經濟結構密切相關。在臺灣,每間學校的每個科系也都有各自領域的考量。
我不認為美國大學錄取我,就代表臺大應該要。 美國大學強調的是學生的行動力、自主學習、發展潛力等等,但特殊選才要選出的是已經非常精通該領域的「才」。兩者的目的不同,自然不能相提並論。
媒體這樣報導是為了拼點閱率、炒新聞,我希望讀者可以在閱讀時保持理性的判斷,避免謾罵和不恰當的概括化。
別再戰學校了,臺大何其無辜!
【訪談真正的內容】

1. 為什麼想去 Minerva?

現在網路科技發達,「Google 一下」就可以獲得許多資訊。Coursera、MOOCs 等平台,讓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上世界知名大學的課程。在知識取得如此便利的時代,我們應該擁有的能力,已從傳統的資訊累積,變成資訊的分析與識讀。
我很同意 Minerva 的宗旨,「經驗」是非常重要的,不論是實習工作,抑或是與他人的交流,這些都可以讓我們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學會與人溝通、獨立思考,並從經驗中學習。
Minerva 之所以能夠幫助學生獲得更寬廣的國際視野,並不僅僅是因為大學 4 年在 7 個不同國家學習,更多是因為它多元背景的學生、開放的授課模式、豐富的實習機會云者。
到過很多國家不等於擁有國際觀,國際觀的養成是需要了解與交流的,這是我選擇申請美國大學 Minerva 的原因。

2. 你 16 歲創業,當過全國教育論壇的學生代表,在多場模聯擔任主席,還是許多國際組織的成員,你讀書的時間呢?

臺灣的高中生常被灌輸「學生只能讀好書」的觀念,我認為這不完全是正確的。知識的累積確實非常重要,因為知識是不可或缺的基礎,但在累積知識同時,我們可以做的,是多方嘗試不同的事物、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並培養自己的能力。
《高中生看世界》 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
在《高中生看世界》工作的我們,不只是想要提升臺灣學生的國際觀,我們更想做的,是藉由自己寫文章來鼓勵其他學生,學生在讀書之餘,也可以對社會有正面的影響。
臺灣高中生不是沒有想法,只是缺乏實踐。我認為家長、老師可以給孩子更多的支持,讓他們去嘗試新事物、探索自己的興趣。
當學生代表是因為我希望自己成為社會正向的影響,參加模聯是因為我很喜歡國際事務,擔任主席是因為家裡沒錢讓我以代表的身份參加模聯,在國際組織是因為我喜歡和來自不同背景的人交流。
「喜歡什麼就一定可以擠出時間去做。」 我國三就意識到這個道理了,因為大家好像都沒時間寫作業但有時間 po 廢文。XD

3. 國外大學跟國內大學到底哪個好?

這個問題本身就很有問題。 沒有哪個比較「好」,只有「適合」與「不適合」。

4. 想對臺灣學生說什麼?

要勇於嘗試。
臺灣學生很害怕失敗,怕參加社團會影響成績、怕申請活動不會上。這些失敗我經歷過許多,但正是因為這些失敗,我學會如何分配時間、如何在活動間做出取捨、如何在收到未錄取通知時反思自己可以進步的空間等等。
失敗很痛,但是這是成長之必須。所以想做什麼就去做吧,勇敢嘗試!

5. 今天受訪有什麼感想?

我今天會同意受訪,是因為我想讓更多人正視教育議題,也希望可以鼓勵更多臺灣學子勇敢追夢。看完報導,我希望大家想的不是「她好厲害」,而是「她可以,沒理由我不行」。
我們都應該對自己更有信心才是。

6. 日前媒體的報導,有哪些錯誤之處?

我沒在關注這則新聞,只有在朋友轉發給我的時候才會大概看一下,所以以下這些一定不會是所有錯誤,我只能指出我所看過的。
首先, 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Yale-NUS 大學的結果都還沒出來,而北京大學的報名亦尚未開始,我不清楚為什麼有些媒體會說我已經上了這些大學 。其次,Yale-NUS 的校名在許多網站上都被誤植為 Yale-NOS。
最後,我尚未「心有所屬」,也還沒決定是否出國讀書。 選擇大學有許多需要考量之處,包括學費、學術品質、校風、位置、實習機會、學校對學生的支持程度等。現在許多國外大學尚未寄發錄取通知,國內大學也還在申請階段。最後綜合考量的結果如何,連我自己都沒辦法這麼早知道。

7. 對於媒體抨擊臺大一事有何看法?

不好意思,我直話直說。
我在訪談的時候根本不是在討論臺大的事,媒體朋友居然可以拿這個出來大作文章,還成了整個報導的焦點,未免太神。
我個人認為,媒體存在的意義是當社會大眾的眼睛,讓人們可以看見更大、更寬廣的世界,並報導事實。
我看到第一篇新聞的時候是 3/14 放學後,當時非常不可置信,因為內容不僅錯誤百出,我也完全不同意新聞的主旨。詳見上段「臺大何其無辜」。
之後的新聞更加渲染、誇大,甚至添加了許多不實的資訊,我很失望。
好像有篇文章在戰「世界大學排名」,這邊我想告訴大家,雖然這種排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是其實只要改變評分標準,排名就會有所變動。它只能反映特定資訊,並不能用來評斷大學的好壞。 事實上,沒有哪間大學比別間「好」,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
【持續更新中】
(本文經原作者黃琬婷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關於我的報導,我自己有話想說…〉。圖片來源:中央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