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5日 星期日

轉載:課程 助理 印表機-----我在瑞典學到的共享經濟

課程、助理、印表機──我在瑞典學到的共享經濟

文/馮勃翰

2017-03-05 10:20
[完整介紹]
「獨立評論@天下」從2013年1月1日成立,只為了成全一個素樸的願景:在這資訊爆炸卻人云亦云的年代,我們邀請您一同擁抱多元的世界觀,與認真思考的心靈碰觸,以理性真誠的態度,面對眼前的紛雜變動,看見這座島嶼獨特的價值與人文關懷。
希望大家去思考,善用「共享」的精神可以如何創造規模,讓每一份才能和每一毛錢都發揮得淋漓盡致。圖/CC0 Public Domain
希望大家去思考,善用「共享」的精神可以如何創造規模,讓每一份才能和每一毛錢都發揮得淋漓盡致。圖/CC0 Public Domain
號稱「五年五百億」的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終於進入尾聲,許多人都為高教資源的告罄感到憂心。我沒那麼悲觀,倒是認為,是該靜下心來思考,如何將既有資源做出最大發揮的時候了。
多年前我有機會去瑞典做一年的研究,貼身觀察這個人口不到千萬人的國家,看到他們的學術單位總是用極其細膩、甚至可以說是吹毛求疵的方式,將每一分錢與人力的運用,推廣到極致。他山之石,或許可以為我們帶來不一樣的省思。
我當年所訪問的地方叫做「國際經濟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tudies),是隸屬於斯德哥爾摩大學的一個獨立研究機構,簡稱IIES。他們在編制上雖然只有十來位學者,但平均每年有四篇論文發表在經濟學界的全球前五大期刊,幾十年來持續引領最前端的學術研究。舉例來說,在1990年代後期,IIES首開先河,用嚴謹的計量方法分析憲政體制對政府決策的系統性影響,而在過去十年,他們又大舉投入氣候變遷的資料收集與分析。
這樣一個舉足輕重的地方,同樣面對資源有限的問題,那他們是怎麼做的?一言以蔽之:共享。
▋與其各自為政,不如分享資源
首先是「設備」的共享,這點或許最不難理解。在IIES,即便是那些最大牌的學者,每個人的辦公室是不放印表機的。每層樓有一個公用的文具間,裡頭設置了最頂級的印表機和影印機,連線到每間辦公室的電腦。大家要列印文件,就自己走到文具間去拿。
我們再看看台灣的現況。大學教授一人一機是常態,迫於預算限制,多數人只能買陽春機型,而且還得自己動手或請人處理卡紙、加紙、換碳粉夾等各種問題。從整個系的層級來看,我們的做法讓錢花得更兇,品質卻追不上瑞典。
▋學校共同開課,更能彼此互補
再來是「課程」的共享。對學術圈稍有瞭解的人就知道,很多科系的博士班規模都小,有時候一年只收三、五個人,如果要為這一小撮學生專門開設各種必修選修,勢必是龐大的人力負擔。我曾經任教於加拿大、香港和台灣,常見的解決之道就是,博士生全部拉去和碩士生一起修課!但是碩博士生的求學目的不同,需要鑽研的深度廣度也不一樣,如此權宜之計會不會弱化了我們對研究人才的基礎訓練?
瑞典當然也遇到同樣的問題,解決之道卻出乎意料的簡單。在首都斯德哥爾摩,總共有三個素負盛名的學術單位開設經濟學博士班,分別是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斯德哥爾摩大學的經濟系,以及我當年訪問的IIES。三個博士班雖然各自獨立招生、發放學位,課程卻整合在一起。
你能夠想像嗎?他們以整個城市為界,打破校與校之間的藩籬,讓所有的經濟學博班一年級學生,全部坐在同一間教室裡上必修課;而第二年的選修課,當然也能跨校修課,學分互相承認。
透過課程共享,負責打基礎的必修課就可以推出全瑞典最強的師資陣容,這些教授不僅熟悉最新的研究方法,教學品質也一流。在選修課方面,集合了三個單位的學者,就可以提供多元豐富的選擇,而且每一門課的班級規模都可以有十來人,有助於學生之間的討論與切磋。
課程共享不只對學生有利而已。全體教授的教學負擔都因此減輕,可以投注更多心力在備課和指導學生上面,又進一步強化了教育品質。而各單位因為不需要為特定的教學需求而在聘僱上受限,在教授的聘任上就更自由了。長此以往,三個單位各自發展出特色,彼此在學術影響力上競爭,但是在研究領域上互補。
▋行政讓位給專業,用更少人力達到更高效率
除了印表機和博士班課程,IIES還有一個最令我們心有戚戚焉的共享,叫做「行政支援」。是的,行政才是最需要有效率,偏偏又最容易浪費資源的地方。
IIES的編制有四位行政人員,各司其職,比方說,一位是行政總管兼財務,另一位負責期刊營運兼網頁編輯,還要照顧所有的訪問學人。但不只如此,幾位行政人員還要全部分配下去,擔任研究中心每位學者的「個人助理」,協助採購、報帳、行政聯繫等各種庶務。有了這些專職又專業的行政支援,IIES的學者根本不需要自己聘助理,間接省下了大量人事經費。
至於台灣的情況,很多人應該都心裡有數。常見的方式當然是由每位老師的研究助理幫忙打理雜務,而助理的來源多半是學生(或剛畢業不久的學生),他們幾乎全是行政上的生手,做起事來一點也不老練;等到好不容易進入狀況,嗯,也差不多要畢業了。於是乎,我們在學校裡的助理密度,遠遠高過瑞典,但這麼多助理加起來能完成的事情,卻未必比得上IIES的幾位專業行政。
相較於瑞典,台灣既有體制裡的浪費與缺乏效律就有些令人汗顏。但我其實更希望大家去思考,善用「共享」的精神可以如何創造規模,讓每一份才能和每一毛錢都發揮得淋漓盡致,進而帶來更好的行政服務、硬體設備與課程品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