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7日 星期三

轉載:浩頂何德何能 引發學閥爭霸肉搏戰

【封面故事】浩鼎何德何能 引發學閥爭霸肉搏戰2016-04-27 12:30
蔡英文(左)與李遠哲(中)都認為翁啟惠應該辭去中研院院長職務。
李遠哲遭「栽贓」操弄選舉,劉兆玄派拱郭位失敗
翁啟惠拒絕辭去中研院院長,理由一是為了證明清白,二是怕院務發生空窗期。他要逼馬英九要在五二○前任命選舉排名最高的廖俊智為新院長。中研院長選舉這一役有政治、有族群,更有學術派閥為了延續影響力與地盤的對抗。
郭宏治



即使準總統蔡英文、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與總統馬英九都認為翁啟惠應該辭去中研院院長職務以接受調查,惟翁啟惠四月二十五日面見馬英九時仍表明將堅守崗位,並要馬英九在「一、兩周內」圈選出新院長以利早點交接。

逼馬五二○前任命廖俊智

翁啟惠拒絕辭職的理由,一是為了證明清白,二是怕院務發生空窗期。堅持清白而不辭是他個人利害考量,而避免院務空窗期的理由說得通嗎?

中研院秘書長吳金洌在記者會上說,若翁啟惠辭職,三位副院長也要同時卸任。他所依據是《中研院組織法》,其中第二條規定:「副院長,由院長就院士中遴選,併同其任期報請總統任命之。」「副院長任期不得跨越院長任期。」依院方的詮釋是院長辭,副院長也要跟進請辭,所以沒有人可以代理。

舊《組織法》時代,中研院僅設有總幹事,一九八○年吳大猷任院長時始設副院長。過去也曾有代理院長的情況,例如胡適當選院長未就任前,蔣介石派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李濟暫代院務。

法令修改後,依據現行《中研院組織法》十三條,院長辭職或出缺時,還是要由中研院評議委員會選舉新院長,再交由總統任命。因此,翁啟惠不辭職,除了捍衛名節,也被解讀為逼馬英九要在五二○前任命院長選舉排名最高的廖俊智。

這次院長選舉有兩股主要勢力競逐,一派以李遠哲為首,支持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化學暨生物分子工程學系主任廖俊智;另一派以劉兆玄馬首是瞻,以清大、交大系統為主,他們力挺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一位中研院研究人員形容這有如學術界的「外省掛大戰本省掛」。其實,在「本省掛」中,還有另一批本土醫學者力推台大醫學院前院長陳定信。

中研院院長的產生,是由院長遴選委員會與被提名人面談後,選出至少四人,再交由評議會選舉。

名單外流擔心分散投票

遴選委員會九位委員,分別由數理組、生科組與人社組各推選三人;而評議會由正、副院長及各研究所所長為當然評議員,再由三組院士共選出評議員三十人至五十人。

本屆遴選委員是:數理組的李遠哲、沈元壤、王瑜,生科組的羅浩、王惠鈞、陳仲瑄,以及人社組的朱雲漢、劉翠溶、王汎森。遴選委員會接受外界公開推薦院長人選,也可以自行提名。中研院原分所所長周美吟,就是遴選委員會自行提名的。

這次院長選舉在遴選委員會就出現角力。除了郭位、廖俊智、陳定信與周美吟,還出現了其實無意參選的現任副院長王汎生,以及國科會前主委吳茂昆。

推薦名單上有些人被視為遭策略性提名。例如王汎生並不想選院長,一位中研院研院員分析,推薦他的人目的不見得是要他當選,而是用來分散可能支持某位候選人的票源。日前李遠哲與吳金洌大力抨擊候選人名單外洩(吳金洌稱是推薦人洩漏的),就是擔心產生分散投票效應。

評議會引起爭議的是,過去選舉圈選最多三人,但都沒有優先順位;這次則改為投票人排出圈選者的優先順位。

改變遊戲規則是個數學問題的攻防戰。若依原辦法,某一派人都集中火力只圈選一個人,那麼這一派的票就不會流到對手,但同時圈選三個人的票卻有可能流到這一派。

這個修改其實並沒有違反中研院內規,而其結果也可能會拉大候選人的排名積分,也等於逼著總統不好去圈選積分明顯偏低的候選人。結果出爐,六十多位評議員中約四十位把廖俊智排第一,讓他積分明顯高於第二、三名的周美吟與郭位。

廖俊智答問打動評議員

名列第三的郭位,顯然無望當選後宣布退選,並批評「政治干擾學術的劣習」。接著挺郭派又在媒體放話,指李遠哲提議修改選舉辦法——事實上,不只一位評議員證實,當天發言要修改舉辦法的不是李遠哲,而是一位人社組的評議員,但挺郭派還是把帳算到李遠哲頭上。

為什麼廖俊智受到評議員青睞?一位評議員指出,廖在回答遴選委員提問表現得比其他人好。原來遴選委員會出了十多道問題請被推薦人回答,而遴選委員也會把候選人的回答在評議會中介紹。其中一道題是:如何發展本院的人文社會科學?廖俊智回答:人文應該面對台灣本土精神;社會應該面對台灣的衝突與矛盾。而有些候選人則未回應這題。一位評議員指出,他看了簡報上這個答案,就決定投他。

郭位學術行政經驗豐富

廖俊智近年來在國際學界快速躥起。一九八○年畢業於台灣大學化工系,八七年拿到美國麥迪遜威斯康辛大學化學工程博士。他近年來屢獲殊榮,在二○一三年獲選為美國工程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院士,隔年當選中研院院士,一五再當上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院士,連續三年獲得三個重要院士。同時,他在綠色能源方面的研究也獲得美國白宮再生能源創新獎、美國國家科學院科學工業應用獎等重要榮譽。

所以,李遠哲等人要積極爭取這位優秀的台灣生物科技人才。不過,才五十多歲的廖俊智,只當過系主任,行政經歷較少,這也是在遴選過程中曾被質疑的。

至於他的「對手」郭位,則有豐富的學術行政經驗。在○八年擔任香港城市大學校長前,已擔任過美國田納西大學(UT)工學院院長,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工程學院首席副院長。而他領導城市大學這幾年,也的確讓這所年輕的大學在研究領域的進步讓人刮目相看。

廖俊智在再生能源領域成就受肯定,郭位則是學核工出身,曾出版《核能關鍵報告》一書。郭位認為核電發展已成趨勢,而核廢料問題還是有解決的方法,一三年新書發表會上,劉兆玄與時任行政院長的江宜樺都是嘉賓。

城市大學校長遴選也爆弊端

中研院院長遴選有人批評李遠哲派主導、內定人選;不過,在○七年城市大學在遴選校長時,當時也爆出校董會內定人選。在一三年郭位剛接五年任期的第二任時,香港蘋果日報曾報導,○七年城市大學高層赴國外勸退其他兩位在推薦名單上的候選人,讓郭位成為唯一候選人。但城市大學校董會否認,稱並無任何候選人曾被勸退。

一場中研院院長選舉五彩繽紛,有政治、有族群,更重要的是學術派閥為了延續影響力與地盤的對抗。政黨輪替的同時,學界地盤的攻城掠地也在平行地進行著,學術霸權也在努力避免變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