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2日 星期四

轉載:保險公司會像柑仔店一樣消失嗎?

葉家興:保險公司會像柑仔店一樣消失嗎?

2015/11/12
photo credit : Shutterstock
最近一個台灣保險業拒賠意外險的個案,又引發了諸多輿論爭議。個案詳情,只有當事人雙方深明究底,不具充分資訊的外人難以論斷。雖然媒體報導可能稍一不慎就失之以偏蓋全,但媒體及大眾站在弱勢的一方,又是人性憐憫心理的必然。一個處理不當的理賠案例,很容易造成社會大眾「投保易,理賠難」的片面印象,造成對整個業界聲譽的負面影響。
也因此,現階段保險業的經營像是處在「前有來者」與「後有追兵」夾擊的局面。一方面,部分消費者對保險的本質認識未必正確,保險業的信譽維持繫於與客戶、媒體與社會大眾的關係。另一方面,來自金融科技(FinTech)業新創公司的挑戰正與日俱增。
今年6月「世界經濟論壇」(WEF)發表《金融服務的未來》(The Future of Financial Services: How disruptive innovations are reshaping the way financial services are structured, provisioned and consumed)報告,匯集145位世界各國金融及科技領域專家,對FinTech將如何影響金融服務業進行長達15個月的研究。報告結論一言以蔽之,FinTech的數位化浪潮,將引發對傳統金融業的「破壞式創新」,其中又以保險業所受衝擊最大。
金融產業的「破壞式創新」,是一種與金融主流市場發展趨勢背道而馳的創新活動,其破壞力不可忽視。為什麼?因為以現有金融機構的心態、利益機制與監管體制,不容易突破破壞式創新所造成的兩難困境,除非以體制外的方式來推動這種創新。
《金融服務的未來》以「保險解構」(insurance disaggregation)描述科技革新對保險服務業在供應和消費上的結構改變。網絡化的保險市場和風險的同質化,要求保險業界要及時做出相應的策略式調整。例如,網絡化的保險市場使過去面對面賣保單的業務員面臨挑戰,因為「在未來網路化後,民眾投保可能都透過網路、視訊,這是第一波通路改變;其次則是專業上改變,保險業務員得吸收非金融的知識等。」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認為,「這會造成保險業價值鏈分解,可能不再透過保經代、或是業務員,保險業30萬業務員大軍將面臨全新挑戰。」
另一方面,由於科技進步使汽車與房屋等財產損失的風險下降,以及共享經濟使風險的同質化,也可能使保險公司在小型商業保險產品的利潤滑落,破壞式創新未必是生產更好產品給顧客,而可能是破壞既有市場,推出更簡單、更便利、更便宜的產品,提供給新世代的顧客。一旦破壞式商業模式在新市場立足後,就會逐漸進入產品改良階段,破壞者就有可能成為市場的引領者。當然,FinTech對保險業帶來挑戰,也帶來機遇。
《金融服務的未來》報告中就以「互聯保險」(connected insurance)來概括保險業的機遇。例如,在車聯網時代中,以使用量為根據的車險(Usage Based Insurance)正逐漸嶄露頭角。這種車險依據駕駛人的駕駛行為來計算保費,因此謹慎駕駛的誘因更高更直接。據《數位時代》網站引述美國SMA市調研究,5年後,36%車險都會成為UBI模式。
互聯保險所產生的大數據,把過去的「一類一價」轉為「一人一價」,除了UBI車險外,健康管理或智慧醫療在壽險業的應用也大有潛力。例如在香港,宏利人壽最近推出ManulifeMOVE創新健康計畫。 會員可透過Fitbit Flex或Misfit Shine智能運動手帶記錄多項活動量數據,並將數據同步至手機應用程式,藉以追蹤活動量的變動幅度(如行走步數)。成功達到預設的活動量目標,便可就指定產品享有保費折扣。ManulifeMOVE手機應用程式內還有各種有助投入健康生活方式的小訣竅,並且提供定期更新的保險及保單資訊。
就競爭者的角度來看,想利用「維持型創新」出頭,做行業的追隨者,就難免遇到強大的壁壘,事倍功半而未能得償所願。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使破獲式創新可行性提高。做一個行業的破壞者,透過改變行業的進入標準和遊戲規則,就可能讓行業和市場重新洗牌。全球FinTech新創公司如雨後春筍爆發,每天都有數以百計的公司誕生,就是試圖用破壞式創新,打敗市場上最強的對手。
影響所及,行業中現有的領先企業,不僅要以「維持型創新」鞏固市場地位,也要借力使力,以「破壞式創新」開創新的業務模式。否則,一如去年美國銀行界關閉分行數目創史上最高,台灣在今年前8個月也有14家實體分行熄燈。在數位浪潮下,保險服務這個管理風險的行業,其形象革新、商業模式革新,都到了沒有退路的時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