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8日 星期日

轉載:馬習共識只是國共共識

蘋論:馬習共識只是國共共識

 
 
 
 更多專欄文章
馬習會終於不圓滿落幕。雖然我們始終對馬習會樂觀其成,但我們的失望度高於滿意度,覺得馬浪費了這次難得的表態與表意機會。
從習、馬的對話,到後來雙方的記者會,可以歸納出我們感到失望的地方:1、本會最顯眼也最重要的議題是民族主義而非民主主義;2、一個中國遠遠凌駕於各自表述。3、雖無協議和共同聲明,但雙方都不斷強調「一中共識」,已形同共同聲明。
4、過去長時間雙方幕僚們的祕密作業,到底涵蓋哪些議題?形成了哪些默契?5、在明年5月20日馬下台前,會出現哪些令繼任者無法逆轉的政策來實現馬習會的精神?這也是我們感到焦慮的問題。
張志軍的記者會秉承習的意志,把一個中國理念貫穿整個會議,聲稱一中是兩岸的法理基礎,堅決反對台獨(兩岸同屬一中,不是一中一台),並恐嚇台灣若不存在一中基礎,兩岸關係必將「驚濤駭浪」,呼應習之前恐嚇台灣的用語,「(一中)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他們的整個論述都落在大中國民族主義上。

避談民主令人失望

可憐的是馬總統像鸚鵡般學嘴學舌,從頭到尾強調「九二共識」(一中共識),偶爾趁隙插個小聲的「各自表述」。與中共玩中華民族主義必敗無疑,因為民族主義是非理性的唯血統論,他13億人口的血量,遠遠多過你台灣的血量。馬與習握手後表示,他握住的是中華民族復興之路。
中國民族主義是台灣弱項,愛因斯坦說,民族主義會造成民族的集體自我崇拜,台灣無意加入這種自我崇拜。台灣強項是民主,也是中共弱項,不表達台灣對民主的堅持,已失去作為台灣領導人的代表性,令人遺憾;這也是蔡英文表示維持現狀「跟馬最不一樣的是民主」的原因。
一中共識是習同意見馬的前提,我們不知此前馬透過幕僚是怎麼向習保證遵奉的,只確定馬對北京的主打是九二共識裡的「一中共識」;對台內部則主打「各自表述」,後者是不說給北京聽的。中國頗能諒解,因為他們也是這種「內外有別」的高手。 
馬若在見習之前邀請在野領袖共商或邀請共同前往,表示「兩黨外交」的胸襟,即使遭到婉拒,也留下漂亮民主風範,並消解在野黨的疑慮。可惜馬沒有這樣的識見,讓馬習會僅成為國共共識,而國共共識當然不等於中台共識,因此其位階和正當性就必然低落,尤其是國民黨失去執政權後,國共共識還算不算數呢?
此外,馬習會兩造講的空話多於實質,多屬原則性的宣示。唯一具體的是馬提出撤彈要求,卻被習一句話:「不是針對台灣」打發。撤彈才是馬這次最具體的提議,才是台灣人民最關切的議題,雖然撤彈只具象徵性的意義,但卻是對台最具善意的表現。馬無功而返,浪費良機,十足可惜。
馬習會所得有限,卻很重要。希望下次兩岸領導人會晤,能從原則走向具體,實質上有利於兩岸的和平與生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