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7日 星期一

轉載:當失智者遇到小孩,老幼共托模式怎麼做

當失智者遇到小孩,老幼共托模式怎麼做

精華簡文

當失智者遇到小孩,老幼共托模式怎麼做

瀏覽數

748
     

當失智者遇到小孩,老幼共托模式怎麼做

作者:林怡廷  Web Only
每天,在美國加州的阿茲海默活動中心,總能看到失智長者和小孩一起畫畫、剪紙的和樂融融畫面。這種「老幼共托」模式,不僅改善失智者的症狀,也讓世代融合成為可能。背後推手,則是一名年逾七十歲的醫師蓋瑞史坦基(Gary Steinke)。他們怎麼做?又反映出哪些面對失智者的思惟值得台灣借鏡?
   
台灣,目前約有近25萬名失智者。他們背後,還有一個個家人,想方設法、努力挺住精神給予照顧。但長期面對工作與照護兩頭燒,疲累的身軀、喘不過氣的壓力,不斷地打擊照護者,讓迎接高齡社會的不安氛圍壟罩台灣。
不過,位在加州、提供日間照護服務的阿茲海默活動中心(Alzheimer's Acitivity Center),卻能讓當地的失智症照護,如同加州的陽光和煦。
阿茲海默活動中心創辦人蓋瑞史坦基(Gary Steinke))說,「中心不只滿足失智者的心理與精神需求,更讓家庭照護者有辦法喘口氣。」尤其,中心近幾年發展的「老幼共托」模式,孩子和失智長者的相遇、共處,意想不到地對失智者的情緒與行為帶來正向幫助,更讓中心的發展備受矚目。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直獲得社區民眾的許多支持,」眼前這位年逾70歲的史坦基,接受《天下》專訪時,談起他一手創立的機構,滿是活力與自信。
史坦基還不只是中心的創辦人,他更是一位內科醫師。這也讓他走在前頭,早在30年前,阿茲海默症的照護議題仍未獲得廣泛關注的年代,便創立中心。
當時,才剛結束醫師訓練的他,每週有半天的時間,會跟著公衛護士走訪社區看診。結果他發現,許多失智者及家屬的需求,一直未能好好被滿足。例如,失智者常見尿失禁、幻覺等行為問題,但家屬不知道該如何照顧,只好把失智者送到精神機構;或是家屬白天需要工作,放失智者在家,得時常擔心他們的安危。
「想要解決這些未被滿足的需求,」他決心打造一個這樣的環境。經過多年的努力,他和中心員工不斷觀察失智者的需求、持續修正服務,讓阿茲海默活動中心成為失智照護的典範機構之一。
奶奶和女孩黏貼(美國阿茲海默活動中心提供)
雲林縣老人福利保護協會執行長林金立,在台灣社會企業「銀享全球」舉辦的國際週論壇上表示,「這模式是我很景仰的。」強調陪伴及活動,而不只是醫療及照護,「照護失智長者的模式台灣必須改變,」他強調,「學習後一起改變台灣。」
阿茲海默活動中心的特色何在?背後又反映出哪些思維轉變,值得台灣參考?

老幼共托:回歸人與人相處的自然模式

老幼共托,是一大特色。失智長者和孩子,一起畫畫、剪紙、讀故事書,或從事園藝活動。一幕幕同樂畫面,每天都在中心上演。
其實,這一切來自一個美麗的意外。原先,只是中心為員工提供托兒服務,聘請保母照顧幾個學齡前的孩子。不過,「神奇的事情就這樣發生了,」史坦基說。
孩子的加入,讓中心的環境變得更有活力,也讓失智者產生了不同變化。例如,一位原先行為易失控的長輩,當看到孩子們的笑容、和孩子們說說話後,行為和情緒反倒變得平穩。
這個轉變並非個案,這也讓醫師決定擴大執行這樣的跨世代活動(inter-generational activities)。
史坦基甚至在同個地點,設立幼兒園(Rosa Elena Childcare Center)。不只提供一般教育與遊戲課程,每天上午和下午則各有一小時,小孩會和長者一同活動。目前已有超過二十個學齡前的孩童在這就讀。
對外界來說,這樣的跨世代活動很特別,不過,史坦基說,「長者和孩子們的相處,本來是日常生活中一件很自然的事。」他接著說,「不幸的是,我們卻(因為對方罹患疾病)把這樣的相處方式剝奪掉了。」
「我們現在做的,就是把原本很自然的事情找回來,」他說。跨世代活動,不只影響了失智者,也改變了孩子的態度。曾有一位家長向史坦基說,「當孩子進到其他有障礙者的環境中,他們不再感到害怕或覺得有什麼不同。」
這都讓世代共融愈來愈不再是空談或理想,而已在實踐的路上。

改變「受照顧」、「被限制」的思維

阿茲海默活動中心的一大特色還強調:這裡是失智者可以「自由選擇活動」的地方,而非「受照顧」「被限制」的場所。
史坦基解釋,「社會對失智患者並不尊重,失智者是認知能力出了狀況,但是他們仍可以感受味覺、觸覺、人與人的互動感受,甚至欣賞音樂、舞蹈的美好,我稱這個為內在的感官生活(emotional life)。」
但他觀察,不少機構忽視了這點,因此常見的作法是:「放任失智者坐在電視機前看節目」,或「以安全之名,使用藥物或限制失智者的行動。」
但若要避免失智者的症狀惡化,並尊重他們身為「人」的本質與能力,最重要的是,要讓他們適度運動、營養均衡,還要不斷提供腦力及感官上的多元刺激。
也因此,中心的工作人員為失智者設計多元的活動,從丟球運動,到撲克牌、拼字、賓果遊戲等益智活動,或是音樂欣賞、美術課程;喜歡廚藝的失智者,甚至還能進廚房,和工作人員一起備餐。
多元活動讓失智者的生活起了變化,這也是史坦基在三十年的努力下,最希望達成的目標,「解開枷鎖,讓他們未曾展現的能力,得到綻放(To unlock a part of them that they've never ever had the opportunity to express)。」
更特別的是,中心並不會特別依失智者的症狀輕重,區分活動種類,而是讓他們「自由參與」。
這個作法和多數機構大不相同。史坦基認為,這才是人與人相處最自然的方式,「如同參加一場派對,你會因為話題、興趣相近聚在一起,這才自然,」他說,「有時候,功能高的失智者,甚至會吸引功能低的失智者,他們可以處得來。我們的員工則會從旁引導或調整,讓不同能力程度的人可以一起活動。」
改變與堅持並不容易。史坦基坦言,一路上走來很是艱辛。不過,他希望能夠搭建出一個「舞台」,讓失智者能在症狀未惡化前獲得幫助,失智者的家屬也會因為環境健全,更願意及早敞開心胸、向外尋求協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