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6日 星期三

轉載:藝術CSI 特展羅生門

白斐嵐:藝術CSI.特展羅生門

天下資料,王均峰攝影。
誰說藝術的世界總是風平浪靜、與世無爭?前幾年有部很受歡迎的美國影集《雅痞神探(White Collar)》,雖是犯罪鑑識片,卻以少見的「藝術犯案」作為主題。影集主角是帥氣迷人的雅痞竊賊尼爾.卡夫瑞(Neal Caffrey),被惜才的FBI白領犯罪部(詐騙類犯案)主管彼得.柏克(Peter Burke)保釋出獄,帶著電子腳鐐,以本身過人的藝術知識與罪犯天分,也成了FBI查案的一員。
影集中最精彩的,就是看著尼爾與彼得間各打著如意算盤的諜對諜,或是臥底進入藝術竊賊/偽畫組織,策畫瞞天過海的詐騙案。其中任務包括:縝密計算每個展場的空間配置與電路表、拆解最高科技的防盜設施、研究每個年代偽畫大師的私密簽名特徵。印象最深的,是某一集為了要讓自己偽造的古畫通過專家鑑識,還特別從同年代的其他作品挖來幾塊那個年代獨有的顏料(紀錄片《蘇富比偽畫大師》主角Wolfgang Beltracchi正是因為同樣的原因才被發現)。
身為畫作謎與偵探迷的我,就這樣沉浸在尼爾的世界長達六年之久,一直到去年影集收尾,幹完最後一票的尼爾把財產捐給某博物館,讓他們能好好改善自己的保全設施(為了證明自己成為藝術竊賊,純粹是出於對藝術的愛,而非金錢利益),就此消聲匿跡。
最近追蹤著華山畫作破洞的新聞,常會想著,同時身為畫作竊賊與守衛者的尼爾.卡夫瑞,若是見識到這樣的展場空間,不知作何感想?事實上,近年來文創園區一個又一個挺立成為城市座標,對於劇場人而言很難用的這些替代空間,卻成為展覽單位的新據點。為了要消耗這些多出來的空間,展覽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成立,紛紛搶著來分一杯羹,爭食藝術這個好生意。
這次《真相達文西》才成立一年、且無任何展覽經驗的主辦單位「京銓藝術發展」是否也是為著文創大餅而來的追隨者,我們不得而知;但單看新聞提供的監視器畫面,卻完全看不到專業。動線混亂、地面忽有突起、觀眾甚至還可攜帶飲料入場,更別提這可不是什麼當代藝術展──以酒廠古蹟為主體的華山,是否真能應付畏光、又極度挑剔乾溼溫度的五百年傲嬌古畫?
此外,就算主辦單位認為華山之場域氛圍有其不可取代之特殊性,甘為此冒風險,這還得展出作品之持有人同意才行。許多重要作品出借,總會在合約上註明所有展出細節,有時連對方展出單位之簡歷、曾舉辦過什麼展覽都須一一列上。其實也不需要是什麼金額昂貴的畫作,只要是對持有人來說是「重要」的作品,必會對簽約單位再三把關,這是就算是剛畢業的藝術系學生都知道的道理。有時連保險公司都會加入把關行列,確保自己沒淌入什麼渾水(我也倒真好奇這次的保險公司是誰,心臟竟然如此大顆)。這在每年大小展不斷的台灣藝術圈,早有一套上手的SOP。儘管有時意外難免,但指的可是那些「不可抗力之因素」,並非這種放任危機發生的低級失誤。而對於毫無經驗的主辦單位而言,若無陰謀論,那麼其罔顧專業的輕忽態度,就成了對這領域的最大傷害。
事件發生後,關於真作偽作的討論聲浪越演越烈。無論破損作品究竟是達文西(顯然不是,但許多媒體依然如此斷章取義)、Paolo Porpora、還是Mario Nuzzi之作,我更好奇的是此次展覽主打作品《達文西自畫像》。特展網站上提及「義大利官方藝術研究團隊,經歷三年科學研究鑑定的反覆驗證,在2011年證明確實出自於達文西本人親筆所畫的《達文西自畫像》」,但在WIKI上搜尋此作,作者Leonardo da Vinci 旁倒是清楚地標示了「attributed」(「被認為是達文西的作品」),同時條文中也列出了關於這幅作品是否真是達文西所作的兩派言論(只是對於作者有不同的認定,千萬別把這段話簡化解讀成「真偽」差異,畢竟這幅畫若是另一位藝術家作品,那麼也是那位藝術家的原作)。
當然,WIKI資料並非全然可信,也許義大利的作品義大利人最了解,於是我們也可以把語言切換成義大利文,結果出來的網頁在「 Autoritratto Lucano (發現地名,後來被拿來當作這幅畫作之名稱) di Leonardo da Vinci 」前面都出現了「Presunto」字樣,同樣是英文「alleged」的意思。
說實話,把藝術品簡單分作真偽的純種血統論點,是對藝術最大的藐視。正如我上文所強調,這也絕不是什麼「真偽」之爭。在價格真假之外,畫作本身的色澤筆觸、甚至是背後神秘傳奇的小故事,才是每幅作品獨一無二的價值所在。如奇美博物館一系列「xxxxx & workshop(藝術家與他的學生們之作)」或是「Alleged to be xxxxx’s works(被認為是xxxxx的作品)」標示的清清楚楚,還附上詳細的構圖配色、時代背景解說,讓觀眾更能想像當時的藝術師徒制、共同創作背景等,才能對作品有更真實的認識。
若是「京銓藝術發展」真是為了藝術愛好、藝術推廣才特別成立公司、承辦了這檔展覽,為何只願說出偏頗的事實,而非關於這幅畫作全部的故事?畢竟愛它,就要愛它的全部不是嗎?莎士比亞都說了,「 把玫瑰叫成別的名字,它還是一樣的芬芳(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難道一旦把這些補充故事說完後,這幅畫作的顏色就會瞬間褪了三分嗎?連誠實都作不到,如此斷章取義,又算什麼推廣呢?
在網路上質疑聲浪席捲而來後,耐人尋味的是,主辦單位與策展人部落客友人只選擇溫情喊話、訴諸感性。鬧出了這麼大的新聞後,大家會對這幅畫作產生好奇也是人之常情(再次強調,「畫家是誰」並不能被簡化成「是真是偽」)。究竟是誰的作品,在這個凡事(拍賣會、出國展覽、轉售收藏)都要附上證明的年代,難道在「覺得委屈」之外拿不出其他證明?既然是學者,就要有學者風範,站出來捍衛自己專業,不是嗎?還可以趁這個機會教育大眾,這兩個畫家的特色是什麼,這個年代的畫作特色是什麼,以及為何靜物畫這麼容易出現類似的作品(請參考專業的奇美博物館)。
若是策展人英文或中文不好,還能找位義大利文翻譯來協助,畢竟在這藝術全球化的年代,克服語言障礙不正是「專業展覽單位」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嗎?不過,部落客溫情喊話文最讓我困惑的是,既然「全球有這麼大面子的人並不多」,來到台灣卻是與一個沒有任何辦展經驗的展覽單位合作,這真是有點超乎我的認知領域。這是要告訴我們,台灣的藝術展覽圈,是個完全不需要經驗累積、完全不需要專業度的領域,「只要有心」就能事成嗎?
最後在「台灣的特展真的太氾濫了」的感嘆後,還是得說,藝術的世界其實真的不只價格與真偽之爭,有時畫作間的傳奇故事還比CSI精采,例如打著「真相」為號召的展覽,竟成為大家霧裡看花的「羅生門」,不也又是一篇傳奇篇章?或許電視台真該趁這機會,也來拍一部藝術CSI,還能吸引更多人走出價值與價格的小框框,以另一種眼光看待藝術作品。我想,這該會是個寓教於樂的文創好生意(我是真心的──但前提是要夠專業才行,別再來撈錢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