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7日 星期日

轉載:App時代必學讀書法,三招讓你更有效率讀好書

App時代必學讀書法,三招讓你更有效率讀好書

 發表於 | 藝文
Gene Ng
來自馬來西亞,現居台北。興趣廣泛的生物學家,研究工作之餘,啫好讀讀書、看看戲、寫寫作、騎騎車、踏踏青。過去曾長期擔任中文科學新聞網站「<a href="http://sciscape2.org/">科景</a>」(Sciscape.org)總編輯,現任<a href="http://pansci.tw/archives/author/gene">泛科學</a>、<a href="http://blog.readmoo.com/category/columns/gene/">Readmoo【GENE思書軒】</a>專欄作者;個人部落格:<a href="http://skygene.blogspot.tw/">The Sky of Gene</a>;臉書粉絲頁:<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pages/Gene思書齋/730982400299714">GENE思書齋</a>。
View More

要來談App時代的讀書術這件事,心裡是很虛的,因為我也不算是個很會讀書的人。只是太多朋友一再詢問,想想與其一一回覆,還不如寫篇文章,日後有人問起,引用就好,效率較高,所以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偷懶XD。
我其實不太會讀書,只是愛讀書,讀了書堅持厚顏無恥地裝懂寫書評而已。怎麼說我不太會讀書呢?跟許多大作家、知名部落客相比,人家可是能一目十行、過目不忘,我就親眼見過這種天才。相較之下,我遜太多了,我乍看之下的快速閱讀靠的只是經驗。
另外,我一年也最多不過讀個七八九十本書吧,就算很不要臉地進位,就不過百本。雖然比起平均一年讀兩本書,其中一本是臉書的人好多了。和許多讀上幾百本書,而且本本讀通的作家或部落客相比,遜太多了。讀書、寫文章不過就是業餘興趣而已,弄出笑話傷了自尊,就賠了夫人又折兵。
既然天生不如人,只好靠後天努力。我後來想想,就因為我不是天才,所以所用的方法,搞不好對大部分人來說更受用吧。
我閱讀的書,大部分是非文學類(Nonfiction) 為主,這裡要談的是非文學類書籍,文學類書籍當然很可貴也很值得讀,不過非小弟擅長的。這裡是比較用實用主義的心態來談。
「羅輯思維」主持人羅胖曾說過,不必擔心讀書的人變少,因為當大家都滑手機時,讀書就會變成一件很酷的事。不過我沒他樂觀,現在用底片拍照也很酷啊,可是底片沒落了,想買也不見得買得到了。如果出版業崩潰了,那麼出的好書就會愈來愈少。
很多人問我,要如何大量閱讀?還有讀書很辛苦,工作學習已經很累人了,怎麼維持讀書的習慣?我只能說,我在忙碌的工作之餘,還能閱讀比平常人多個幾倍的量,如此而已,算不上是「大量」,我買書的速度倒是可稱大量,一年幾百本,讀到的不到一半XD 這篇就談要如何避免分心還有讀更多書吧 。
首先,這個時代,也是社群網站的時代,所以就要好好利用。書籍管理網站,我自己在使用的就有aNobii。詳情可參閱這篇舊文:〈我的小玉〉,另一個新的選擇是Readmoo分享書。

分心了怎麼辦?

網路時代,本來就讓人愈來愈少碰書了,智慧手機的盛行又是另一雙面刃。有些書籍,就在探討網路時代對閱讀習慣的負面影響,如:
在網路加智慧手機的時候,我確實有許多過去愛閱讀的朋友,不約而同都抱怨說他們出現了一個問題,就是愈來愈容易分心,更甭提本來離校後就甚少有閱讀習慣的人。
我本來就是個超級會分心的人,小時候還有點像過動兒,所以讀書讀到分心,根本對我來說不是新問題,因為是從小一直都存在,問題只是如何面對和解決。
我自己的解決方法不是不去分心,是管理分心,不要耗損專注力去對抗分心。例如每讀一節就滑一兩分鐘手機或平板,如果真的每讀完一節就要求自己去滑手機或平板,慢慢你就會發現滑手機和平板其實沒那麼有趣了,反而比較想靜下來讀書了XD。
不管是自制力、專注力還是意志力,都像肌力一樣,一直去操是會累的,如果不用對方法,就會無意義地耗損。可是自制力、專注力和意志力,也像肌肉一樣,是可以鍛練的。在練出強大的自制力、專注力和意志力之前,與其和分心對抗,還不如把分心管理在一個可允許的範圍,不要把力氣花在操自制力、專注力和意志力上。
因此,該分心時就分心吧,把分心拿來管控,把分心分作一個例行公事,專注地讀完一節或一章後,就讓自己休息分心一下。我自己就會每讀過一節,或一章,端看書本的有趣程度。就強迫自己要滑一下手機,然後就會發覺,滑手機並沒有那麼有趣了。
簡單來說,就是與其強迫自己不分心,消耗自己的專注力和意志力,還不如順其自然地定時去分心一下,只要記得提醒自己讀了一小節滑個兩三分鐘就好,讀了一章滑個七八分鐘,把滑手機當作讀完一節或一章的獎勵,那麼閱讀就沒那麼痛苦,滑手機也沒那麼有趣了,養成了習慣,就能抗拒滑手機的誘惑。
關於訓練和管理專注力,市面上就有一些好書,如:
能夠告訴你訓練專注力和養成好習慣的方法。
或者是參考:
都是不錯的參考。
Photo Credit:tOrange.us CC BY 4.0
Photo Credit:tOrange.us CC BY 4.0

有系統的閱讀

既然我乍看之下讀書很多很快,就有朋友問我,是不是學過速讀,為何能在相對短時間讀完一本書。我畢竟不是以閱讀寫作為主業為生,讀書也只有下班時間,一天頂多就一兩小時,週末就再多幾個小時,如果沒出去鬼混的話。算一算一週讀書的時間了不起十幾個小時左右。要加速閱讀,關鍵不是去學速讀,我不是沒想學過,中學時就買過速讀的書來學,不過很快認識到自己不是塊速讀的料,就放棄了。
關鍵是,能不能作系統性地閱讀。我們人類社會,尤其是在知識爆炸的現代社會,為了方便起見,就把知識分門別類,這在校園裡尤其如此,於是大學不僅分成了文學院、理學院、社科學院、工學院,各學院裡還分所分系。有些保守的國家、學校或領域,學者還不許其他領域學者跨越一步。
不同領域有各自擅長的研究方法和重視的問題,可是客觀地說,知識並不會自己分門別類。我相信,對一個有求知慾的人來說,領域並非是種限制,只要求學是為了好奇心,關鍵是問了啥問題,想要關心的是啥,世間的知識是該隨之取用的。不同學門的知識之間也是互相連結構建成一個龐大的網路。有了這個認知,就能作系統性的閱讀和探索。
作為知識載體的書籍也是,一本好的書,就是一個小知識體系,世上沒有任何一本現在還存在的書是孤立地存在的,書和書之間是有關連的,因為一位作者在寫書時,就要參考其他書籍,一本經典之作,還能為許許多多作者提供靈感,激發他們的思考來創造出更多知識體系。
所以,讀了一本好書,肯定會讓你有更多的能力去認識其他相關的好書。
如果很多年都沒讀書,要拿起一本好書把書讀完,可能會相當的吃力,可是只要能讀完,再讀下一本好書時,就能夠幫助你多瞭解第二本書一些些,讀第三本書時就更進步一些,以此類推,書只會愈讀愈輕鬆,這是一個超划算的投資。
舉例來說,對我而言,生物學的科普書當然讀起來輕鬆愉快,因為我本來就是生物學家啊。在專業領域外,我雖然不是經濟學家,可是對行為經濟學非常著迷,讀了一些行為經濟學的書籍。對行為經濟學感興趣,是因為對2008年金融風暴感到好奇,因此也讀了一些基礎經濟學的書籍,當閱讀行為經濟學的書籍時,就比較能理解經濟學的一些基本問題、概念及方法,而且讀了好幾本書後,會發現有許多觀念會一再被提到,有些經典實驗好幾本書都會不厭其煩地一再重覆,這些基本上就能很快理解而飛快讀過。
這僅是很膚淺表面的閱讀速度提高,更深層的是一個小知識體系的吸收,會讓你的知識體系擴展,從而瞭解到還有其他哪些小知識體系有吸引力,引領入門的方法為何。所以每讀一本書,就不該是孤軍奮戰,而要呼喚其他小知識體系來協同作戰。
要學習知識,不見得要直接讀書,例如可透過許多網路文章或TED的演講。不過網路文章,因為閱讀習慣的形態和讀書不同,這在神經科學下已有證據表明,就是主要是淺碟式的閱讀,只能得到一個知識的點,就算點與點之間能串起來,也是個鬆散的小知識網,不似讀書那樣有系統地、有效率地吸收一個小知識體系。有讀書的習慣,反而能更有效率地把網路上知識的點給納入知識體系中,讓知識體系成長。反過來卻很難。
而TED嘛,可別忘了,許多TED的講者都有著書。一個20分鐘的演講,只能當一本書的摘要,好書提供的許多知識細節,還是需要靠讀書來吸收。因此,如果看到了場很動心的TED演講,務必把講者出的書也買回家好好拜讀,收獲肯定多上千百倍。
書籍是個了不起的發明,利用讀書來吸收知識,是個能夠向各界大師拜師學藝的好方法之一。
一個個小知識體系會結合長成一個更大的知識體系,於是才會有足夠的見地、見識和見解去理解我們所處的世界的一部分,眼界漸開後,才不會固步自封、墨守成規,漸漸會增長智慧。
Photo Credit:Erin Kelly CC BY 2.0
Photo Credit:Erin Kelly CC BY 2.0

如何挑好書?

至於怎麼挑好書?或許小弟的部落格勉強可以參考一下,Readmoo的「閱讀‧最前線」和「讀家書評- 誠品站Eslite Station」是少有的書評網站,也參考一下。
外語能力不錯,Goodreads和Amazon,還有New York Times上的書評也可參考。
中國的知識脫口秀節目《鴻觀》 的這兩集,頗值得一看(請參見〈也來談談《鴻觀》〉):
另一個我最愛的中國知識脫口秀說書節目《羅輯思維》,更是千萬不能錯過!詳情請參見〈也來談談「羅輯思維」〉,並加入「羅輯思維」的臉書非官方討論區社團 。
關於為何要讀書,這個部落格幾篇文章寫得很棒,大家請務必參閱〈教你怎麼不讀書〉、〈現在怎麼想讀書〉、〈讓人幫你來讀書〉。
有朋友逛到不錯的閱讀部落格或者文章,歡迎分享給在APP時代,還保有閱讀愛好的同好吧 ^_^。
本文獲作者授權刊登,文章來源:The Sky of Gene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鄭少凡 
核稿編輯:楊士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