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5日 星期六

轉載:明年開放自補差額拿 原廠藥 ...醫界:學名藥不好為何不管制?

明年開放自補差額拿「原廠藥」...醫界:「學名藥」不好為何不管制?

你為什麼需要知道這則新聞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表示,台大以「原廠藥」為主,因感染疾病通常來得又急又快,藥品穩定與效果非常重要,因此「不太敢用學名藥」...

新聞整理:李牧宜
健保藥品將有重大變革!健保署2日宣布試辦「藥物差額給付」明年1月起,民眾可以健保給付以外的藥品,但必須自己付差額。初步將以國人常用的降血壓、降血糖等慢性病用藥為主,試辦兩年。
藥廠自行研發的「原廠藥」,一旦過了專利期,其他藥廠即可依原廠申請專利時公開的資訊,產製相同主成分的藥品,這種藥品就叫做「學名藥」。
中時報導,藥局藥師表示,以胃藥「善胃得」為例,10顆在藥房賣100元,平均1顆10元,健保同成分學名藥一顆給付2元,若一天服用2顆,價差為16元,一個月下來就要自費480元差額。
雖兩者品質相同,不過藥價較低,又健保給付的藥品則以學名藥為主,讓一些原廠藥可能因此退出市場,外界對於學名藥的效用也常缺乏信心,認為在健保持續壓低藥價下,療效也會打折。 

健保署:欲提供民眾用藥選擇權、吸引原廠藥品回流

聯合報導,現行健保針對義肢、心血管支架、髖關節、特殊功能人工水晶體、人工心律調節器5大醫材實施差額給付,民眾可自由選擇健保醫材或特殊醫材,健保負擔定額費用,超額則自付。
NOWnews報導,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長施如亮表示,此波試辦是針對目前沒有納入健保、需全額自費的原廠藥,只要藥廠有意願加入試辦計畫,健保就給付與學名藥相同的健保價格,而差額則由民眾付費。
施如亮不諱言,試辦計畫除了提供民眾用藥選擇權之外,也希望吸引近幾年退出健保市場的藥品回流,以擴大市場做為對藥廠的誘因,而對於民眾而言,原本需要全額自費的原廠藥,如今部分可由健保負擔,也是一件好事。 

食藥署堅稱兩者藥效相同,但醫界卻持不同看法

蘋果報導陽明大學藥理研究所副教授洪舜郁表示,藥品9成以上含量是賦形劑(註),只有不到1成是藥效主成分。以整腸藥為例,原廠藥經臨床試驗,可確保主成分被吸收,但學名藥因「賦形劑不同」,可能提早在胃部崩散,導致主成分被胃酸破壞影響藥效。
任職於奇美醫院的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於4月在臉書po文沈痛表示,重症醫師是鬼門關前守門員,「在閻王面前,我們沒有犯錯的空間,我們只有一次重擊的機會!」他沉痛的呼籲:「請給我們可靠的藥,而非低價藥!請保留一些可靠的武器,給最後一線的把關者!」因為省掉成本,就是省掉了生命。

製藥界:健保引導民眾質疑「學名藥」、暗示「原廠藥」比較好?

NOWnews報導,全民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批評,政府一再宣稱「三同政策」(即同成分、同品質,調整為同價格),強調學名藥、原廠藥品質一樣好,以低價逼走了原廠藥,現在又要民眾多花錢,買所謂「品質相同」的藥,根本是邏輯錯誤!
蘋果報導,台灣製藥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威仁說,「差額負擔」只適用於某些專利期已逾時多年的「老藥」。若此政策只是為了增加國外藥廠的收入,會讓民眾質疑學名藥的效果、影響國內產業,因此國內製藥界一致反對。
此計畫引起國內製藥界強烈反彈,甚至宣稱要上街頭抗議!政策因此立刻轉彎,衛生福利部今(3)日上午回應,此試辦仍屬草案階段,若各界有意見,不會貿然實施。 

為省錢,鼓勵醫生多開「學名藥」?醫師嘆:應該以病人健康為重

聯合報導,不少醫院調高學名藥使用比率,長庚醫院發布「醫材醫藥節省獎勵作業辦法」,只要醫師開學名藥比率超過3成,達成目標就能獲得獎勵金。此外,長庚電腦系統甚至安裝提醒告示系統,只要醫師選原廠藥,螢幕會立即跳出小視窗提醒醫師選擇學名藥,幫醫院省錢。
台灣乳癌治療權威、長庚腫瘤委員會召集人陳訓徹說,「給病人最好的藥物,應該是每個醫師的用藥原則」,醫院有醫院的經營策略,醫師夾在醫院及病人間確實為難,如果開太多原廠藥,恐被扣「幫國外藥廠賺錢」的大帽子。
陳訓徹也說,針劑型化療藥必須更謹慎,為此長庚癌症中心內部有共識,部分抗癌針劑藥物必須使用原廠藥,並非所有過了專利期的藥物均能用較便宜的學名藥取代。
(註)賦形劑(Excipient):根據美國處方集定義,指有效成分以外,有目的性地添加於藥品中的任何化學成分,且這些成分都有特殊的功用。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羊正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