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9日 星期四

轉載:不尊重醫護 對醫療資源予取予求? 八仙事件傷患家屬爭議多

不尊重醫護、對醫療資源予取予求? 八仙事件傷患家屬爭議多

你為什麼需要知道這則新聞
塵爆事件發生至今,雖然社會各界仍續給予受害者支持與鼓勵,但近來頻頻傳出有傷患家屬不尊重醫護人員、甚至對醫療資源予取予求的態度,都不免引發社會爭議。

根據新北市政府衛生局最新資料,截至8日中午12時,八仙塵爆事件中目前仍有424名傷患仍在接受治療,其中281人在加護病房中,並有225人被通報為病危。塵爆事件發生至今,雖然社會各界仍續給予受害者支持與鼓勵,目前「八仙粉塵氣爆救助專戶」也已湧入逾6.4億元的善款,但近來頻頻傳出有傷患家屬不尊重醫護人員、甚至對醫療資源予取予求的態度,都不免引發社會爭議。
據了解,八仙粉塵爆炸事故發生於6月27日,從6月29日開始就有家屬在替傷患成立的臉書集氣粉絲頁質疑醫護人員「不先預告病情發展」,並直指新北市立聯合醫院三重院區為傷患帶來「緊急的危機」。此番言論也引起輿論撻伐,醫勞盟更轉文痛批:「真替當時所有救你女兒命的醫護人員感到痛心!」而在引發爭議後,家屬也在臉書上致歉,表示此番言論並非家屬原意。
7月2日,也發生一起家屬質疑醫護人員給傷患用舊敷料而向媒體投訴的事件,「爆肝護士的玩樂記事」部落格就為文指出,有整形外科醫生看到病人的彈性繃帶幾乎沒有沾到滲液,覺得應該可以再重複使用不要浪費有限資源(彈繃本來就是用來固定且可以重複使用的醫材),結果家屬聽到後竟然是跑下樓跟記者投訴,「這些行為都讓醫護好不容易燃起的熱血被一把澆熄」。
7月3日,傳出有一名照顧八仙塵爆輕症患者的醫護人員表示,在醫護人員替傷患換藥時,遭家屬全程錄影,讓醫護人員都表示非常心寒、也十分受傷;醫護人員感嘆:「你們受傷是主辦單位虧欠你,不是醫護人員虧欠你,是怕萬一拿不到足夠的理賠金,打算從醫護人員這邊下手挖嗎?」
同日,一名淡水馬偕醫院的護理師也在臉書寫下自己面對傷患家屬的心情,她說這幾天在醫院最常聽到的話是:「小姐你們動作那麼慢你們是白癡嗎?小姐換藥很痛耶!小姐為什麼要限制訪客!小姐為什麼彈繃要洗一洗重新用!」從病患家屬的口中聽不到一句感謝,只聽的到這些令人傷心、侮辱人的話,這讓她無奈的說:「不管是什麼禍都後來都是醫療的錯...」
塵爆案發生後第11天,在彰化基督教醫院更傳出有住在燒燙傷加護病房的傷患,在上周六醫護人員換藥時因不堪疼痛而情緒失控,不但出言侮辱還動手攻擊,造成2名醫護人員受傷。事後傷者母親出面道歉,受傷的醫護人員體諒傷者處境,也暫不提告。
而八仙塵爆案發生至今,除了醫護人員之外也有許多熱心民眾投入志工行列,一名志工「李多多」9日就在臉書質疑,傷患家屬肆無忌憚地索取免費醫療用品跟藥膏,「拿沒關係,但一次拿快一箱是怎樣,更需要的人怎麼辦?」也因為家屬的一句質問:「你們要想辦法不是我們家屬要煩惱!」讓志工十分不滿,認為「義務幫忙不是應該」,因此決定退出志工行列。
不過,對於八仙事件傷患家屬的言行屢屢傳出爭議,一名諮商心理師葉北辰卻提供了不同方向的思考,他認為家屬之所以會說出有爭議的言論,或許有其自身的脈絡,也可能來自於心理學上面對失落的悲傷反應(loss & grief)。
葉北辰提到,用失落悲傷的觀點看待家屬的抱怨,並非表示「這是常見的心理現象啦,她不是故意的,所以醫護人員就該硬吞下來。」而是要了解這些說法並非針對醫護人員,是來自於家屬的內在世界,他們的「悲傷反應」,他們的焦慮、憤怒、無語問蒼天。
葉北辰認為,我們不用認同家屬的負面言語,只需要認知這些很有傷害性的語言「其實來自於家屬自己的受傷」。因此,葉北辰也呼籲,除了生理上的醫療處置,無論是臨床還是諮商心理師都可以努力動員提供協助,例如關於急性創傷的身心反應照顧,以及後續的悲傷輔導與陪伴,才是目前社會一起度過這個困境的解決之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