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終於不在買票和搭火車的時候感到緊張了?很多在外地生活的人都曾有過的共同經驗。圖為倫敦St. Pancras station車站。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9月底是英國大學開學的時刻。每年到了差不多夏季末,路上就會出現很多發散好奇眼光的國際學生,我也曾經是其中一員,因此每每見到他們,都有一種似曾相識卻又五味雜陳的感覺。伴著夏末秋初的陽光,實在很適合寫一下這幾年在英國這個「外面的世界」留學、工作與生活的感受。

你以為自己的英文已經很好了嗎?出國才會知道的語言衝擊

準備留學的時候,我英文考得還可以,但為了適應一下國外的生活,還是決定提早來上幾週語言課程。到達的第一天,準備去銀行開戶。我深深記得窗口那位金髮行員說的第一句話「Hi! You ok?」因為下面之後的每一個字,我都聽不懂了!
我頓時心想,我有學過英文嗎?我的托福成績是寄錯了嗎?為什麼我一個字都聽不懂呢?驚嚇中,還好有先來英國念書的大學同學在旁邊出手相救,不然排在我身後的人龍不知道會多不爽。
從那天開始,我知道我學過的英文,將與日常生活無關,跟英國約克郡口音更無關。開學以後,繼續接觸了各種五花八門的口音,希臘、墨西哥、印度、日本、法國、荷蘭、丹麥……再加上難以理解的蘇格蘭腔和完全不覺得是在說英文的利物浦腔,光是要聽得懂,已經覺得耗盡心力,大多數的時候,我都活在一個猜想的世界裡。
還好,語言這種東西,是有一點付出,就會有一點收穫的。當年和幾位英文非母語的同學認真參與每週英國同學們的邀約,坐在菸霧繚繞的酒吧裡,聽著他們說些我們聽不懂的內容。堅持是必要的,克服自己的尷尬感也是一個進步的過程吧!起初,我們一群國際學生一起去,漸漸地人越來越少,最後只剩下幾個。剩下的我們就這樣硬著頭皮,終於兩年之後,也能在該笑的時候笑,該罵的時候罵了。
到了人家的地方,要努力融入的是自己,不能單靠別人的友善。後來待久了,我也理解了,那些願意為語言不足停下來等待的人,也是得耐著性子解釋自己和聽對方解釋啊!
我很愛舉一個例子,今天就算是一位中文很好的國際友人,他知道康熙這位皇帝,也知道中文「來了」是什麼意思,但假如只聽到「康熙來了」這四個字,他不會和我們有一樣的理解;如果再聽到更多討論,他可能已經精神往生。很多時候,不單是語言的問題,是「背景資料」的問題啊!而這些背景資料,只能靠自己去收集、去經歷,才能讓新來的人跨過不熟悉語言,進入當地的生活。
這是景觀建築碩士一年級第一學期之戶外寫生訓練。剛開始要聽得懂老師天馬行空的要求,對國際學生來說,的確是有些挑戰。圖片來源:劉孝儀攝。

「再難吃也不能說出來」的英式文化

關於文化差異這點,在我周遭的經驗裡,並沒有出現過什麼太精彩的事蹟,大概因為資訊發達,不同區域的文化,雖不一樣,但也不至於會讓人無法理解。不過,許多生活上的習慣,的確可以稍稍探究一下。
例如,今天你去了一個餐廳,上來的菜色是完全出乎你想像的差,那麼最後服務生來收盤子,問你東西好吃嗎,你會怎麼說呢?如果是英國人,99%的人都會說:「非常滿意!謝謝你啊!」然後看著服務生把剩下滿滿食物的盤子端走。對英國人而言,這就是他們應該有的教養與禮貌,即使已經氣到冒煙,仍要面不改色地說謝謝。
我曾經在一次聚餐上想說服同事們「有禮貌地」向餐廳建議稍稍改進,但其中一位年長的同事馬上很嚴肅地告訴我:「如果妳真的這樣說,我會立刻離開。」最後,服務生來問「請問今天的菜還可以嗎?」整桌十餘人,包括我,都面帶笑容地說:「真是太完美了!」
當他轉身離開,大家突然笑成一團。對比剛剛我的提議和同事的嚴正拒絕,再到最後異口同聲地讚美難吃的食物,這真的是非常典型的英式生活。壓抑自己,認為這是應有的禮貌與教養,但常常也因為不能當面評論,而只好偷偷背後放冷槍。或許這是為什麼常常有人說英國人很虛偽的原因吧?這樣的文化差異雖不能全盤接受,但照做久了,也能理解有時候忍耐的確是需要的。

遭受不信任,只因為自己是女人

如果說到歧視,通常會聯想到的,是種族歧視吧!很幸運地,我沒有經歷過種族歧視這樣的事,但令人驚訝地,反而是關於在英國感受到「性別歧視」的經驗。
初入職場時,恰巧有幾位與我同期、年紀也差不多的女同事,我們常常中午一起用餐,討論各自被性別歧視的事情。不過與其說是討論,不如說是我聽她們說,因為我當年確實非常幸運,沒有因為是外國人的身分被歧視,反而得到很多幫助。換了另個工作後才了解,被歧視這件事,果然是要親身經歷才能明白啊!
所謂的性別歧視,就是讓妳明顯理解到,因為妳的性別,所以必須對妳提出質疑。就像有一次,某個會議中7位與會者只有我是女性,會議主持人最後說:「下週請提交你的設計大綱,不能如期完成的話,你就是女人。」不管他是忘記我也在場,還是覺得這是無傷大雅的笑話,我都感到相當難以理解,這句話的涵義到底是什麼?至少在台灣,從小到大,從來沒有一位男性「因為我身為女生」而質疑我的能力與話語。向來以為歐洲國家積極提倡女權,一定是因為她們非常先進,沒想到是因為她們真的非常缺乏。去年在一場景觀教育的討論會上,和瑞典的老師們討論性別的問題,我又再次的驗證了,其實,台灣的女權沒有我想像中的落後,但這也反映出了,原來女性的地位在世界上還是那麼需要被提升啊!
今年英國景觀學會慶祝成立90週年,也特別介紹了這90年來對英國景觀建築有影響力的九位女性。圖片來源:The Landscape Institute

像本地人一樣地生活著

多年前我與一位朋友聊了一下她找工作面試的事情。在我眼裡友人既優秀又聰明,沉穩且富有想像力。但那陣子,因為在英國找工作的事情,顯得相當無力。她說:「好像每次在開口的時候,要做的不是先展示自己的實力,反而是要先證明自己不是無知的笨蛋!」像她這樣的台灣頂尖學校畢業生,一輩子也沒想到,有一天居然要證明自己不是笨蛋。
對話後的隔天我突然意識到,我好像也繃緊了好幾年了,一時之間覺得很累很累,心想連她這樣閃耀的星星都有這樣的感受,我索性臨時請了一天假,好好放空,想想我們的對話。
友人說,她暑假回台北搭捷運的時候,因為悠遊卡有問題,必須要去詢問中心處理。她馬上在心中盤算應該怎麼開口解釋問題,越想越緊張,直到到了窗口才清醒,在熟悉的台北,不需要在心中演練那麼多次就可以輕鬆說出口啊!我一直想,在國外如果能做到「像本地人一樣地生活著」,大概就可以了吧!但一個外國人要做到像本地人一樣,並不是一瞬間就可以達到的。
我剛開始工作的第三個星期,曾在下班回程的路上,感到非常沮喪。倒不是因為工作內容,而是我覺得自己不是原本的自己。我希望我不是辦公室的「黑洞」,但是除了專業對話,其他交談我都接不上,同事們的笑話和聊天的內容都在我背後,我彷彿沒有社交能力,這對很愛交朋友的我來說是非常大的打擊。那時我心裡默默決定,如果無法在職場上活得像原來的自己,還是離開回去吧!
但,也許三個星期就想要融入新環境的我太心急了。約莫一個半月後,我突然發現自己聽得懂大家的笑話,也被邀請討論八卦和前面提到的性別歧視問題了!
寫這篇文章時,我正聽著莫文蔚翻唱的〈外面的世界〉。歌詞說「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非常寫實。這篇文章分享給曾經、正在和想要去「外面的世界」的讀者。也許你曾有過一樣的感覺,也許可以幫助你準備好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