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8日 星期三

轉載:我們都知道柯文哲的確白目失言,但你可能不知道英國酸民怎麼看這件事

我們都知道柯文哲的確「白目」失言,但你可能不知道英國酸民是怎麼看這件事


你可以對柯文哲的政績有各樣的意見,但他在媒體的曝光率上持續有著「總統級」的待遇,上任一個月至今已經累積上了報紙頭版37次。然而相對於前幾次對遠雄、郭董的揭弊,這兩天的話題卻圍繞在「送鐘」上面。
柯P一句「或許可以賣給收破銅爛鐵的」,不只在台灣的媒體圈形成風暴,英國主流媒體如BBC、The Guardian、DailyMail、The Telegraph等對此皆有報導,柯文哲收了一只錶,儼然成為了國際事件,就連張懸的哥哥焦元溥都為此留下了男兒淚
我不是要幫柯文哲辯護,因為連他自己都承認這樣講真的很「白目」,但我看到的反而是國內媒體對於國際政治的嚴重知識缺乏,因為當各家電視台都在報導柯文哲把錶賣到破銅爛鐵的事,卻沒有一個人發現其實那個官員根本就不是所謂的「英國交通部長」。
我完全可以了解為什麼國內媒體會稱Susan Kramer為「交通部長」,因為她的職位在英文是「Minister of State for Transport」,直接翻譯過來確實就是「國家的交通首長」,說實話我在看到新聞的當下差點也相信了。
但是一來我發現Kramer送的禮物上面印的是House of Lords(英國上議院),但是英國的首長一定都是House of Common(眾議院)的;二來我也在想英國的部長級人物來台灣這麼大的事情,怎麼可能沒有去見總統;另外,在英國的政治圈,我也對Susan Kramer這個名號完全沒有印象。結果一查,果然不對。
其實這也不需要多高明的研析,只要在連郝伯伯都會用的維基百科上面一查,就會看到英國政府對該職權的定義 :「A Minister of State is a member of Her Majesty's Government, junior only to a Secretary of State but senior to a Parliamentary Under-Secretary of State and Parliamentary Private Secretaries (PPSs). Ministers of State are responsible to their Secretaries of State.」
大致就是說Minister of State的職位在Secretary of State之下,工作必須對Secretary of State負責。換句話說,Baroness Kramer這個Minister of State對照台灣的位階,大約就是「交通部次長」的位子。
Photo Credit:  David Spender @ Flickr CC BY 2.0
Photo Credit: David Spender @ Flickr CC BY 2.0
事實上她在交通部也是有專門負責的工作,例如英國的高鐵二號、都市更新、環境保護、中小企業的國際發展等等(確實是適合拜訪台灣的職位),然後面對的是「真正的英國交通部長」Patrick McLoughlin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在國外的媒體上面,英國網民對於這則新聞的笑鬧會多於批評。
就某方面而言,這次訪台的Susan Kramer其實是一個不太討喜的人物。首先,和台灣的情況類似,英國的第二條高鐵High Speed 2(HS2)在當地的爭議不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計畫中的HS2預計得投入將近1000億英鎊(約5兆新台幣),而且會對環境造成損害。
但估計建設完之後,只能讓倫敦到伯明翰(Birmingham)這一段搭火車約一個半小時的路程,提早15分鐘到達。當時甚至有一個9歲的英國兒童直接跳出來舉證反對,說HS2是一個「蠢點子」(It's a stupid idea)。
二來,雖然貴為內閣閣員,但Susan Kramer所代表的黨其實是現在英國聯合政府中的小黨「自由民主黨」(LibDem)。雖然2010年的英國選舉時,自民黨以清新的力量竄出,囊括了英國年輕人的選票,但因為長久和國會最大黨「保守黨」(Conservative)磨合不佳;加上當時許多如「凍漲學費」等等的競選支票接連跳票,搞到連黨主席都拍了影片向選民道歉(當然只引來更多的嘲笑)。自民黨在最近英國的幾次選舉中都被嚴重邊緣化,幾乎要成為泡沫政黨。
其實Susan Kramer會成為上議院的議員,就是因為她2010年的時候選輸,所以自民黨將她推選為上議員,換句話說她在內閣制的英國政體中,其實是沒有強大民意基礎的。
所以在親「工黨」(Labour)的衛報(The Guardian)報導後面,英國酸民對她的種種發言竭盡了冷嘲熱諷。像是堂堂一個官員怎麼會用「It's very unique」這種像是小販在兜售東西的詞彙用語;甚至有人在上議院的網路商店裡找到了那隻懷錶,笑說是獨特的全球銷售(Uniquely available worldwide),酸鹼值幾乎是負的。
說了這麼多關於英國的家務事,那這對我們台灣的酸民而言又有什麼意義呢?是沒錯,對大部分的人而言,英國的政體時事似乎不怎麼重要,但大家可以思考的是,為什麼國內媒體會這樣有意無意的把Susan Kramer的層級提升效果做大?(至少聯合報都曉得了Minister of State for Transport不是部長)
我的意思是,如果今天新聞報導說送懷錶的人是 「英國聯合政府中下一屆肯定選不上的某小黨的交通部政務官員」,是不是就不會有今天的新聞效果了呢?
或許,如果有人現在在英國,快去訂兩箱「柯P破銅爛鐵錶」帶回台灣,搞不好還能大賣賺上一筆?

2015年1月27日 星期二

轉載:你確定你需要一個孩子嗎?

好文嚴選:你確定你需要一個孩子嗎?

 產生縮網址 
賈葭 2015年01月27日 05:19457 點擊數
A A A A
好文嚴選:你確定你需要一個孩子嗎?
擁有一個孩子是尋求生命意義的偷懶的方法嗎?(取自網路)
以下這些話,是我長期以來如鯁在喉卻又發自肺腑的話。我也可以把這篇文字視作對我的孩子的一封信(只是他永遠也不會看到),對我父親的一封信,對那些勸我生孩子的好心的七大姑八大姨以及朋友們的一封信。我知道,討論生孩子是一件異常艱難的事情,但這又是一件不得不嚴肅對待與理性討論的事情。理性或許是僭妄的,但唯獨因此,才能讓我們看到生命的本質與意義。

意義這個詞本身也是模糊不清的,對意義的回答,需要理性的思辨與論證。然而,只有理性才能使這種回答成為可能,除非你認為對生命意義的追求並不是人類的必要。我常常在想一個場景,假如我的孩子在某個時刻突然抬頭問我:你為什麼要生我?這個場景讓我極其恐懼,因為我實在找不到一個可以讓她信服的理由。我也問過許多朋友,有沒有向父母追問過這個問題。答案是五花八門的,但沒有一個理由可以讓我信服。
比如說:因為別人都生了,所以我也生了。因為你爺爺要我生,所以我生了。因為我想帶你看看這個世界的美好,所以我生了你。因為我愛你的爸爸(媽媽),所以我生了你(往往還會美化為你是爸媽愛情的結晶)。因為避孕失效,所以生了你。因為你是上帝賜給我們的禮物。諸如此類的。有沒有一個父母會告訴孩子,因為我恐懼於生活與生命的虛無與孤獨,所以生了你?因為我和你媽媽的婚姻發生了巨大的危機,你是我們的和平使者?換句話說,生孩子是因為我們(不,你們)需要她,需要她為你們做很多的事情。

許多在朋友圈曬孩子的朋友,認為孩子就是他們生命以及生活的意義,是他們的全部。然而,如果我們按照這樣一種邏輯推論下去的話,結論是非常荒謬的。如果你生活的意義不在於你自己的生活,而在於別人(你的孩子)的生活,那麼怎樣才能使孩子的生活有意義呢?答案是,她的孩子。但孩子的孩子的生活的意義呢?答案是,她的孩子的孩子的孩子。請問這是在愚公移山嗎?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自從避孕套及避孕藥被發明以後,性欲被單獨的分立出來,不再作為上帝對繁衍行為的一種獎賞。那麼繁衍本身就不必是一種不被控制的行為,從而進入人類理性可以觸達的領域。這個時候,我們就必須要考慮繁衍本身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不能解決(至少是要理性思考)這個問題,那麼為什麼要讓另一個無辜的人來承擔你的所有的功利的目的?

在我以為,大多數人乃是為了一個糟糕的原因才要了孩子,比如避孕藥失敗或者是算錯了日期。或者,殘酷一點說,是為了緩解自身的孤獨、焦慮與不確定感。也有的父母告訴我,因為孩子,他們看見了幸福。可是,為什麼你要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身上呢?她為什麼要承擔你如此沉重而艱難的使命?她欠你的嗎?又或者,你需要在某個人身上建立你的絕對權威嗎?你是需要王位繼承人嗎?還是僅僅只是孩子會給你帶來一種不朽的感覺,沒有在這個世間白白經過?

柏拉圖的《會飲篇》裡有一段著名的對話,狄奧提瑪對蘇格拉底說:可朽的人具有不朽的性質,就是靠著孕育與生殖。生殖是一個可朽的人通往永恆和不朽的最便捷的途徑。我很同意這段話。人何以不朽,何以證明自己曾經存在於天地之間宇宙之內?中國古代士大夫發明了「三不朽」,正是對於「不朽」的渴望與解決方案。對於一個普通人而言,如果要找生命的意義,無疑生個孩子是最偷懶的做法。可是,你確定你真的要以偷懶的態度面對你只有一次的生命嗎?

生孩子是人生所能做的最大的決定之一,因為這個決定與生死相關。如果不知生死為何物,如何以一個輕率的態度為這個世界增加一個生命?她是那麼無辜,對自己的生命沒有任何主宰的權力。你真的認為這個世界很美好嗎?從而要拉另外一個人來體會這樣的美好?或者說,你拉一個人來體會生命的虛無與焦慮,讓她承受生死的煎熬?你是在搞傳銷嗎?個麼你去賣安利好伐?

生與死是相輔相成的,沒有生,便沒有死。沒有生命的存在,也就沒有對死亡的恐懼。從我對佛教的理解而言,既然大家都想超脫六道輪回,乾脆就不要讓生命進入輪回。我去年秋天在無錫跟我的師父乘性師父討論過這個問題。他認為,如果這個生命是必須要來到這個世界的,她會以任何方式找到你——比如你現在左腿這個良性腫瘤。我問他說,為什麼她要必須來到這個世界呢?她也可以去別的世界呀。我不知道這個世界是否需要她,或者她需要這個世界。

我目睹過生命的脆弱,我也體會過我的生命的脆弱。2008年的10月5日晚上,朋友寄養在我家的小母貓安瑞秋生了四個孩子,那晚我在一個朋友家喝酒,等我到家時她已經生了。其中一隻純白色的小貓因為胎衣沒有被舔開窒息而死。我托著它冰冷的屍體,想像他如果活著該是有多招人疼。剩下的三隻小貓則因為初秋的寒冷奄奄一息。當然後來他們都很愉快地在房間自由而快樂的成長,只是他們太過弱小,我把家裡所有的縫隙都堵起來,甚至睡覺我都不敢翻身,擔心壓到了他們。我用最貴的針管趴在地上給他們餵奶,我用最好的紙巾給他們擦拭嘔吐物。他們是我捧在掌心的寶貝,但隨時可能會化掉。

由此我想到了孩子。這個世界有太多不確定的危險在等著他們。一場從天而降的車禍,一個闖進幼稚園的持刀的瘋子,一個酒後駕車的醉鬼,一個性變態者,一個傻逼老師,一個苛刻的老闆,一個不靠譜的戀人,一個一場不知道的在天際線上奔襲而來的海嘯,一場睡夢中的地震,等等,想到這些,我就覺得生命是隨時可以終結的。雖然生命就是不斷走向死亡的過程,可是我們誰也不希望這個過程太快不是嗎?我至今都不知道那只叫做“沈佺期”的小白貓,到底有沒有感受過這個世界,哪怕只是短暫的一秒。

如果化解或者抵抗這種脆弱?進一步說,抵抗這種脆弱帶來的焦慮與虛無?人類的孤獨是永恆的,它以時間的刻度與時間同在,而我們在時間面前就是宇宙中微不足道的一粒塵埃,甚至不朽也是荒誕和不必要的,除了時間,沒有什麼能夠永垂不朽。那麼漫長而繁冗的一生,包括其間的虛無、恐懼、焦慮要怎樣才能抵擋?人的有限與軟弱自身能否超越?又是為了什麼超越?這些問題都不好回答,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孤獨是永恆的,需要你自身去化解,而不是依賴外界的人或事。戀人以及孩子,最多只是你緩解這種孤獨的麻醉藥。求求你,你要無聊找幾個人打麻將好嗎?

接下來說另一個問題,你決定要一個孩子的時候,你能否承受她的不美好?比如,她有先天性的不可完全治癒的疾病,她並沒有按照你的期待成為你喜歡的那種孩子,又或者她是你不喜歡的同性戀者,或者她是一個放蕩而墮落的人?你喜歡的,只是你期待的那一面。如果她自己不喜歡自己,討厭自己的生命呢?你如何給她一個交代呢?你確定只是因為是你的孩子你就會無條件喜歡嗎?你喜歡孩子為什麼沒有十個八個的接著生?

你要孩子只是因為你的需要。這種需要沒有什麼道德或者價值上的不妥,只是你把你的生命的意義交付給了另一個人,你喜歡這樣當然無可厚非,只是你不要勸別人生孩子。同理,我也不會勸別人不要生。好幾年前,我們幾個上海的朋友成立了一個丁克黨,後來他們都可恥地叛黨了。他們還會給我不厭其煩講述其間的幸福,可是,任何孤立的個例都不能得出生孩子比不生孩子要好。更好的生活是每個人自己定義的,與他人無關。

假如人生的豐富性與可能性足夠緩解一個人對生命的焦慮,對不確定性的不安,那麼他可以不用做任何那些在普通人看來「必須」要做的事情。人生沒有什麼「必須」要做的事情。也許你覺得這些話不過是理性的僭妄與小布爾喬亞無病呻吟的矯情,那也隨便。生活只有一種,那就是自己的生活,而非「他人的生活」。你自己的生命註定要結束,無須害怕,無須懦弱,無須彌漫。

2015年1月26日 星期一

轉載:1%拿走11% : 貧富差距的台灣真相

1%拿走11%:貧富差距的台灣真相



2015-01-25 Web only作者:張翔一、陳一姍
相關關鍵字:
 
1%拿走11%:貧富差距的台灣真相圖片來源:黃明堂
在美國1%頂尖富人拿走19%全球收入,那台灣呢?台灣頂尖經濟學家的研究告訴你,為什麼馬總統是錯的。
2016,全球前1%鉅富的財產,竟然就要佔全球資產的一半。 國際慈善組織樂施會(OXFAM)最新報告,揭露出這個驚人的真相。
根據樂施會研究,名列富比世富豪榜前80名的超級富豪,自金融海嘯至今,資產成長超過一倍。
「我們真的想生活在1%的人擁有的比其餘人加起來還多的世界嗎?」身為本屆世界經濟論壇共同主席之一的拜安伊瑪呼籲,「對抗快速擴大的貧富不均,將是各國政經領袖,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全球正在正視日漸嚴重的貧富差距問題。美國總統歐巴馬20日宣示,將提出圍堵富人逃漏稅管道的稅改方案,引起各國重視。
台灣不願面對的真實
台灣呢?卻恐怕連「面對真相」的第一步,都還沒做到。
去年8月,總統馬英九在「全國中小企業發展會議」上公開說,「台灣貧富差距,近四年來大幅改善,在全球來說也是很低的。」
馬總統沒有說謊,他所舉的資料,是比較收入前20%家庭和末20%家庭收入倍數的五分位法。台灣比起亞洲鄰近的日本、韓國、香港、新加坡,的確不算嚴重。
但這句話聽來,卻明顯與一般人的感受脫鉤。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作者皮凱提接受《天下雜誌》專訪時指出,五分位法與吉尼係數把太多抽象的東西放在一起,很令人分心。用稅收、遺產稅萃取出更具體的數字去呈現「不公平」,才能貼近人的真實感受。
台灣學界1月中完成的研究,努力地補足這塊失落的拼圖。
由中研院院士朱敬一與胡勝正主持,聯合四位新生代財經學者,採用全球頂尖所得分配資料庫(WTID,World Top Income Database)一樣的研究方法,花了四個月時間,研究財政部歷年的稅籍資料後,建立了台灣版的「1%比99%」貧富差距歷年資料庫。台灣的資料已經正式納入WTID國際資料庫中,顯示此研究方法具有國際公信力。
根據《天下》取得的這份資料顯示,台灣前1%鉅富所得占比,在2000年前後開始穩定攀高,如今已占全國所得的10.85%,所得集中度超越日本9.51%,直追南韓12.23%、新加坡13.85%。(表一)
美國前1%富人的全國所得占比為19%。
但台灣所得前10%的所得占比35.5%,低於日本的40.5%、韓國的44.87%、新加坡的41.85%,並不算高(表二)。
這兩個數字的差異,是否反映台灣富人圈的所得差距比,台灣的頂尖富豪財富更集中?「這個問題,政府必須先正視它,並深入研究,找出解決之道,」朱敬一說。
值得關注的是惡化速度
這份正式披露的研究也診斷出,台灣真正值得關注的問題是貧富差距惡化的速度。
不論是1%或10%,台灣自1980年所得分配最平均的美好年代之後,富人所得占比增加的速度,就比日本、新加坡來得高,僅次於韓國。(表三)
過去30年,台灣頂尖收入1%的鉅富多拿到全國所得5.2%,是四國中比例獲取最高的。
頂尖收入10%則多獲取14.1%,也僅次於韓國的增幅。
當全世界都在思考如何對抗日漸加劇的貧富差距,紛紛進行稅制改革的同時,台灣政府更不能再用舊指標、舊思維蒙住眼睛,「自我感覺良好」。
承認問題,是進步的第一步。

轉載:檢察官為何承擔不起期待

焦點評論:檢察官為何承擔不起期待(蘇振文)

 
 
更多專欄文章
檢察官本是國家公益的代言人,應依據法律懲奸罰惡,但為何屢屢辜負人民的期待?日前貴報由林孟皇法官投書表示檢察官未能為社會改革作出貢獻,檢察體系改革熄火,承仰上意的檢察官榮獲高升,指出問題的關鍵在於檢察官的人事升遷,目前制度形成檢察官的階級化、紀律化與馴化等。
看新聞不加蘋果粉絲團對嗎?!
現實上巧合的是手上有矚目案件的檢察官多是當年排班準備晉序主任的檢察官,而這正是某些檢察長可以不著痕跡地拿捏案件起手式的機會。為何檢察官於處理矚目案件時,其結論常背離社會的期待?政治介入的疑雲揣測從不間斷?或許可從現行檢察官的升遷制度看出端倪。
通常地檢署的檢察官於到職10年後有機會競逐主任檢察官,歷練不同的工作內容,於當主任檢察官6年後,開始準備到高檢署並備選為檢察長。 

長官主導升遷機會

但何人有幸入圍主任檢察官或二審檢察官的名單,多是由檢察長一手決定,這就是檢察長掌握案件結論的最佳利器。檢察長推薦人選,送入檢察官人事審議委員會(簡稱人審會),人審會又大送人情,極大化候選名單,甚至高達應選人數的3倍,再交由內閣任命的法務部長圈選,部長可不附理由的在名單中圈點,於是各自找門路的傳聞甚囂塵上,誰是誰的人馬、誰又是誰的嫡系不脛而走,檢察官的升遷完全由檢察長及部長壟斷,可謂一紙升官圖,百鬼夜行誌。內閣以此手法鉗制司法入口,把檢察官玩弄於股掌間,雀屏中選的檢察官沒有光榮感,名落孫山的也自嘆沒有長官緣,難怪檢察官士氣沉悶低落,轉換跑道絡繹於途。
檢察人事制度的建立首先應讓檢察官有動機抗拒不當的干預及內閣的遙控。因此,檢察官升遷的入圍名單不應由檢察長主導,縱使有些檢察署是由主任檢察官會議舉薦,但體制上主任檢察官仍是檢察長的幕僚,且主任檢察官會議在組織法上找不到定位,代表性亦過於偏狹,其舉薦與檢察長無異。 

應照能力評比考核

因此我們可思考由符合資格而有意願者毛遂自薦,以自選5篇書類表達接受檢驗的企圖,向法務部人事處投單;另以電腦隨機挑選5篇,將10件彌封處理後分散送人審會審查,人審委員於受分配之書類上匿名評分。並由人審會序列出應選人數3倍之人選。再由應選人自上開10案中,自選一案、隨機挑選一案,調閱全案卷宗審查檢察官案件進行之節奏及細膩度、開庭問案能力、其攻防策略、論辯技巧等;又主任檢察官辦案只有一般檢察官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不等,其評比內容,尚可及於其所參與之各類行政會議(含署內、署外)之發言紀錄,以檢視其對議題之掌握能力及處理問題的策略方法;另檢察長通常不單獨辦案,自應審查其對所屬偵辦案件之指分、調度及支援、行使檢察一體權限之紀錄,審視其議事主持之能力與決斷。綜合評比後,序列出應選名額2倍之人選,轉請部長當面考核,依其意願及能力,加註理由派任至各檢察署。
以上推派程序或許冗長、耗時,但是不僅可能審視檢察官經手的每一個案子,並督促其認真地對待每一道程序,亦可檢驗主任檢察官、檢察長領導統御的能力,於此制度下所淬鍊出來的檢察官,自然能回應人民的期待,不必追逐檢察長或部長關愛的眼神,而且有助於落實檢察一體指揮權行使的書面化,尤其部長派任人選時,應加註理由,藉以追蹤其用人格局及識人之明。 
台北地檢署檢察官 

2015年1月25日 星期日

轉載:相戀30年 同志喜餅分享喜悅

相戀30年 同志喜餅分享喜悅

2015-01-25 03:01:40 聯合報 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

伊莎貝爾喜餅去年製作的「他他篇」廣告,至今在網路逾五十萬點閱人次,主角是一對相戀三十年的男同志伴侶何祥(左)、王天明(右)。 圖/奧美廣告提供

分享
喜餅大廠伊莎貝爾去年播出品牌廣告「他他篇」,以一對相差十八歲的男同志伴侶日常生活為主題,網路逾五十萬人次點閱。這對伴侶何祥、王天明今年五月慶祝相戀卅年,將發送親友自己設計、伊莎貝爾製作的喜餅,「邀大家同享喜悅」。
這款客製化喜餅餅面上不僅有兩人姓縮寫,還有一雙交握的手,附上男男、女女性別符號。王天明希望,這喜餅不僅詮釋兩人之戀,也代表同志之戀,主動建議伊莎貝爾可做為同志周年紀念餅或伴手禮。

伊莎貝爾喜餅去年製作的「他他篇」廣告主角何祥、王天明。現在他們自己設計喜餅,分享相戀喜悅。 圖/王天明提供

分享
五十四歲的王天明,念大一時在校內出櫃,大四時認識離婚不久、初入同志圈的何祥,深為他「優伯」(優質大叔)巨星風采吸引。何祥說,當年他仰慕者眾,但大多碰上要公開戀情就卻步;王天明卻誠意十足,在未告白成功前就跟家人出櫃「我找到真愛」,是打動他的主因。
五年級與三年級之戀一走卅年,家人是重要支柱。王天明說,他深知要得到孝順的何祥認同,得對他家人用心,擔起照顧行動不便的何祥母親的重任;何祥更深得王天明一家心,一路打點他家人結婚、偶爾不和等大小事,兩人曾鬧分手,都是王天明家人力促復合。
去年兩人受邀參加試鏡,王天明懷抱「紀念相戀卅年」願望,何祥一心伸張同志權益,最後因「最真實自然」勝出。廣告播出後,正面讚許遠高於負面聲音,讓兩人很驚喜:「過去我們只過自己生活,現在跟外界有好多連結。」
何祥、王天明最大遺憾是缺乏法律保障。何祥說,去年王天明身體不適,他將戀人送入病房時,赫然發現自己沒身分簽任何文件,「如果是天明先走,我就人財兩空,因為房子是登記他名字。」

2015年1月24日 星期六

轉載:揭密!隱藏在品牌Logo背後的故事

揭密!隱藏在品牌Logo背後的故事

12169點閱
2/10
我要評比
國際知名品牌的LOGO,都是怎麼打造出來的?小故事大學問。(合成圖片)
國際知名品牌的LOGO,都是怎麼打造出來的?小故事大學問。(合成圖片)
企業經濟盛行,生活中大小事,包括食、衣、住、行、育、樂,都仰賴大品牌提供,而這些我們常看的Logo,到底背後有什麼有趣的故事呢?
●Starbucks星巴克
星巴克的美人魚一開始是深褐色,直到近年來才改成綠色,把美人魚拉近並拿掉STARBUCKS COFFEE的字樣。 (圖片取自www.brandautopsy.com)
星巴克的美人魚一開始是深褐色,直到近年來才改成綠色,把美人魚拉近並拿掉STARBUCKS COFFEE的字樣。 (圖片取自www.brandautopsy.com)
「星巴克」這名字來自美國作家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的小說《Moby-Dick白鯨記》中一位處事冷靜,極具魅力的大副Starbucks,他的嗜好就是喝咖啡。
第一代星巴克美人魚Logo為深褐色,取自於十六世紀挪威的雙尾美人魚木雕圖案,加上環繞著「Starbucks Coffee,Tea and Spice」的字樣。
1987年星巴克總裁Howard Schultz改以綠色系,並把美人魚拉近,讓大家能看清她的笑臉。目前位在美國西雅圖的「第一家」店舖仍保有原始商標,雖已遷離原址,但仍在派克市場街上。
2011年星巴克公佈新商標,取消舊有「STARBUCKS COFFEE」字環,僅保留中間美人魚圖樣,而這也是我們現今看到的版本。
曼秀雷敦Logo上的小護士是當時著名的童星秀蘭鄧波兒(Shirley Temple),令人難過的是,她於去年過世。(攝影陳舒秦)
曼秀雷敦Logo上的小護士是當時著名的童星秀蘭鄧波兒(Shirley Temple),令人難過的是,她於去年過世。(攝影陳舒秦)
●Mentholatum曼秀雷敦
曼秀雷敦是家製藥公司,原本由日語譯為面速力達母,1889年美國堪薩斯州基督徒Albert Alexander Hyde,用薄荷、凡士林做成軟膏。最初研發時是為了治療感冒,在胸部和喉嚨處塗藥,有助舒緩症狀,並非台灣人習慣是用來治療蚊蟲咬傷。
而這個可愛的小護士Logo曾一度被以為是護士南丁格爾,但事實上她是當時家戶喻曉的童星秀蘭鄧波兒(Shirley Temple),日本商業美術家今竹七郎以她為範本描繪,讓這個小護士標誌風靡了半世紀。
蘋果標誌的顏色從彩色,慢慢變化成簡潔的單一金屬色,俐落又令人印象深刻。(圖片取自www.aionline.edu)
蘋果標誌的顏色從彩色,慢慢變化成簡潔的單一金屬色,俐落又令人印象深刻。(圖片取自www.aionline.edu)
●Apple蘋果電腦
Apple商標是由創辦人之一的Ronald Wayne所製,繪製坐在蘋果樹下的牛頓,但看來不太像一家科技公司標誌。後來賈伯斯決定只以蘋果為標誌,不過在完成同時,發現蘋果看來像櫻桃。設計師Rob Janoff便在右側加上被咬過的缺口,讓它不會被誤以為蘋果之外的東西。而被咬一口的蘋果則象徵著知識每人都可輕易獲取。
1976年,「蘋果」的第一個標誌,描繪牛頓坐在一棵蘋果樹下讀書。
1977年,「蘋果」的第二個標誌,就是著名「被咬了一口的蘋果」。
1998年,改採單色標誌,曾用過藍、紅、灰等色。
2007年,採用金屬銀灰色,使用至今。
蘋果標誌多被誤解為源自電腦科學之父的圖靈(Alan Turing),自殺時吃了一口的氰化物溶液蘋果。這個傳聞來源為英國電影《Enigma》,當中虛構有關圖靈自殺與蘋果公司標誌的情節,被大眾以訛傳訛。對於是否是向圖靈致敬,賈伯斯接受BBC訪問時回答:「這不是真的,但神啊,我們希望它是真的。(It isn′t true, but God, we wish it were.)」
打開電腦最常使用的搜尋引擎就是Google,而這個名字其實是由googol一詞轉變而來。(美聯社)
打開電腦最常使用的搜尋引擎就是Google,而這個名字其實是由googol一詞轉變而來。(美聯社)
●Google谷歌
Google的LOGO是由羅馬體構成的六個字母顏色依序是藍、紅、黃、藍、綠、紅。 1996年加州史丹佛大學理學博士生的賴利•佩吉(Larry Page)和謝爾蓋•布林(Sergey Mikhaylovich Brin)在,兩人開發一個對網站之間關係做精確分析的搜尋引擎並命名為BackRub,直到後來改為Google。
Google一字由googol而來,是無心插柳的拼寫錯誤。googol是美國數學家愛德華‧凱斯納(Edward Kasner)九歲的外甥米爾頓‧塞勒塔(Milton Sarrota)隨便編造的字,指十的一百次方,也就是一後面加一百個零的天文數字。Google使用這龐大的數字,代表想征服網上海量資料的雄心壯志。
NIKE的名字是取自希臘勝利女神的名字,而這個簡單的勾勾也成為最讓人熟知的Logo。(圖片取自NIKE官網)
NIKE的名字是取自希臘勝利女神的名字,而這個簡單的勾勾也成為最讓人熟知的Logo。(圖片取自NIKE官網)
●NIKE耐吉
NIKE是源自於是希臘神話中長著翅膀的勝利女神的名字,象徵神體之美與人類英雄勇武的融合。
Logo是請還在上學的設計系學生 Carolyn Davidson 幫忙設計,這位學生獲得約台幣一千元的酬勞,並獲得在NIKE 公司裡面當設計師的工作。據說這設計師並不僅只獲得約台幣一千元,還得到了鑲有鑽石的金指環、一張證書、數量未知的NIKE股票,以表揚她的貢獻。

轉載:許玉秀觀點:自己公司自己救 沒人當高鐵董事長,我來!

許玉秀觀點:自己公司自己救 沒人當高鐵董事長,我來!

 產生縮網址 
許玉秀 2015年01月24日 10:451069 點擊數
A A A A
許玉秀觀點:自己公司自己救 沒人當高鐵董事長,我來!
交通部的高鐵財改計劃未得到立法院支持,導致部長葉匡時辭職,未來高鐵將何去何從?(資料照片,吳逸驊攝)
這個自己,是寫文章的我,也是需要搭乘、願意搭乘高鐵的那些我,更是認同高鐵是台灣重要交通命脈、必須搶救沒得商量的那些我。

高鐵迷霧

高鐵面臨破產,這句話大概聽了半年之久。隨著交通部長下台,現在換了另一種說法:高鐵營運恐中斷。不知道這兩句話的差別在哪裡?

高鐵如果破產,那當然營運就會中斷,如果沒破產,為什麼還會中斷?付不出薪水?沒有員工願意上工服務?但是如果高鐵每天都有顧客上門,每天都能有錢賺,只要先付員工薪水,有員工服務,高鐵每天都可以開門做生意,為什麼會中斷?

媒體報導中,交通部把責任歸咎給立法院暫時擱置獎參條例。實在很難懂!政府沒有接管法源?就不要接管呀!政府不能接管,和高鐵能不能每天開門營運、為旅客服務有甚麼關係?

喚醒受災意識

立法院否決了交通部的高鐵財改方案之後,才想起來自己手中有高鐵股票,自己是高鐵的小股東。換句話說,我自己的公司要破產了,我自己都還不太清楚為什麼。那麼高鐵破產或營運中斷,我會成為受災戶,我也茫然不知。

成為受災戶的,豈只有我?豈止所有高鐵的大小股東?所有需要搭乘高鐵的人,所有納稅讓高鐵至今能夠營運的人,都是受災戶。

到底高鐵是資產小於負債,或其實是資產大於負債,檯面上出來說話的人,都公信力不足。因為我們不知道他們是要圖利自己,還是要圖利特定人。倒是這裡所指出來的我們開始明白,不管哪一種方案,如果真的最後有利,我們獲得的一定是小利,如果最後有害,我們永遠是最大的受害者。所以我們要自己救自己。

從迷糊、受蒙蔽當中醒過來

作為一個小股東,之所以會忘記自己有高鐵股票,因為那是我以前的帳房-母親處理的,當時認為高鐵是一個會縮短南北及城鄉差距、會讓國家發展風貌翻轉的重要工具,「未必故意」地容認這一筆交易。缺少自己投資追求利潤的強烈動機,所以基本上處於遺忘狀態,此所以14年來沒想到要去變更地址,或許因而從來沒有接到召開股東會的通知,對高鐵從2007年營運至今的營運資訊毫無所悉。這都是這幾天才發現,甚至受讓股票所使用的印章都找不出來了。不曾接獲任何有關公司營運的資訊,所以搞得公司都要破產了,我還像沒事人一樣地旁觀。這樣對嗎?

只有我迷糊嗎?高鐵不只屬於大股東,也不只屬於所有股東,當然更不屬於交通部,高鐵是整個社會的資產。但是高鐵的BOT合約內容如何?高鐵的管理運作如何?高鐵的資產負債怎麼計算?對整個社會而言,卻似乎內幕重重,卻似乎是少數人權鬥的場域,高鐵的營運對這個社會而言,整個是黑箱作業。可以這樣嗎?

沒人要當高鐵董事長?我來!

在所有欠缺公信的說法裡面,有高鐵負債七千億,有高鐵資產八千億的說法,也有問題在於必須解決四百億特別股的說法。問題都不在於數字,在於沒有真相。不過,先不管真相是甚麼,不管這些數字有沒有公信力,都表示如果有一兆,高鐵的問題定然能解決,不是嗎?甚至一口氣拿得出五千億,高鐵的問題就能夠解決了。
國民黨怕支持民進黨的財團得利,民進黨怕圖利支持國民黨的財團,那麼這裡的我們何不自己組成全國最大的財團,叫做高鐵投資公司,自己來圖利自己。

才剛完成不久的九合一選舉告訴我們,至今全國總投票人口是一千八百萬,考量經濟能力,打個六折好了,有一千零八十萬人,每個人投資五萬塊,就有五千四百億,每個人投資十萬塊,就有一兆零八百萬。而如果真的只是要解決那四百億的特別股,每個人負擔五千塊,夠了。救高鐵哪有那麼困難?困難的是誰有公信力,政府接管也沒有公信力!

媒體報導,高鐵董事長范志強已經請辭,還堅持走人,交通部代理部長說,如果挽留不了,只好另覓人選,但眼下找人很困難。

為什麼很困難?不敢面對真相、不敢為別人負責吧?再怎麼困難,自己的公司都得自己救吧?沒人要出任高鐵董事長嗎?那麼我來!只有我站出來,才能逼出真相。有真相、就有解藥。

本文裡面的我,來組成一個資金超過五千億的公司,讓高鐵的營運和財務對全體國民公開,那麼高鐵的命運只會有一個:鴻圖大展!

*本文作者為前大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