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一時的成果說謊造假,可能賠上一輩子的學術生涯。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著作等身,桃李滿天下的已逝心理學家艾森克(Hans Eysenck,1916~1997),是那種心理學教科書會出現的學術泰斗。他最廣為人知的是關於智力與人格的研究。尤其是他提出的「人格三因素」模型理論,更是大學心理學考試經常出現的題目。他有50餘本著作及900多篇學術論文,在去世時,就已經成為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心理學家。
早在1947年的著作《人格的面向》(Dimensions of Personality),艾森克就提出兩個基本的人格維度:外向性(extraversion)與神經質(neuroticism)。其後又提出第三維度:心理病態傾向(psychoticism),形成著名的P–E–N(psychoticism, extraversion and neuroticism)三因素模型。此外,他的研究範圍還涉及差異心理學精神病學行為治療……等研究領域。因此,在《普通心理學評論》(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2002年出版的文章〈The 100 most eminent psychologists of the 20th century〉中,被選為20世紀百大傑出心理學家之一,應該當之無愧。
然而,艾森克與德國學者Ronald Grossarth-Maticek關於「人格與疾病」的觀點與研究,最近出現了強烈的爭議。他們在 1990 年前後發表若干論文,定義出某些易患特定疾病的人格特性,認為這些特性的人會比其他人更易患某種疾病,在患病後也更快死亡。
例如「易患癌症人格」(cancer-prone personality)被描述為情感壓抑,在面對外界壓力時通常更加消極;「易患心臟病人格」( heart disease-prone personality)無法容忍令人不滿的狀況,因而變得有攻擊性、脾氣暴躁。
但這些研究結論被質疑有學術倫理的問題。因為艾森克的部分研究經費來自菸草行業。在癌症病患針對菸草行業的法律訴訟中,艾森克的研究似乎否認抽煙與癌症的因果關係,而是存在某種(人格特質的)第三因,同時導致人們的抽煙行為與肺癌。換言之,抽煙與罹患癌症存在相關性,但並不能證明因果關係。

造假的實驗、造假的數據

去年 2 月,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的Anthony J. Pelosi在《健康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發表論文「Personality and fatal diseases: Revisiting a scientific scandal」,對艾森克的某些研究數據提出質疑,並稱之為「科學醜聞」。接下來,艾森克曾經任教的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對他和Ronald Grossarth-Maticek合著的所有論文進行了仔細審查。很不幸地,國王學院於5月份公布調查報告,回顧了艾森克和Ronald Grossarth-Maticek合著的論文之後,檢視這些論文資料庫的有效性,包括「招募參與者、措施管理、確認結果的可靠性、資料收集中的偏見、缺乏相關的協變數、對分析案例的選擇」等等。經過調查,國王學院認為這些論文並不可靠,建議刊載這 26 份論文的 11 份期刊將之撤銷。
幾個期刊先後採取行動,例如《國際運動心理學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率先撤稿。今年2月10日,《感知與運動技能》(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心理學報告》(Psychological Reports)也分別發佈3篇論文的撤銷聲明9篇論文的撤銷聲明。而事情可能還未落幕,根據艾森克的傳記作者Rod Buchanan估計,最終被撤稿的論文數量可能超過 61 篇。
西方學術界對造假的處置近乎零容忍,即使已逝的學術泰斗也不寬待。艾森克如果在世,不知如何自處?不過,也許荷蘭堤爾堡大學(Tilburg University)前社會與行為科學院長史塔佩(Diederik Stapel)的例子可做參考。他在被揭發學術造假之後,不但被堤爾堡大學開除並採取法律行動,甚至其原來社會心理學的博士學位都被退回。
史塔佩在堤爾堡大學創立行為經濟學研究中心,同樣著作等身。2009年實驗社會心理學會還頒發「生涯軌跡大獎」(Career Trajectory Award)給他。史塔佩的研究設計往往簡單卻有趣,實驗結果也令人驚艷。但2011年他被舉報數據造假。隨後調查發現他偽造高達55篇的論文資料,其中有些研究甚至根本沒有進行。
例如,他在《科學》雜誌發表的一篇論文〈Coping with Chaos: How Disordered Contexts Promote Stereotyping and Discrimination〉,認為髒亂的環境容易促發人們的種族主義傾向。但其實,這篇宣稱在荷蘭某車站進行的實驗,根本子虛烏有,該車站根本沒有論文裡提到的椅子。另外一篇多吃肉會使人自私與不善社交的論文數據,也純屬捏造。

越吹越大的謊言氣球

東窗事發之後,史塔佩痛定思痛反省自己的謊言,完成荷語版《脫軌》(Ontsporing)一書,隨後被翻譯為英文版《造假科學:學術詐騙的真實故事》(Faking Science: A true story of academic fraud)。其中一段話描述最早的一個造假過程:
當時,我獨自一人在大學的豪華辦公室裡……打開研究數據的文件,將一個不符合預期的數字2改成了4……我看了一下辦公室的門,它是關著的……我看著數據,按下滑鼠完成統計分析。當我看到新結果時,整個世界都回到「合乎邏輯」的狀態。(P.103)
原來,史塔佩之後愈來愈離譜的瞞天大謊,起始的動作只是將2改成了4的「小謊」!奇妙的是,謊言何以會像氣球一樣愈吹愈大?
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Neil Garrett等4位學者的神經生理學研究,透過核磁共振儀的協助,發現大腦會愈來愈適應謊言所造成的情緒不安。他們發表於《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的論文「The brain adapts to dishonesty」發現,在反覆進行的實驗中,雖然謊言的尺度愈來愈大,但大腦杏仁核活動的強度遞減。一開始的說謊,大腦的情緒反應激烈,但參與者為了得到現金獎勵,虛報的數字愈來愈大。而愈來愈大的謊言,並沒有導致更強烈的杏仁核活動,反而大腦情緒反應逐漸適應了升級的謊言。
大腦生理學的證據說明,如果不面對謊言誠實認錯,大腦會適應,小謊會升級,醜聞也會愈滾愈大。西方學術界對造假醜聞嚴厲的態度,可謂知恥近乎勇。雖然認錯一定會丟臉,但勇於行動、迅速處置卻能建立威信,讓學術造假盡可能絕跡。醜聞雖恥,行動是勇;不僅是勇,更是至善。有道是「知過能改,善莫大焉」,更何況「人非聖賢,誰能無過」呢?西方學界的勇氣,值得我們深思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