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內部的管理制度,是否可能成為病毒群聚傳播的破口?此為示意圖,非當事人。 圖片來源:天下資料。
筆者是目前在南部服4個月義務役的役男,本身是名醫療人員,在臨床服務也邁入第3年。在這次疫情的風暴下,於3月入伍受訓,到目前已經一個多月。
這一個月也是新冠肺炎全球蔓延的時期,軍中有多項防疫的規定與措施,但綜觀而言,我仍覺得活在一個高度群聚感染的氛圍中。很多防疫方式與做法,都讓身為醫療人員的我感到憂心與無助,向上級反映後,仍無法得到具體的改善。這牽涉的不只國軍,更是大眾的安全。如果疫情在軍中大規模蔓延,官兵休假全台遊走,有人能置身事外嗎?

軍中好的防疫作為

筆者先禮後兵,先談談軍中值得稱許的防疫措施。自入伍受訓起,我們的各項訓練,舉凡跑步、打靶、單戰、刺槍術、戶外運動,皆需要配戴口罩,且每人有一罐隨身酒精,輔助個人消毒工作。在敦睦艦隊事件爆發後,各寢室也展開每週2次的大規模清潔,針對床下、內務櫃、廁所、走廊、窗戶等進行消毒。
此外,大部分的課程都移師到戶外進行,即使下雨,也是在戶外的風雨排球場上課,戶外的社交距離也有強制要求,要確保1.5公尺以上。我們常去的飲料販賣機、營站排隊,也都被要求保持社交距離,而且當脫下口罩開始享用飲品時,是禁止交談的。以上種種做法都非常正確,且能達到防疫效果,值得嘉許。

軍中防疫規定、說法的真實面貌

然而,要能在長時間內符合全天戴口罩的政策,就是要有充足的口罩!我3月入伍的第一週拿到4片口罩,長官說這4片是要用4個月,國軍沒有多餘口罩能給了,我們要自己上健保快易通或是去藥局排隊,自行購買口罩進來。
然而,同梯很多人因為沒有口罩,只好拿舊的重複使用,日復一日,口罩上汗水與臉上油脂交雜,味道非常濃烈,也有滋生黴菌、細菌的風險。因為惡臭、長期邊運動邊戴口罩的不適,有不少人的口罩都是只戴到嘴巴、好讓鼻子能呼吸,喪失了口罩原本的功能。
每日3次量測體溫的作為,平均來說真正有量的也僅有早餐前的那一次,其他多半都是沒量的。長官告訴我們,沒量到的標準體溫是多少?「36.5度,有上級來問時你的體溫小卡自己要知道該怎麼填滿了吧!」
直到敦睦艦隊事件爆發後,我們才開始有一天一片口罩可用,但體溫量測仍是「1次當3次」在謊報。筆者高度擔憂,2月到4月初出勤務敦睦艦隊的執勤官兵們,是否能有像國軍對外所說的「一天一片口罩」?如果有,可以讓我們看看口罩實領簽名表、體溫檢測表嗎?

表面的形式作為

軍中為了要展現出對多人共寢室內群聚的顧慮(我們是約40人一寢,每寢比鄰而睡,間隔不到10公分),在各床之間裝上一層膠膜,並且讓窗戶、電扇保持開啟。然而病毒如此微小,這麼密集的寢室,只在床的一側裝膠膜,實質效用幾乎為零。我們在戶外懂得要維持1.5公尺以上的社交距離,但要待超過7小時以上的寢室社交距離卻連10公分都不到,這種表面的形式真的能有效防疫嗎?
另外,我們有分艙分流的制度,舉凡廁所、洗手台、飲用水、浴室、餐桌都有標記幾號到幾號專用,但誠如上述,僅是形式。長官要我們記的是我們「理論上」要上哪一間廁所、哪一間浴室、吃飯時要用哪個餐桌,但實際上根本沒有落實執行,大家都是愛用哪間就用哪間,一切都是一場下屬為了迎合上級長官的秀。
其實真正的防疫,分艙分流倒是其次,我一直向長官反映的是要隔床睡、分批訓練、減少接觸。因為室內也要保持1.5公尺以上的社交距離,因此隔一到兩床睡是最好的方式,訓練時應該也要分開,不要讓全連9個班都在一起群聚,可以以分3個班(一排)的方式分開訓練,來減少多人聚集,這樣即便有爆發感染,也不會讓大部分人都暴露在感染風險中。然而長官皆以沒有剩餘空間、人力回絕了。

威權的軍事命令,你敢誠實嗎?

在軍中,目前的規定是有發燒、感冒症狀、或是有接觸國外回台者、確診患者的人員,必須居家隔離。如果是在休假期間發生,直接自主居家隔離14天;如果是在營區發生,可能住隔離寢,也可能是請家人接回作自主居家隔離。然而,這些防疫隔離的時間,都需要用你的休假還!
在這種情況下,請問會有人誠實的說自己的症狀或接觸史嗎?最後長官也是只能表面上說我們都沒事,全營都很健康,沒接觸、無症狀,並用威脅的方式一再強調:一人確診,全營隔離14天,是要用大家的休假還的!那你們到退伍前就別想休假了!你們同袍會因為你而犧牲他們的休假!他們會怎麼看你?
還有,休假期間,我們要在line創一個只有自己一個人的「防疫群組」,要在自己去的所有地方打卡,並說明從事的活動。KTV、百貨公司、電影院、旅館、夜市等都是國軍官方禁止去的場所,如果去了符合「不符長官命令,禁假兩天!」請問在這樣的威權下,有人會乖乖誠實寫下自己的休假軌跡嗎?這種威權的集中管理,你敢成為那個誠實說自己有症狀、接觸史的人嗎?你能勇敢不懼同儕壓力或霸凌,站出來說出實情嗎?
軍中的問題,是制度和體制本身。當不敢作為時,每個人都有可能是軍中疫情爆發後的受害者。我想用這封公開信讓外界知道實情,讓軍中能正視問題、正視防疫作為,用鼓勵誠實代替威脅打壓,用共體時艱代替內部表面作秀,用聆聽專業代替自以為是。
(作者為義務役男、醫療人員。)
瀏覽次數: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