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成台灣人不讀書!但…上臉書、看YouTube有什麼問題嗎?怎樣才算閱讀?
2020.03.02 by劉揚銘 作者簡介
shutterstock
據統計,有4成的台灣人過去一年沒有閱讀任何紙本書籍,如果你一年讀超過20本書,就是排名前10%的台灣人了。為什麼大家不愛看書呢?不愛看書有什麼問題嗎?
標題有點嚴肅,但開頭想講個小故事,從「聖誕節切烤雞」談網路科技對我們接觸知識的影響。
去年聖誕節在民宿度過,親切的女主人發現留宿房客都是異鄉遊子,親自準備烤雞大餐邀大夥同樂,室友們乾杯慶祝後,卻對著桌上那隻金黃鮮嫩、還填充香料的烤全雞面面相覷:「這要怎麼切?」
眼看第一次挑戰烤全雞的民宿主人,拿刀不知從何下手,室友接過刀,試著往正中央畫下,馬上就碰到骨頭而切不動;接著換我拿刀亂刺了一番(替雞覺得痛),而旁邊另一位年紀最小的室友,終於看不下去喊停:「等一下,我正在查處理烤雞的YouTube影片啦!」
YouTube順利解決了「聖誕烤雞」的難題,原來步驟是先切翅膀再卸下雞腿,其餘部分一片一片優雅處理即可。不過如何切烤雞不是重點,重點是第一次真心了解「YouTube不只娛樂,還可以非常有用」。
年輕讀者看到這,可能會覺得,有什麼好大驚小怪,遇到不懂的事情查影片,不是理所當然嗎?
但對40歲的前中年(我本人)而言,很訝異年輕朋友跳過Google,直接訴諸YouTube,又回憶:如果是20年前的我會如何解決這問題?很可能是打電話問人,或是從報紙副刊聖誕特輯、從書架翻出一本食譜書來解決問題吧!
討論科技進展的文章常用「典範移轉」這詞,過去總從字面上理解,但在親自拿刀切分烤雞的過程中,才真的從觸覺、嗅覺、味覺、視覺、感覺到「典範移轉」就是: 自己過去習慣的方法已經落伍啦! 我們吸收知識的載體,已經從書籍、報紙雜誌等紙本,前進到網路圖文,再進化到影音媒體。
閱讀需求依然在,只是行為改變了
根據2019年《聯合報》「願景工程」的調查,有40.8%的台灣人,在過去一年沒有閱讀任何紙本書籍,平均下來,前次看書的時間是7年前。
如果你好奇原因,在四成沒看書的人之中,表示「看書太花時間/自己沒時間」大約有40%,其次是「本來就不喜歡閱讀」占21%,再來是占16%的「年齡與生理因素局限」,與占11%的「沒有看書習慣」。附帶一提,如果你一年讀超過20本書,就是排名前10%的台灣人了。
40.8%的比率看來有點誇張,但調查也說明,若把閱讀定義放寬到「包含紙本與數位閱讀,且涵蓋漫畫與雜誌」,這個數字會下降到21%。雖然沒有進一步統計,但相信如果包含臉書(Facebook)轉貼、YouTube影片這些知識與資訊來源,這個比率會降到更低。
「年輕人只滑臉書不讀書」的檢討,總在歲末年初回顧時,跟著出版市場下滑的新聞出現;但從數字與經驗來看,並非大家不再閱讀,只是「讀紙本書」的比率漸漸變少,被其他行為取代而已,比如從YouTube吸收烤雞知識,而不是食譜書。
不太有理由相信,人們獲取知識、填補好奇心的動力,會隨著時代減少;比較有可能發生的是,閱讀動機改變得不多,變動更多的是載體。
此外,雖然常被檢討「不讀書的」是年輕族群,不過在英國,63%的實體書銷售額來自44歲以下的年輕讀者(註1)。而美國65%與英國68%的孩子(約6至17歲)表示,即便有電子版,他們寧可閱讀紙本書;在加拿大、澳洲與印度,支持紙本書的孩子更高達8成(註2)。
註1:根據尼爾森圖書(Nielsen Books & Consumers)2019年的調查。
註2:根據美國學樂教育出版社(Scholastic)2017年的調查。
追劇追不完、遊戲玩不夠,看書排序當然被擠到後面啦…
出版市場下滑早已經不是新聞,也不單獨在台灣發生,全世界都面臨類似狀況。過去大家習慣閱讀紙本書,是因為書籍壟斷了知識與娛樂的途徑,回想20年前,每個家庭可能只有一台電視、一台電腦,搶不到使用權的人,最低成本的消遣娛樂就是紙本,無論報紙雜誌還是書籍。
但今天人手一台手機,隨時可以上網搜尋(解決生活疑難雜症)、可以追劇(提供沉浸式娛樂)、可以進入社群媒體(找到專業領域達人),閱讀書籍的兩大動力: 有用與有趣,不斷被新科技取代 ,我們的專注行為從紙本轉向手機,理所當然。
調查中,台灣人不讀書的最大理由是「沒時間」,聽起來殘酷,但不說別人,我自己都是「有時間追劇、打手遊,但沒時間看書」的人。
畢竟一天只有24小時,紙本書得和其他內容搶時間分配,如果Netflix有看不玩的劇、Steam和App Store有著玩不完的遊戲,滑開臉書和Instagram還有朋友動態與偶像自產的即時內容,選舉花邊消息比推理小說還離奇,那麼讀書的順序自然被排到後面去。不是沒時間看書,而是分配給書的時間愈來愈少。
這樣的行為也反映在產業變化,你我都把預算拿去訂閱Netflix和Spotify,買遊戲或「花錢抽卡」,能分配去買書的錢自然變少,也難怪OTT影音和電玩電競是全球成長快速的產業,而出版與報紙雜誌都在停滯衰退。
話說回來,在出版產業被新科技沖垮之前,音樂產業就先展示過相同途徑──不是大家不聽音樂,只是聽音樂的方式變了,從買CD唱片變成免費聽YouTube,而音樂也得與其他類型內容競爭時間。
但音樂產業裂解時,沒有人檢討「年輕人只上網、不聽音樂」;出版產業下滑時,卻常有人高呼「年輕人只滑臉書不讀書」,想來肯定有某些不一樣的東西藏在閱讀裡面,才叫人如此憂心。
因此可以繼續追問:滑臉書和讀書差在哪裡?到底怎樣才算閱讀?只滑臉書不讀書有什麼關係嗎?
上網和讀書差在哪裡?
個人經驗中,網路內容與書本有兩個最大的不同,一個是知識密度;一個是整體性。紙本書的知識密度高(代表吸收效率快)、能完整涵蓋單一主題(代表學習有系統),這兩個優點幾乎無法用網路內容取代,無論媒介是影片、聲音、圖文或網路文章都一樣。
舉例來說,知識型網紅會拍「說書」類影片,但半小時的影音內容,最多只能講到書的一個章節,如果寫成逐字稿,大約5分鐘就能看完,就吸收資訊的速度而言,看YouTube或直播實在太慢,而且很難快轉。
讀文字的好處是可以挑重點,發現這段沒什麼重要的就略過,繼續往下一個章節搜尋,知識密度高。
此外,書本的整體性極高,有脈絡、有條理,整本書循序漸進,剖析一個主題、解釋一個概念,讀完之後能夠完整掌握。就單篇文章而言,網路內容的精采程度不會輸給紙本書,但網路超連結的零碎形式,不容易讓閱聽人掌握知識的全貌。
有一種書籍是集結作者的網路專欄,整理成書,即使這些專欄每篇都能在網路上免費看到,但我還是會買,原因是「書本幫我做好整理的工作」:作者認為這個主題包含哪些部分,每部分又用哪些文章來切入,最後整合起來到底傳達了什麼──書幫讀者預先做好系統化、整體性的準備,增補需要的、刪減不用的,讓知識的吸收更全面。
對比人們上網時,常受干擾、一下子就超連結不知連到哪裡去,書本的系統性很難取代。
但書本的這兩個優點不是沒有例外,例如「how to類」知識,用影音內容來學習就比閱讀文字更有效,例如文章開頭的「如何切烤雞」故事,需要實作、需要step-by-step解說的內容,影音都比文字快。
想像要用多少文字才能教會別人綁繩結,但影片比書快多了;而我自己也很喜歡看戰史類的YouTube影片,兩軍對戰過程的即時動畫加解說,比看書對照地圖和地名方便多了,同個道理,運動比賽的戰術解析也一樣。
網路和讀書的互補可能
只會上網不讀書,有什麼關係嗎?就書本的「有趣」與「有用」而言,上網的樂趣完全不輸,甚至更強;但在吸收知識的速度與完整度上,網路或許還是比不過書本。
可是仔細想想,網路內容與書本未必總是互斥,也有機會互補。比如我們都曾看了電影追了劇,覺得不太過癮,而回頭補完原著小說;或因為玩了歷史模擬遊戲,才回頭讀那個時代的歷史小說,和更專業的歷史書。
從網路看到一篇好文、一段有趣的影片,為了更深入了解而去看書;原本只是玩遊戲抽卡,卻因為想了解歷史人物(絕對不是在說手遊《Fate/Grand Order》的英靈什麼的)與時代背景,而去找書來看的經驗,相信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若有足夠的好奇心、求知慾,滑臉書不會讓人不讀書,說不定反而是開啟讀書的契機──當然,我是說,如果時間夠多的話。
責任編輯:林美欣、張庭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