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通訊
即時通訊大戰方興未艾,WhatsApp、LINE、Facebook Messenger、微信、Skype⋯⋯你的手機裡面光是聊天App 也許就可以組成一個資料夾。最近一兩年,通訊 App 發展盤根錯節,元老級 WhatsApp 維持一貫「不打廣告、不做行銷,只靠下載費用作為收入」的信念,即使被 Facebook 收購之後也一樣,Skype 則精進於提升溝通品質,比如最近就推出即時翻譯功能,跨國界也能順利暢談。
不過,有些通訊 App 則是急於突破「純聊天軟體」的侷限,近幾年來動作頻頻,藉著與人們互動最頻繁的優勢,開拓新地盤,進化成全方位工具。微信與 LINE 可以說是箇中翹楚,前者儼然成為中國人的 Facebook 社群平台,此外更切入訂餐、團購、訂票等生活消費領域,而你我都很熟悉的 LINE 也已開枝散葉,新聞、遊戲、漫畫書城等等搶攻使用者盯著手機的分分秒秒。
既然作為人們生活的中心,「支付」不約而同成為通訊 App 的發展重心,微信與阿里巴巴之間的競合讓人眼花繚亂,去年農曆新年的「紅包」宣誓微信入侵支付寶版圖的野心,今年微信又將有何動作,令人矚目。LINE 去年底宣布進軍行動支付領域推出「LINE Pay」,美國媒體也傳出 Facebook 正在測試 Messenger 內的支付功能。2015 年,通訊 App 在溝通傳情之外,會各自使出什麼奇招,值得期待。
穿戴式裝置
穿戴式裝置是近年科技圈流行的話題,手環、手錶、眼鏡甚至是戒指,還有柯南、小蘭身上的一堆行頭無論是傳統大廠三星、SONY、摩托羅拉,還是 Jawbone、fitbit 和 Pebble,推出的產品都曾是媒體的焦點。「網路女王」Mary Meeker 去年發表她知名的網路趨勢報告時,手上也戴起了 Jawbone 的「UP」手環,2013 年時她配戴的還只是一般的手錶。
我們認為,穿戴式裝置在 2015 年的看點有幾個:Apple Watch、fitbit 公開上市2,以及 Google Glass 的命運。
去年,蘋果終於在世人的引頸期盼下發表了 Apple Watch。有人不看好市場反應,也有人認為即便 Apple Watch 不能複製 iPhone 的成功,但是要做到像 iPod 或 iPad 那樣是有可能的。3(人們所熟知的 iPod 成功故事跟事實可能有點出入。事實上,iPod 剛推出時儘管話題性十足,但在市場上還無足輕重,一直到推出 iTunes Music Store 以及與 Windows 相容之後,才在 2004 年末、2005 年開始了爆發性的成長)
fitbit 在上個月傳出將在今年上市,這家成立七年的公司以各式貼身的健康追蹤裝置而聞名。另一家交易前估值高達 30 億美元的 Jawbone 在 2011 年推出手環「UP」之後,陸續募到了數以億計的資金。穿戴式裝置會是下一個 iPod,還是下一個 MD 播放器呢?今年或許就是那個分歧點。
但是穿戴式裝置不是只限於眼鏡或手環,還有服裝。台灣有一個在 1970 年代創造經濟奇蹟,與網路、數位科技不那麼相關,還曾一度被認為已步入夕陽時期的產業卻很值得我們關注:紡織業。所謂「智慧衣」的設計與製造,例如材料與織法如何與電子產品結合,都是紡織業的專業所在,相關的專利佈局也都在近幾年陸續發展,4這在新的一年裡也值得我們觀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