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9日 星期五

轉載: 在癌症安寧病房8年 ,一個護理師的告白 :在這裡 ,一定要沒有良心才待得下去

在癌症安寧病房8年,一個護理師的告白:在這裡,一定要沒良心才待得下去


在癌症安寧病房8年,一個護理師的告白:在這裡,一定要沒良心才待得下去
幾天前無意間讀到某位醫師在臉書上分享資深的檢傷護理師對急診的重要性。底下的留言串引來不少人唏噓:可惜職場不友善、不受到尊重,主管的態度和醫院制度皆留不住資深的神隊友。
站在醫療前線的每一位成員,除了要面對緊湊的工作、高壓的環境,還時常需要處理工作帶來的情緒衝擊。能一年一年的挺住、選擇留下,除了對這份工作的高度熱情外,擁有良好的排解管道實在非常重要!局外人看來認為我們沒良心,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知道,其實,我們的良心正是靠這樣的盔甲,才存活下來的。
沒良心的護理師!?
這天早上,員工休息室裡出現了幾位新面孔,這幾位新面孔不但新,還非、常、年、輕,原來是做職業探索的高中生。學生們一大早就到了,怯生生地坐在角落,看著大夥忙進忙出。
交完班後我們幾位資深的同事按照慣例會小聊一下(台灣的學姊學妹們請不要翻桌,是的,澳洲人是很放鬆的… ),因為我們各自都有家庭,都是兼職,加上護理三班制,要湊在一起上班還真不容易!好不容易團圓總是要八卦一下。
T隆重的把門關起來,在開講之前,特地慎重地對分配到跟著我們的學生們說:
「聽著,我們接下來說的話,非常的不・適・當(inappropriate),但這絕對、絕對不是因為我們不關心病人、不是因為我們沒血沒淚沒良心,只是我們在這個病房都待了很~~久了,能待這麼久還沒離開是不容易的,這只是我們調適的方法(This is how we cope!)」
幾個年輕人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不過我相信他們不懂,我們接下來的對話笑得他們頭都快掉了,他們心裡一定覺得:這些護理師好沒良心,一點專業精神都沒有!
(到底我們說了什麼?喲~不告訴你~是說,我們雖然沒良心,基本的職業道德還是有滴~)
其實我們不是沒良心,只是面對看不見盡頭的絕望與傷悲,我們的心在一次次的受傷後,已經結出厚厚一層疤,然後我們學會不輕易去碰觸它。我們善於隱藏,用幽默嘲弄生命的無常;我們試著不去看命運的殘酷,卻更感恩手裡能掌握的幸福。
我們單位是血液腫瘤科,也就是癌症病房,聽起來已經夠沈重了吧,我們還兼任安寧病房。在安樂死尚未合法的澳洲,許多癌症末期的病人進入安寧病房接受持續注射的鎮靜劑、止痛劑,直到生命終結。有時難免覺得,我們根本是藉由每天注射的藥物親手結束了病人的生命。
生命的尊嚴與質量,在天平的兩端永遠無法平衡。
在日常生活裡總會掀起大波瀾的生、老、病、死,在醫院裡是俯拾皆是的家常便飯,生命是如此脆弱,又是如此不可知,在第一線工作的醫護人員無論再如何惋惜、再怎麼感觸良多,都得學會快快收拾心情、擦乾淚水,走進下一個故事。
我所屬的血液腫瘤科兼安寧病房是全院護理人員流動率最高的其中一個單位,連醫生都很少會想留下,原因無他,就是受不了心理的折磨,而我,已經在這裡待了8年。
總是面對病人的死亡,是很磨損熱情、消耗心力的。不同於其他單位,我們的病人幾乎沒有贏面,罕有那種在與病魔和死神的拔河比賽中得勝的激勵。在單位待上一段時間後就會發現,病情樂觀的病人完成治療出院了,高興宣布自己打贏了這場仗,但是幾年之後,他們又出現了。 
幾次地進進出出,身為和病人長時間接觸的護理人員,和病人及家屬都成了好朋友,雖然不是私底下會聯絡的那種朋友,但卻擁有並肩作戰的革命情感。然而看著他們的病情一步步走向谷底,從充滿希望到逐漸失望,最後絕望,我們的心裡除了無力、難過、嘆息,還有罪惡感,總是不斷地想起病人充滿自信出院的樣子,他們說著,“I can win cancer!” 的聲音還在耳邊,容貌卻已枯槁。
面對充滿信心出院的病人,我們不願意預告病魔的殘忍,只能勉強笑著附和他們的勝利宣言,直到某天他們又穿著病人服出現, 我們就像謊言被拆穿的孩子,難掩心虛。
每一個病人的過世,我們都像痛失一位至親好友。所以即使每年都有新鮮、年輕的熱血護理師加入我們的團隊,2~3年通常是極限,最終還是受不了心理的折磨而含淚離開。畢竟,要把一整天9小時的心情在下班那一刻完全切割乾淨,不帶一點悲傷和懊惱回到正常的家庭生活,幾乎是不可能的;心上那些日積月累的疲憊,也不是拍拍身上的塵土就可以振作起來的。
於是,新人一批一批的來,卻又一個接一個的離去,留下的,就是我們這些沒良心的了…(又來不正經了)。

2019年3月25日 星期一

轉載: 10年後的工作 ,現在還沒出現 !孩子該學什麼 ?矽谷教父點出學生必備的唯一能力 /未來 Family 2019-03-24

面對未來不確定的挑戰,矽谷教父、前史丹佛校長漢尼斯認為,父母應培養孩子在人生中的不同階段,讓他們有信心去學習與接受新的事物。(圖/未來family提供)
教育家、也是人工智慧AI專家的漢尼斯博士,面對AI時代的來臨,對於未來的教育有哪些看法?身為父親,他給台灣家長的建議是什麼?
矽谷是全球高科技的發源地,引領的創新與突破深深影響全世界,位於矽谷中心的史丹佛大學,因地緣關係成為學子夢想的學校。有著「矽谷教父」之稱的漢尼斯博士(John L. Hennessy),擔任校長長達16年,是美國大學校長平均任期的兩倍,也是史丹佛大學最會募款的校長。兩年前他退休,目前擔任Google母公司Alphabet董事長。
漢尼斯25歲就當上史丹佛大學助理教授,雅虎、Google的創辦人都是他的學生。他曾經兩度創業,創立了美普思科技公司(MIPS Technologies,Inc.),以及與台裔科學家孟懷縈博士共同創辦創銳訊公司(Atheros Communications),後者以31億美元被通訊大廠高通併購。
漢尼斯有許多來自台灣的學生,也曾多次造訪台灣。不久前,他的新書《這一生,你想留下什麼?──史丹佛的10堂領導課》(Leading Matters,Lessons from My Journey)在台灣出版,受到極大的迴響。這次漢尼斯士特別接受《未來Family》的越洋專訪,談世界頂尖大學選擇學生的條件,以及未來教育的趨勢與方向。身為父親,他認為世界上最難的工作就是當父母,他也給予父母重要的建議,特別對閱讀的重視,是父母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以下是專訪的精華:

學生必須對學習充滿熱情、努力學習新事物

Q:史丹佛是全世界頂尖大學,你們在招生上有沒有特定的指標?希望招收的是具備哪些特質的學生?
A:我們希望我們的學生對學習充滿熱情,並且能夠充分利用學校提供的機會與資源,努力學習新事物,以及在某個領域投入更深層的研究與專精。這也是在任何環境下都能成功的首要特質。
因此除了課業成績表現之外,他們也是不同領域的佼佼者。例如我們有學生熱衷紀實攝影,有學生贏得科學競賽優勝,有學生已經在生物實驗領域中有特殊貢獻,有學生贏得全國辯論比賽的殊榮。我們挑選學生不針對特定標準,而是看學生是否在某個領域努力達到卓越的表現。
Q:過去幾年,招生是否改變?尤其是國際學生的素質上有沒有什麼變化?
A:在我當校長的任內,提出擴大招收大學部國際學生的比例。這對於美國本地學生和國際學生都是互相學習的好機會。
通常在研究所的國際學生比例較高,大約三分之一,其中包括台灣、中國、印度等很多亞洲學生。過去幾年,我們看到愈來愈多國際學生來申請大學部。和過去20年相比,我發現華裔學生的英文程度愈來愈好。過去如果你來念工程類的研究所,即使你的英文程度普通,也可以過得去;但如果你來念大學部,光是英文、歷史等共同科目,英文不好絕對吃不消。但如今,現在國際華裔學生英文程度好,便可以有更好的成就。
Q:現代父母普遍工作忙碌,如何兼顧家庭教育?你的經驗是?
A:現在社會因為專業分工,也許爸爸媽媽整天要上班、加班,比較難像我小時候。我自己的方法是,盡量做。我在兩個孩子幼兒園、小學時,每天晚上下班都會講三、五個故事給他們聽,一直到小學畢業都還常講。除了陪著他們講故事之外,也玩遊戲。
他們還小時,我白天只要得了空,就會跑去看他們上課,隔著窗戶偷看,有時也跟老師聊聊天。小孩如果發現我在偷看,都很高興。我以前也會參加學校的家長會。

未來需要的是應變、與時俱進的能力

Q:你是教育家,也是人工智慧AI專家,面對AI時代的來臨,你如何看未來的教育?
A:我認為,人工智慧革命類似過去的工業革命,有些工作將被取代,但卻可以創造出新的工作機會。不同的是,這次革命發生的速度將會比過去更快。過去工業革命,許多電力資源的基礎建設尚未完備,需要更多的時間建構,而現在,全世界所有網路資源已經連結成形,準備就緒,改變隨時可發生。
對教育工作者而言,我們的挑戰是提供教育資源與平台,供應因為新工作需求而產生的在職教育。在未來的時代,終生教育已經不是一件奢侈品,而是基本需求。人的一生需要不斷的再進修。
在我父親的年代,一生就只做一種職業;到了我的年代,人們也會轉換跑道;但是下一個世代,他們將不只是換個工作,而是職涯會有多次轉變。我們必須思考如何建立教育機制,幫助他們學習未來所需的技能,這需要更多的教育資源和整合。
Q:未來將有更多的不確定與挑戰,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以因應未來的改變?
A:最重要的是,在人生中前21年所受的教育,只是個基礎。家長能給孩子的,就是培養他們成為「終身的學習者」。培養孩子在人生中的不同階段,有信心走出去學習新的事物。當你的孩子在35歲、40歲必須面對職涯轉變時,能夠有自信學習全新的技能、全新的知識。
我們也努力思索這種改變,過去我們教導學生核心知識技能,例如如何寫作、如何編程等等,但是未來的科技知識都會改變,未來十年和今日所使用的將會不同,就像過去程式語言C++、Java、Java Script、Python……,改變得非常迅速。現在我們要教導學生的,不只是成為專精Java程式設計師,我們希望能教導他們如何更有效從Java轉換為Python程式設計師,這就是他們未來需要的能力。我們必須培養學生如何應變、與時俱進的能力,而不只有撰寫程式語言。這也正是現在我們需要提供的教育。

閱讀,並讓孩子對世界充滿好奇

Q:你在書中提到母親的教養方式,尤其是啟發閱讀深深的影響你,能否給父母一些教養的建議?
A:兩件事情我覺得非常重要,第一就是好奇心,讓孩子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這可以從大量的閱讀和生活中許多學習得到啟發。同時給予孩子能夠嘗試新事物的信心,願意嘗試而不被阻擾,即使過程中會有挫折、會失敗,教導孩子如果有需要,他們可以求助,不要害怕承認失敗。
第二就是閱讀。閱讀真是一份珍貴的禮物。在我還很小的時候,母親就會唸故事給我們聽。我自己當了父親後也如此,我的兩個孩子在上幼稚園前已經開始閱讀,我和太太每晚輪流唸故事,包括許多經典如:《月亮,晚安》(Good night,Moon)、「蘇斯博士系列書」(Dr. Seuss’s Collection)、《逃家小兔》(The Run Away Bunny)。讓孩子習慣閱讀,進而激發閱讀的熱情。這件事非常重要!孩子不只吸收書中的知識,同時享受閱讀,在書中找到生命的價值與不同生活經驗。

領導力不是指揮別人做事,而是為人服務

Q:你的新書《這一生你想留下什麼?──史丹佛的10堂領導課》談的是領導力,父母應該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領導能力?
A:我覺得父母可以做的,是幫助他們建立關係。領導力不是指揮別人做事,而是為人服務,應該要孩子認知那種服務型的領導模式。幫助他們擁有同理心,看到團體中他人的需求。我相信這種領導模式是漸進式的,必須一步一步慢慢建立起來。
在我的經驗中,如果一個人沒有任何領導經驗,一下跳到更大的位置,往往容易失敗。一定要先從小問題開始,慢慢解決大問題。我們需要給孩子更多的機會練習,也代表著他們或許會犯錯,但一定得給機會,從很小的事情開始做起。

2019年3月24日 星期日

轉載:台大新竹分院的照服員共聘制 ,會是全責照護曙光嗎 ?

【全責篇】台大新竹分院的照服員共聘制,會是全責照護的曙光嗎?
攝影
設計
住院,醫院幫你找看護,費用一半、品質還可掛保障,這樣的友善全責照護病房,你支持嗎?
衛福部2017年推出「住院友善」試辦計畫,加入醫院僅34家,多半只開10床、20床,病人想住也住不到;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則全院500多床全數推動病房共聘照服員。從說服照服員到向病家宣導,它們正悄悄展開一場醫院照護的寧靜實驗。
透早8點鐘,54歲的谷蘭芬已在醫院腫瘤病房開始一天照顧病患的工作。5年前她從中國嫁到台灣時,就接受照顧服務員訓練,取得完訓證書,投入醫院照服員工作。當時和每個照服員一樣,谷蘭芬接下一對一的個案是為了「多賺點錢」,寄回老家給父母。她可以每天24小時工作、一整個月不休息。
一年多前,谷蘭芬加入台大醫院新竹分院7C腫瘤安寧病房的照護團隊,從純粹的「接案」到正式成為團隊成員。她不再只是病人口中的「阿桑」、「看護」,現在,病人和家屬們喚她「小天使」。
「小天使」,是台大新竹分院給照服員的稱呼。當病患家屬對照護家人手足無措時,他們是給予最多支持和幫助的天使。
罹患大腸癌末期的葉先生和太太林梅惠是受惠者之一。林梅惠說,先生3年前確診大腸癌,當時經常往返台北的醫院住院、治療,一開始她選擇親自照顧,但隨著先生的病情惡化、進入末期,為了避免舟車勞頓及奔波,決定回到住家附近的台大新竹分院,今(2018)年8月起林梅惠也向公司申請留職停薪。
陪在先生身邊走最後一段路,對林梅惠來說是為了避免遺憾,但實質照護上有許多她無法解決的問題:「先生因為是末期,很難坐起來,『小天使』們教我用枕頭、墊子,想辦法讓先生短暫且舒服的坐著,不用整天臥床;也會示範在換床單時,讓病患以何種姿勢躺臥,減輕疼痛。」
有時候,林梅惠先生的狀況稍穩些,他們會向醫院請假回家幾天,「這些『小天使』教導的照顧技巧真的對我非常受用,比起以前沒有提供照服員的醫院,現在院方提供的照護方式,讓我覺得安心。」更讓她感動的是,這些照服員不必額外付錢,省下她一筆可觀的看護費。
病房小天使
試辦進行式
國外怎麼做
共聘利與弊
新家人關係

病房小天使

成為M型社會裡的家庭支撐點
台大新竹分院的照服員。(攝影/曾原信)
台大新竹分院的照服員。(攝影/曾原信)
台大新竹分院最早先從腫瘤病房的34床和安寧病房的6床,開始推動全責照護,由醫院自聘照服員、家屬不必額外負擔看護費用,只需要親情上的「陪伴」;2018年3月擴及其他551床,加入衛福部「住院友善照護試辦計畫」,推行「共聘照服員」,病家可以自行選擇一對一或一對多的照服員,每天病家僅需負擔1,300元,雖然不同於腫瘤和安寧病房的完全免費,但比現行看護費的2,000多元行情,減少了6成。
院方長期與一家勞動合作社合作,提供的照服員配合度良好、穩定,且院方從訓練端就開始介入,包括由台大新竹分院醫護人員擔任訓練照服員的講師,每年針對合作的照服員提供17小時的感染控制、技巧、照顧禮儀等照護訓練,以及提供e-learning管道,讓照服員利用時間上網學習。院方每個月會抽查照服員的照護技術,平均每季每人都會經過評核一次,如果發現有照顧上的問題,會立即教導,直到照服員做正確為止。為鼓勵照服員投入共聘制、擔任一對多照護工作者,合作社也不會向照服員抽成。
負責管理、協調院內照服員的台大新竹分院護理部督導長周佩君表示,新竹地區是典型的M型社會縮影,經濟好的家庭會選擇一對一照服員、甚至還聘請不僅一位,但最弱勢的要靠社工等協助找資源,「中間的部分則是許多年輕小家庭,如媽媽住院 、爸爸要上班又要顧小孩,分身乏術,有時需要半天或一天的照服員,共聘模式就相當適合,可減少家庭開銷,又能讓家人受到妥善的照顧。」共聘制的病房「小天使」,就像M型裡「中間小家庭」的支撐點。
推動照服員共聘模式之前,台大新竹分院也針對家屬及照服員曾做過調查。「當時調查發現,最主要的阻力其實來自照服員,因為衛福部此項試辦計畫規定,家屬付給照服員的費用,必須比原本一對一的價格低6成,因此在試辦尚未開始前,曾有照服員向衛生局投訴,擔心醫院會把待遇降低,」周佩君說。另外,照服員也擔心,若是一對多服務,對不同家屬的要求無法應付。
台大新竹分院的第一步,是與照服員溝通,讓他們了解可以彈性選擇一對一、一對多的可能,「先保障她他們自主性的選擇、解釋收入不會大幅減少,」周佩君強調。
全院實行「共聘照服員」9個月來,台大新竹分院透過海報等方式向病人和家屬宣導,也在過程中發覺民眾心態上微妙的轉變。
7成病家願意選擇「照護共聘」制度
周佩君說,像有些家屬在會第一時間會回答「我們不需要共聘」,結果護理人員卻觀察到,這些人的家庭經濟狀況其實並不好,「原來有些家屬是因為不願意讓別人知道自己的經濟狀況,反而一開始會拒絕。」護理人員便會主動、婉轉地向家屬說明,如果病情需要長時間住院,可考慮共聘照服員,省下的錢可用在營養品或治療費用,才讓家屬卸下心防。
台大新竹分院也發現,有照護需求的家庭並不少。他們在推行前針對院內病患和家屬做的需求調查顯示,有9成2希望醫院提供看護資訊、8成7需要看護費用的協助、7成4願意選擇降低支出的共聘照服員方式;實施以來,目前一對二的共聘是最多人選擇的方法。
10月下旬,《報導者》與合作媒體《今周刊》透過院方,徵求家屬同意,針對使用共聘需求進行調查。目前,病人的照護責任有高達4成以上還在由配偶跟子女來負擔。若問到家人生病,高達7成的人認為需要專業的照護,同時,也有超過7成的人認為需要院方提供的「照護共聘」制度。
真正使用「共聘制度」的家屬中(回收14份),滿意度高達8成以上,其中回答非常滿意則有62%,滿意的來源主要是:減輕家人照顧負擔(9成)、照護專業佳(53%)、減輕經濟負擔則有(46%),顯示對使用「照護共聘」制度的病人家屬,確實能有效幫助家屬降低負擔。
但這樣的「友善住院」,全台灣絕大數的醫院做不到。

試辦進行式

目前僅34家醫院加入,千名住院病人中不到2人住得到
目前由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與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推動的「住院友善照護試辦計畫」,僅34家試辦、總床數1,694床,以全國近10萬張一般病床計算,1,000個住院病人不到2個人住得到、可以享受近半價的看護費。目前全台只有台大新竹分院和門諾醫院全院加入,兩家醫院分別有551床和330床,佔去試辦一半以上的床位;其他醫院多是小規模10床、20床的試辦,甚至「象徵性」4床、6床、8床,徒具形式開床。
34家住院友善照護試辦醫院床數
34家試辦醫院多採「病房共聘制」,就是把願意加入的病人、科別及病況程度相當的放在同一病房,讓照服員共同照護、分攤費用。目前照服員與病患配比,從1:1到1:8皆有。
家庭照護者關懷總會祕書長陳曼寧表示,共聘是共享經濟的概念,現在照服員費用每天平均約2,200~2,500元,共聘只要付6成以下,以共聘一名照服員、病患支付1,300元來說,若4名病患共聘一名照服員,共付5,200元,即使扣掉醫院的行政費用等,已能支應兩班的照服員,一位照服員可分到2,000元左右;雖然好像比以前少,但是照服員只要工作12小時,有時間休息,且醫院的行政費用還能做為教育訓練。
試辦計畫中有些醫院推動病床實在很少,有需求的民眾根本無法加入共聘。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長蔡淑鳳坦言,確實站在經濟規模的考量下,如果推廣的規模不大,很難推動,但希望透過其他醫院的成功模式,進行經驗交流,最後發展出最適合其醫院的模式。
以全院開辦的台大新竹分院經驗顯示,「其實所有科別都加入試辦,反而較容易推行,」周佩君分析。陳曼寧也指出,「全院推行真的比較容易成功,因為經濟規模夠大、彈性調整的空間就大,倘若只有4床,較難調整、更易虧錢。」

推動全責照護20年,周照芳「打死不退」

事實上,台灣推動「全責照護」已喊了20年,第一波是1997年在三峽恩主公醫院展開的創新服務;第二波是2003年SARS後台北巿府在北巿聯醫的推動。衛福部委託家總的試辦計畫,算是「第三波革命」,但規模卻越來越小、自付費用越來越高。
1997年恩主公醫院創辦時推動「全責照護」,一度成為醫院的「賣點」。因為,這是當年獲邀擔任該院行政副院長的台灣大學護理學系兼任副教授周照芳,出任唯一的條件。
初時恩主公醫院120張一般病床、院方自聘40名護佐與護理師合作分工,「這些護佐穿著紫色背心,在醫院工作2、30年,照護患者很有經驗,不少病人出院後寫信感謝的不是醫護人員,而是這些『紫衣天使』,」周照芳說,「很多朋友知道恩主公醫院不必請看護,都想進來。」
不過,在周照芳離開醫院後,恩主公醫院的全責照護也改變了,現在僅剩16床,近年護佐名額遇缺不補,原本不收費的服務,也開始向家屬收費每天1,200元費用。「經費仍是醫院開辦最大的問題,」周照芳說,但因家屬殷切的需求壓力,「他們(恩主公)現在又開始招募護佐了,未來應該會增床。」
20年來,台灣的全責照護發展「不進反退」,剩下79歲的周照芳打死不退。這位護理界老兵不斷向衛福部建言、向民意代表遊說、向媒體投書。「我和醫界一直提(全責照護)『制度!制度!制度!』但醫院管理者口裡都是『錢!錢!錢!』,」周照芳感嘆。
現在,她終於等到衛福部委託家總推動的「住院友善試辦計畫」,目前只能先由「共聘制」開始推動,要讓照服員真的走入醫院編制內的「全責照護」目標,還有長路。

國外怎麼做

建立照護分級和認證是第一步
周照芳長年投入全責照護的醫療革命,除了醫院不願投入成本,早年甚至護理界反彈也極大,因為名詞和定義上的模糊。
由於周照芳最早使用「全責護理」名詞,很多護理人員認為自己已經忙得快死了,推動全責護理不是更忙?周照芳解釋,全責護理是要減輕護理人員負擔,若護理人員認為病人穩定了,其餘體溫量測、拍背等基本技術就能交給護佐執行。這個實質內涵屬於混合照護的「全責照護」,近年在名稱和定義上,逐漸獲得護理界共識。

全責照護vs. 全責護理

醫院內不同的人力組成及分工,有不同的照護模式。
  1. 全責護理(Primary Nursing):由全責護理人員負責病人由入院到出院之間的整體護理及計畫。護理人員與病人是一對一照護,24小時負擔綜合責任性、連續性、協調性、自主性及個別化的護理。
  2. 成組護理(Team Nursing):將病房分為若干小組,每一組由一組人依照能力責任及職責的不同,分工合作。病人與護理人員的關係是一對一組人,小組長負起每班之護理計畫責任。
  3. 全責照護(Total Care):在醫院的照護團隊中增加護理人員輔助者,如護佐、病房助理等,依照護分級共同負責病人住院期間全部的照顧。家屬陪病僅於親情陪伴、不必負擔照護工作。
包括美國、英國,及採「公醫制度」的國家如香港、新加坡,都推行「全責照護」。「在美國只要一收病患住院,醫院要負起全責,由醫護共同來照顧病人,」美國舊金山大學臨床助理教授、史丹福醫院專科護理師博士黃曼麗表示,「家屬扮演的是陪伴與探視的角色,不負責任何的專業照顧責任。」
為了協助病患在生活上的照顧,美國的醫院會聘請護理佐理員,並由完成州政府認可的教育課程及認證、通過測驗者,才能在醫院中協助病患的生活照顧,例如帶患者上廁所、翻身、餵食等工作。而不同的執照和訓練者,可進行的照護工作不同。
美國護理分級制度(以加州為例)
台灣要推行「全責照護」,照護的分級和認證是第一步。現在台灣的護理人員只分為專科護理師和護理師,專科護理師可在醫師監督下執行侵入性醫療,包括傷口處置、拆線、胃管與部分管路置入與拔除,以及檢驗、檢查之初步綜合判斷和相關醫療諮詢等;護理師則負責預防保健護理、護理指導,並在醫師指示下進行輔助醫療行為等。而照服員,原則上應在護理師監督下,輔助照顧病患,包括拍痰、拍背、翻身等生活照顧。
「站在一個護理人員的立場,我會覺得病人住院沒有分什麼是生活照護、什麼是專業照顧,這些工作應該醫院都把它做完。但現實是,目前護理人力配置,我們沒有能力包山包海全部做,所以只能把不需要那麼專業的事情,請家屬代勞或家屬請人代勞,這是在台灣不得已才要這樣分的,」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高靖秋直言。
台灣護理學會過去曾草擬過「護理分級」制度,但仍在紙上談兵,目前衛福部只以行政命令來「負面表列」哪些工作非護理人員不得從事。《護理人員法》規定,非護理人員不能執行抽痰、打胰島素及灌腸等侵入式醫療行為,最新的一紙衛福部公告則明訂,照服員僅可處理口腔內(懸壅垂之前)的清潔。
黃曼麗指出,現在全世界都有護理師荒,但美國利用很多方法來解決,例如護佐、志工、甚至高中或大學生的志工來協助;此外,高科技也提供了不少幫助,例如使用貼紙般的設計貼在患者手上,測量患者的體溫、心跳、血氧等生命徵象,一分鐘就能得到全部的數據,節省了護理人員的時間。

共聘利與弊

減輕負擔,卻也考驗人性
SARS後,台北巿立聯合醫院也在巿府每年編列2億元左右的公務預算推動全責照護,由醫院自聘照服員當病房助理,每月薪資約有32,000元左右,採1:5、輪三班的方式照顧病人。市聯醫陽明院區護理科護理主任蔡衣帆指出,「北巿聯醫目前沒有額外收費,民眾滿意度都到9成。」
不過因為員額不足,除去本來就希望自己找一對一看護的病家之外,有2成病家仍會自聘看護。涵蓋率無法百分之百,病房助理與病床比大約1:8。
台大新竹分院推動全責照護給病患家屬的前測問卷。(攝影/曾原信)
台大新竹分院推動全責照護給病患家屬的前測問卷。(攝影/曾原信)
因為護理人員荒,現在醫院為了「綁住護理人員」,多半與護專合作,提供學生獎學金並且簽約,「五專就是就是畢業前兩年開始給獎學金,一學期就是6萬元,各醫院都得這樣搶護理人員,」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也想到,照服人力同樣可採取這個方法育成,先給獎學金和學生簽約,計畫和教育局聯手推動。
不過,黃勝堅認為,「北市聯醫是由公務預算支付,但其他各家醫院推動全責照護,基於使用者付費概念,如何計算費用才公平?依目前共聘方式,面臨的狀況是,家屬會認為他出了800元、你也出了800元,為什麼照顧別人的時間比較多?因此,民眾也必須有『共享照護』的概念,否則很難推動。」
費用平分、照護時數引發病家紛爭,確實是目前住院友善照護醫院試辦共聘制的最大挑戰;因而有民間團體和專家主張直接納入健保給付範圍、以家屬部分負擔方式推動。前衛福部政務次長、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李玉春認為,現在試辦計畫的共聘制雖可解決家屬負擔,但沒有根本解決問題,因為照服員都不是醫院人力,這是政策建立的過渡方法,「如果有健保給付,就代表是醫院服務的一部分。」
很多人認為,美國能實施全責護理,昂貴的醫療收費是關鍵。黃曼麗指出,「健保確實是一大關鍵,沒有錢、什麼都做不好,但政府的政策會影響醫院的決定。」以美國來說,只要沒有達到標準化照顧,或護理人員士隨意將照護病人的工作交給家屬,一旦造成病人傷害,法律上會認定醫院要賠償,因為醫院有照顧病人的責任,「錢與政策」都是病患的保護者,這也是美國的醫院不敢要求家屬照顧或要求家屬請看護的重要原因。

新家人關係

讓改變發生的溫暖力量
推動全責照護,家屬就會被限制探病,恐有違華人社會的文化,這也是少數人對於台灣推動「全責照護」的疑慮。但黃曼麗解釋,過去美國醫院確實限制家屬探視病人的時間,近10多年來探視政策也放鬆,現全美有一半以上的醫院採用無限制的方式,家屬也可24小時探視;因為有許多研究認為家人的陪伴,能讓患者更有安全感,且提高接受治療的意願。不過,重點是「即便開放了家屬自由探視,家屬依舊不需要做照顧的責任,」她說。
「新家人關係」,是家總重新塑造照服員社會形象的溫馨訴求。在少子化嚴峻家庭結構下,不僅進醫院後確實可能面臨「無人陪病」的窘境,就算有人手的家庭,對於照護工作也可能手足無措。
在台大新竹分院輔導已取得丙級「照顧服務員技術士」證照的谷蘭芬,現在孩子大了,不必再拼命接24小時一對一工作,但仍在照服工作中不斷「晉級」,因為現在獲得不同於「賺錢」的回饋。
有一回大年初一,她照顧的一位患者過世了,患者的太太在悲傷之餘,卻不忘包了紅包送來感謝那段時間協助照顧的她,當下她一陣鼻酸,退了紅包內的錢,「紅包袋我收下了,我們的薪水就很夠用了。」過了一陣子,她生日當天,驚喜地收到有人送蛋糕到醫院給她,原來又是那位太太,「這種心意對我來說,比什麼都重要。」
「雖然比起之前接一對一照服員工作少賺了一點,但自己年紀漸長、體力也衰退,不可能再24小時按案,」現在有醫院當後盾,谷蘭芬依照醫院訓練和自身經驗,教導家屬協助病人翻身時減輕疼痛或拍背、換尿布等照顧工作。當獲得家屬的肯定,讓她覺得自己的專業受到重視、有成就感,「被人需要的感覺很開心。」
台大新竹分院全院共聘制,是台灣第三波全責照護實驗的指針,是否可以把實踐真正全責照護的目標,更往前推進?原本心中阻力最大的照服員,漸漸轉化為動力後,露出令人期待的曙光。

2019年3月23日 星期六

轉載: 是演出還是獻媚 ? 韓國演藝圈扭曲的女體經濟

2019.03.22 18:54

【馬欣專欄】是演出還是獻媚?韓國演藝圈扭曲的女體經濟

文|馬欣
韓國女團AOA的舞蹈與造型都非常性感,不止露腿翹臀,還有互相磨蹭撫摸的舞蹈動作。(東方IC)
韓國女團AOA的舞蹈與造型都非常性感,不止露腿翹臀,還有互相磨蹭撫摸的舞蹈動作。(東方IC)
人們在驚訝著韓國大明星們經營毒窟與販賣女性賺大錢之餘,其實更根深蒂固的是女性在韓國的弱勢地位。無論是戲劇中的角色兩極化發揮有限、不少女團舞蹈上的演出有時更近乎於獻身,只為投其所好而非表達自己。公然的集體物化,求取了娛樂業的近利,但會讓女性的悲劇不斷產生,並且暗示女性就是弱勢的本身。
如果說,韓國目前的審美觀之所以影響整個亞洲,是因為他們許多人的外貌失去了特色,而投效於同一種標準化的韓系美。這說法可能有些人不以為然 ,但實質上,他們對美的專制,如工廠規格,的確挾持了對美的自由想像,讓美成為不斷改造的強迫行為,而非是美的創造。尤其對於女性,美的工廠品管更是從身體管到心理,讓他們的女星只是在強化男性對女子的審美觀,連女生都以為非這樣不可。
韓國民間團體請願要求再次延長張紫妍案的調查期限。(東方IC)
韓國民間團體請願要求再次延長張紫妍案的調查期限。(東方IC)

女星的死諫 不及一線男星的荒唐惡行受矚目

這次勝利案件牽扯出來的毒品與性交易,樹大根深,因此也讓被掩蓋已久的張紫妍案(她以死來控訴性暴力)能在期限前終於浮出水面,由勝利與鄭俊英的群組裡出現的對話,對於能搞定司法與警政單位的囂張,難怪為國家顏面,驚動了韓國青瓦台。可見就算是出了人命,韓國官方看重的是這次動搖韓國形象的大牌明星牽扯出的犯罪組織,而非二線女明星以死的控訴。
以現今韓流的重要性,他們政府不得不處理給外界看,到底能辦到哪裡,能抓出多少勝利與他的Burning Sun夜店背後的政商勢力,光看勝利這次可以驚險逃過軍法,就不容對司法太樂觀,如同張紫妍被性剝削背後扯出大集團的兩位大佬與檢察官的包庇,仍延宕到今日無法處理。
 

對美的公然洗腦 女星的樣板化由韓流帶起

然而韓國這嚴密的父權結構,讓他們推出女藝人長久以來就不同於其他國家,除了裴斗娜、金高銀、IU等極少數個性女星外。韓國女星整體形象是一致化的面貌,數千張面孔殊途同歸的一致化且模糊,這也是他們國家演藝業的強項。無論是多少更美的人加入,每次抬腿、每寸肉的比例、每個女孩的制服、每一個遊走於走光邊緣的舞蹈動作,比機器人還精準,這是在日本這樣的紀律國家都做不到的。
韓國女星表面上既像一個女人,但更像一群體地公然崇拜同一種樣貌的女體,並以偶像的方式輸出。以曲風與實力來說,每團或許各有強項,但整體加總,甚至可以用鋪天蓋地來形容,女性的樣貌成打輸出的程度接近對美洗腦的程度。
這點南北韓殊途同歸,貌似民主的南韓,女性商品也是為了榮耀資本主義而接連如夾娃娃誕生。這跟為了榮耀領導以物化北韓女子,有著同樣群體臉譜化的問題。
實力派男團 BIGBANG 紅遍全亞洲,勝利(左三)經營各種副業生意越做越大,也涉入毒品與性交易。(東方IC)
實力派男團 BIGBANG 紅遍全亞洲,勝利(左三)經營各種副業生意越做越大,也涉入毒品與性交易。(東方IC)
 

少女團舞蹈接近意淫演出 長年遊走情色邊緣

每年出道的新人如過江之鯽,經紀公司為求快紅,因此大走情色邊緣的女團增多,韓國女團越來越A是近年的走向,包括女團4L、Stella的前成員也曾自白入行7年的辛酸,坦言當初因擔心違約而不敢違逆事務所,被迫大跳意淫舞,這一波波女團意淫演出,雖屢被韓國電視台禁播,但從外界眼光來看,讓女孩們的表演遊走情色邊緣已成為韓國演藝特色之一。
當然,你可以說他們男孩團體也這樣的規格化處理,甚至連瀏海都一致的長短,但韓國男團相較起來仍較有「獨特」的可能性,先是有BIGBANG打下男團實力派的江山(諷刺的是,勝利就是團員之一),其國際水準的舞蹈與音樂舞台,讓即使排韓的人都眼前一亮,是凌駕制度之上的霸氣團體,之後以推翻迂腐制度而另成國度的BTS,歌曲言之有物又不失流行,更讓人見識韓國男團可以走出自己的風格而不受制於的傳統SOP。

戲劇的女生形象兩極化 成敗都取決男人視角

然而女星卻是不同,從歌舞到戲劇,能發揮特色的女星不多,固然有《未生》《信號》《客》等成功韓劇,但韓片與韓劇仍以陽剛味為主,女生多半以屍體出現,不然就是刻意的男人婆警探,再不然就是《金秘書怎麼了》裡為霸道總裁誕生的完美比例女性,即便是專業女性如《名不虛傳》中的女醫生,多是為了成就男性的附屬位置,不見真實血肉。良心之作《赤月青日》《天空之城》則是直接描述當今女性為了迎合父權價值可以犧牲到什麼程度。
《金秘書怎麼了》中,朴敏英是為霸道總裁朴敘俊而誕生的完美比例女性。(愛奇藝台灣站提供)
《金秘書怎麼了》中,朴敏英是為霸道總裁朴敘俊而誕生的完美比例女性。(愛奇藝台灣站提供)
近年唯一不同的是《我的大叔》中IU的角色,但因穿著破舊,而激起其他女性的厭女情緒。女性在韓劇與韓片裡,不是男人婆就是復仇者,不然就是感人的媽媽與老太太,抑或是公主型如宋慧喬的好運自帶角色。
只有金敏喜(《下女的誘惑》)、全度妍以物化來反物化,韓國連續劇基本上是催眠著女性如何成為勝利組,並一直以鏡頭強化男人視角的暗示,非勝即敗,女人價值取決於男性眼光的兩極化,在韓劇裡赤裸不過。
 
這樣的演藝圈風氣,女性扮演的是被馴化的角色,無論真實還是在舞台上,間接造就了女性的地位更加低落。從臉的自主到身體自主的失去,幾大經紀公司都在不斷製造被物化的標準,比有形形色色女星的好萊塢與日本等國更為專制,如果演出有如獻媚的風氣不改,韓國的張紫妍案例不會消失,只是激化著女性怕成為弱勢受害者,而只好物化自己的循環。韓國以女性死亡案件為題材的劇也不會消失,因為女性在現實中無疑是獻祭於這體制中的,數大或許便是美,但數大更趨近於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