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有個幻想,有一天當我考砸了,回家被媽媽打,她掀開衣服看到這些傷痕,她可能會嚇一跳,可能會很難過,可能會跟我道歉說,茉莉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茉莉的最後一天》
每個讓爸媽驕傲的「乖孩子」,心中的傷有多深?7月份即將上映的公視20周年大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5個單元故事雖以「親情」為主題,拍的不是溫馨甜蜜,而是最為殘酷的、以愛為名的控制,其中〈茉莉的最後一天〉,便以一名墜樓的北一女學生、消逝的年輕生命,作為震撼開場。
受傷的媽媽,受傷的女兒,最後成了悲劇。(公視提供)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改編自作家吳曉樂原著小說。在台大法律系懷抱作家之夢的吳曉樂,7年家教生涯看見每天給兒子準備雞精的母親在他考差時立刻甩巴掌、看見「一種用鈔票堆疊起來的親情」,見證無數「乖孩子」的傷,寫成這本驚世之作,而導演陳慧翎改編的戲劇,又以「媽媽是為你好」、「不要讓媽媽失望」、「我們沒有人逼她的」等顫慄台詞,勾織出現代警世寓言。
「你在看的時候或許有些不舒服,但這些孩子的真實生活,就是這麼痛苦的……」6月9日本劇座談會上,公視「青春發言人」主持人柯萱如如是說。2006年公視《危險心靈》拍下的,直到2018年《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仍在上演,而公視節目部經理於蓓華強調,她不期待可以靠一齣劇改變世界,但至少能讓對話開啟──而讓那些「乖孩子」的傷口被看見,讓痛苦被正視,或許正是於蓓華所謂「對話」的第一步。
「你在看的時候或許有些不舒服,但這些孩子的真實生活,就是這麼痛苦的……」公視青春發言人主持人柯萱如說(顏麟宇攝)
「媽媽是為妳好」放棄工作全心養育女兒卻換來悲劇:我女兒怎麼會尋死?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分為〈茉莉的最後一天〉、〈媽媽的遙控器〉、〈必須過動〉、〈孔雀〉與〈貓的孩子〉5個單元,每單元2集,描繪父母說著「我是為你好」、一心為了孩子好、卻讓孩子痛苦不已的殘酷現實,其中〈茉莉的最後一天〉是這樣的:一名北一女學生茉莉跳樓了,媽媽不懂為什麼,不懂到底自己做錯了什麼,然而回顧母女過去對話,或許即可窺見悲劇種子。
「你們班30個人,妳考27名?跪下。」
「妳喜歡這個家嗎?那妳知道要怎麼做,才能一直住這裡嗎?」
「媽媽是為妳好。」
茉莉是個從小順應媽媽期望長大的「乖孩子」,但即便她考上北一女,對媽媽來說似乎還是不夠,好還要更好。
永遠沒辦法成為媽媽想要的樣子,永遠沒辦法讓媽媽滿意,茉莉的痛苦無路可出,成了手腕一道道利刃刻下的傷痕。當媽媽發現孩子異常、帶茉莉去看心理諮商時,茉莉對諮商師說,希望哪天考砸了、媽媽要打她時,若能看見這些傷,可能很難過,可能會跟她說「對不起」。
儘管諮商師曾提醒媽媽「回去試著在茉莉的角度,想想妳在她心中是什麼樣子」,一切都來不及了(公視提供)
媽媽並不是不愛茉莉。為了孩子的教育,她甘心放棄一切前途盡心盡力照顧孩子,然而孤軍奮戰的媽媽也會累,曾對爸爸酸溜溜說:「我真的羨慕你,每天這樣悠哉悠哉滑手機,小孩子就會自動考第一名。」有時媽媽的疲憊也會轉為對孩子的憤怒:「如果你像我全部放棄一切,你的自由、你的工作、全部的一切,你知道這是什麼感覺嗎?」
受傷的媽媽,受傷的女兒,最後成了悲劇。儘管諮商師曾提醒媽媽「回去試著在茉莉的角度,想想妳在她心中是什麼樣子」,一切都來不及了,所有努力都隨著女兒之死化為泡影,而媽媽始終困惑:「我女兒怎麼會尋死?」
永遠無法讓媽媽滿意的「乖孩子」:父母會把終點線往後延,你就會一直追著跑…
〈茉莉的最後一天〉看似對家長的沉痛控訴,然而編劇洪茲盈也提醒,媽媽是愛孩子的──雖然劇中媽媽的表現完全是個控制狂,但從茉莉死後媽媽不斷糾結、不斷想知道女兒死因這點來看,「那背後有很大的愛,但當愛表現出那種方式,就會出現很多遺憾……」
洪茲盈說,一開始導演找她寫劇本時其實不是要改編「茉莉」,但她看完整本書,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茉莉:「為何選茉莉,是因為她是悲劇性人物,她能做到父母所有要求,但能做到這件事情就是一種不幸……」
「她能做到父母所有要求,但能做到這件事情就是一種不幸」(公視提供)
「我們出生在一個家庭,自然會想回應父母的期望,在我們不知道能做到什麼、不知道自己對有什麼興趣的時候,做到讓父母滿意我們就好。」滿足父母期望是許多孩子的選擇,但洪茲盈也說,當得不到父母肯定時,這就會變成悲劇:「你在追逐的是一條永遠到不了的終點線,父母會把終點線往後延,你就會一直追著跑……」
在茉莉的身上,洪茲盈看見的是親姐姐的影子。洪茲盈自嘲,姐姐是非常優秀的人,跟她這個懶惰的妹妹不一樣,她曾問姐姐為何每天都讀書,姐姐則反問:「妳怎麼每天都睡覺?」小時候姐姐說要當醫生,洪茲盈就說她要當護理師,被媽媽痛責:「沒出息!」
〈茉莉的最後一天〉編劇洪茲盈:「你在追逐的是一條永遠到不了的終點線,父母會把終點線往後延,你就會一直追著跑……」(顏麟宇攝)
儘管姐姐的成績已經比洪茲盈優秀很多,媽媽仍是不滿意,而在洪茲盈寫著茉莉的劇本時,也時時想起那個永遠追不到終點的姐姐:「她高中沒考上北一女被公審,大學沒考上醫科又被公審,我會覺得,她已經這麼優秀了,怎麼還到不了?當你到不了,那些父母給你的回饋就會出現在劇情裡面,他們很難很難去肯定你,永遠有更差的東西讓你去反省自己……」
「台灣好像還沒辦法改變,成功的定義還是那麼單一,所以戲劇才讓人那麼傷心…」
茉莉死了,她的影子、她的傷痕卻仍活在台灣社會各個角落。公視節目部經理於蓓華說,她第一次看到吳曉樂原著《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時是哭著看完的,因為想到了一個朋友。20年前台灣還在聯考,那朋友成績不差,還是A段班的,但因為高中沒考上北一女、大學沒考上台大,母親始終對她不諒解。
更大的不幸,或許是那朋友有個讀建中又讀台大的哥哥。為了「協助」這妹妹,於蓓華說那時全家族為那朋友開了家族會議,一起公審:妳今天為什麼沒考上北一女?
茉莉死了,她的影子、她的傷痕卻仍活在台灣社會各個角落(公視提供)
「她沒有順著她哥哥的成功的定義去走,很辛苦,不斷在家庭擠壓跟壓力下,自己母親又無法理解:自己女兒為什麼不是那個成功的人?」於蓓華淡淡說著那些年的心碎。那朋友也曾經跟茉莉一樣自殘、也花了很大力氣逃離家庭,逃離家庭花了20年,才有機會回頭看看母親的無奈:
「為什麼那麼極端地逼迫她?那是『愛』,還是?她花很長時間才有機會同理她的母親,她不怨恨了……媽媽也有她的背景,她年輕時沒辦法受教育,所以認為唯有受教育才能讓孩子出頭──那過程,她花了20年。」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必須過動〉單元曾在金馬奇幻影展上映,於蓓華說,那朋友帶了70歲的媽媽一起去觀影,遺憾的是無法產生交流,媽媽似乎還是不懂自己當年做錯了什麼:「她問媽媽,覺得這戲好不好看?對話也就到此為止。」
「台灣好像還是沒辦法改變,成功的價值、成功的定義還是那麼單一,所以戲劇才讓人那麼傷心。」於蓓華坦言,她並不期待能用一齣戲劇來改變世界,10年前公視《危險心靈》雖是教育主題之經典,但10年來台灣社會並不是拍了《危險心靈》就能改變。儘管如此,開啟雙方對話,是今日公視拍下《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初衷。
遭家長批「教壞囝仔大小」 導演:我們不是要撕裂母女關係,而是希望大家正視傷口
3月份公視釋出《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時,請演員誦讀紀伯倫〈孩子〉這首詩,意外引起兩派網友論戰。公視「青春發言人」主持人柯萱如說,當時有家長質疑:「不然是誰的孩子?」也有家長說:「等經濟獨立再來說好嗎?」紀伯倫那句「你可以給他們愛,但別把你的思想給他們」,太多家長不明白。
「有些家長會說,你們拍這戲教壞囝仔大小,讓小孩要來革大人的命!」導演陳慧翎無奈笑著。陳慧翎坦言,自身成長過程也常因母親的歇斯底里而累積不少傷痕,但長大後試著站在母親的角度想,她不恨了:
「當我坐在媽媽那張椅子,當我變成28歲的、對我說出很可怕的話語的媽媽的時候,我突然可以理解:一個女性20歲生了我,進入陌生的家庭,婆婆對她很差 原生家庭也不理她,她只是家中7個女孩中的一個,國小畢業就去工廠工作,那樣一個傷痕累累的女孩要帶3個小孩,她怎麼辦?我選不出來!甚至我用跟我媽媽一樣的方式跟我講話──於是我就把那傷丟掉了,我知道我媽媽不是故意的,我媽媽是愛我的。」
「我真的很希望大家可以去面對這件事情,找到自己解決的方式。」陳慧翎說,編劇洪茲盈則言:「希望大家可以來看正視自己的傷口,想想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我們不是要撕裂母女關係,而是希望大家正視傷口……」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導演陳慧翎:「我知道我媽媽不是故意的,我媽媽是愛我的。」(顏麟宇攝)
講座參與者之一、知名youtuber囧星人說,她並不驚訝這部劇會引起爭議,但有爭議是好的;許多父母忘記自己其實也曾是個「孩子」,或許父母也有來自上一代的傷痕要療癒,這部劇的意義並不是要子女去革父母的命,而是一部也能讓父母思考自己過去經歷什麼的、有療癒效果的劇。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有家長說「我這人這輩子沒什麼大成就,就是希望我的孩子可以有成就」,但最後也有人體悟:「自己幸福,才能給孩子幸福。」
家長們一句句「我是為你好」或許都是真心為了孩子好,只是太過執著與控制的愛,弄得雙方傷痕累累,甚至導致〈茉莉的最後一天〉那般悲劇。這樣的傷,能有好起來的一天嗎?揭開傷痕很痛,但唯有挖開傷口才能清除膿瘡,《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便以最心碎的現實,挖開整個社會的共同創傷。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將於7月7日起,每周六晚間9點於公視播映。
.風傳媒提醒,給自己機會!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