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香港反送中運動越演越烈,「連儂牆」也在台灣不少地方出現。圖為台灣大學前公館地下道的連儂牆。 圖片來源:獨立評論@天下。
近期台灣的大學校園,發生了多起聲援香港反送中運動的連儂牆,遭校內外人士撕毀的事件。今天我們來談談校方的反應。
文化大學在事件發生後,發了新聞稿,說尊重多元表達與學術自由,也期盼「政治敏感事務勿進入校園,影響學習環境」。整篇新聞稿讀來四平八穩,政治敏感問題不要進入校園的說法,恐怕也是多數校園外人士遇到此類事件時,典型的制式回應。
但我們不妨回頭看一下,在此類「敏感」事件沒有發生的「承平」時期,我們的大學治理當局,又是如何看待我們的大學教育?

大學說要有社會責任、教批判思考,然後呢?

教育部5年要花800多億元的「高教深耕」計畫,為了一改過去頂尖大學與教學卓越計畫被評為「只顧拚論文數」的弊病,這次教育部宣稱,高教深耕計畫的核心宗旨之一,是期盼大學更重視社會責任。
按照教育部官方網站的說法,「大學因為獲得公共資源挹注而得以匯集各個專業領域的菁英,但是近年社會問責的聲浪也越來越高,認為大學師生除了在自己專業領域持續研究創新外,更應該主動積極和當地社經及產業發展結合,將知識傳遞給社會大眾,帶動所在地區繁榮與發展,以實踐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為了符合教育部要求各大學更有社會責任的要求,這兩年各大學無不卯足了勁,發明創生了林林總總的社會實踐,以便在經費分配上,得到更多關愛的眼神。
更早之前的大學評鑑,教育部要求各大學要建立所謂的「課程地圖」,言明教育的目標,是要培養學生什麼樣的「核心能力」。晚近10年間讀過大學,或是關心大學教育的,應該都看過各大學的教學單位編製洋洋灑灑的「關鍵核心能力」,從科技應用、全球視野、團隊合作到外語能力,不一而足。但就我十多年教學生涯所見,最常見的核心能力,應該是「批判思考」與「邏輯思辨」這類看起來就很像未來人才所需的能力。
但大學經營當局的保守與假掰,以及僅看重官樣文書的書寫,到了國家與社會真的需要大學有社會責任,大學生能批判與邏輯思考能力時,就通通露了餡,換了一套說法。這時候,社會歸社會,學生就該在校園裡安心學習,不要被敏感的政治問題污染,他們自己則轉型為中立又關心學生的大家長。

正因是敏感話題,才需要更多討論

大學的社會責任,應該發揮在什麼地方?當然是社會有需要的關鍵時刻,而不是為了經費與計畫案發明出來的無病呻吟;批判思考與邏輯思辨能力要怎麼培養?當然是敏感有歧見的問題才需要批判與思辨能力。社會很確定又有共識的事,要批判與思辨什麼?
網路的崛起,對體制內的教育構成重大的挑戰。學生、家長與教育工作者自身,都在督促老師要教「網路上沒有的東西」。但熟悉網路世界的人應該都能同意,只要夠努力地搜尋,固定不變的知識,網路上什麼都有。在這個時代,學校教育與教育工作者的價值,不就是引導學生如何思辨與處理不太確定的「敏感問題」?這才是網路尚沒有的東西。把敏感問題趕出校園,大學還能教什麼給學生,大學又還能承擔什麼社會責任?
推動台灣民主轉型的先行者,他們個個都是戒嚴時代的「敏感」與爭議人物,改變歷史的社會運動,學生一向扮演最關鍵的角色,這次香港反送中運動也不例外。
教育應該培養能堅持理想與看見未來的的人才,而不是因為教育者的膽怯與自利,一起變得世故而漠然。敏感的政治問題退出校園,不只開歷史倒車,還是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