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災難英雄形象的兩面刃(張忠財)
3270
出版時間:2018/02/12
震災重創花蓮,地震當晚市區4間醫院皆湧入大量病患,瞬時急診室繃緊神經,醫護人員無不齊心戮力投入搶救傷者。災後數日,花蓮慈濟醫院釋出一段數十秒的影片,最引人矚目的當屬其中一幕:醫師跪坐在病人身上,病床飛快移動的同時仍不停下手邊的心肺復甦術,為的便是在生死的懸崖將傷者從死神手中搶回。
該影片具象化了網友從醫療劇當中對急重症醫療工作的想像,加上一絲國難共赴的情操渲染,短時間內獲得極高點閱率,網友無不直呼「辛苦了」向醫護人員致敬。當然亦有短暫的餘波,不滿慈濟醫院為求醫院形象侵犯病人隱私,行文醫院表達不滿、責怪跟風的媒體要求下架。
慈濟醫院的作法極為大膽,但在閱聽眾的眼裡應不是太陌生。近幾年來「醫師作家」或「網紅醫師」的出現蔚為潮流,透過揭露奇病怪症、特殊的醫病互動或者獨到的熱血,總能夠賺得極多的眼球;近幾年來醫療環境變遷,這些書寫當中經常蘊藏對於體系的喟嘆,或是對於醫病關係惡化災難英雄形象的兩面的抱怨,都明示或隱喻了對民眾的衛教意涵,批評當權作為的同時也希望建立良好的就醫習慣。
醫療是被神秘化的技術,這些文字輕輕揭開技藝的面紗,滿足讀者求知的幻想,民眾閱聽之際,茶餘飯後帶出相關主題,頓時讓談話內容顯得更有水準,媒體也樂得在即時新聞的高點閱率間獲致滿足。回到醫師本身,傳播帶來的高人氣,可能提高其對公共議題的發言力度、可能增進其醫療本業的經濟利益,也可能滿足其社會實踐的想望。一場場高明的網路劇碼,幾乎已經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拼圖。
慈濟醫院的作法極為大膽,但在閱聽眾的眼裡應不是太陌生。近幾年來「醫師作家」或「網紅醫師」的出現蔚為潮流,透過揭露奇病怪症、特殊的醫病互動或者獨到的熱血,總能夠賺得極多的眼球;近幾年來醫療環境變遷,這些書寫當中經常蘊藏對於體系的喟嘆,或是對於醫病關係惡化災難英雄形象的兩面的抱怨,都明示或隱喻了對民眾的衛教意涵,批評當權作為的同時也希望建立良好的就醫習慣。
醫療是被神秘化的技術,這些文字輕輕揭開技藝的面紗,滿足讀者求知的幻想,民眾閱聽之際,茶餘飯後帶出相關主題,頓時讓談話內容顯得更有水準,媒體也樂得在即時新聞的高點閱率間獲致滿足。回到醫師本身,傳播帶來的高人氣,可能提高其對公共議題的發言力度、可能增進其醫療本業的經濟利益,也可能滿足其社會實踐的想望。一場場高明的網路劇碼,幾乎已經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拼圖。
切莫消費醫病關係
但慈濟醫院做的也許過火了點。被急救的患者本人與其家屬,在事前、事中或事後是否有被徵詢同意而進行錄影,本身便是一項問題。從《醫療機構醫療隱私維護規範》、《醫療法》到《刑法》,都約束了醫療機構不得未經事前同意,而攝錄他人之身體隱私,遑論是加以公開散播。
從影片內容,我們不難推知慈濟醫院的心態,希望社會大眾看到醫護人員的辛苦與專業價值,希望地震來臨那一夜不辭辛勞的醫護人員能夠獲得表揚;但今天透過呈現病患接受急救的影像,除了必要性引人質疑以外,其中可能出現的副作用也令人擔憂。
每一次透過揭露就醫細節、些許病人隱私,我們都是在消費醫病關係換取學術價值、安慰的話語或者大眾的掌聲,但這些內容不斷墊高醫護人員聖潔無瑕的形象,強調醫療技術的精湛與大能,將醫護捧上神壇的同時,幾乎確定了醫療人員一舉一動要被更嚴格的檢證,一旦出現意外那幾乎變成信仰的崩解,更加難以被原諒。短期而言我們換取掌聲,長期來講還有多少的醫病關係能夠讓我們透支?
從影片內容,我們不難推知慈濟醫院的心態,希望社會大眾看到醫護人員的辛苦與專業價值,希望地震來臨那一夜不辭辛勞的醫護人員能夠獲得表揚;但今天透過呈現病患接受急救的影像,除了必要性引人質疑以外,其中可能出現的副作用也令人擔憂。
每一次透過揭露就醫細節、些許病人隱私,我們都是在消費醫病關係換取學術價值、安慰的話語或者大眾的掌聲,但這些內容不斷墊高醫護人員聖潔無瑕的形象,強調醫療技術的精湛與大能,將醫護捧上神壇的同時,幾乎確定了醫療人員一舉一動要被更嚴格的檢證,一旦出現意外那幾乎變成信仰的崩解,更加難以被原諒。短期而言我們換取掌聲,長期來講還有多少的醫病關係能夠讓我們透支?
游走法律模糊邊界
災難英雄的劇碼扣人心弦,媒體樂於追逐那些瀟灑的身影,醫療體系中的新進份子需要有值得效仿的楷模,游走法律模糊邊界的甜頭,許多醫療人員都難以抗拒,社會氛圍也在這些片段裡頭稍稍的挪移。我們不難預知這些行為背後的初心與動機,可能是對醫界晚進的楷模建立、專業價值的再鞏固或是個人對話語權的想望。行文至此,無意對於表演慾或行銷手法全盤的否定,或許鎂光燈熄滅以後,還能有些微的一些空間自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