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日 星期六

轉載: 裝病博取關注 -- 孟喬森症候群

2019年4月20日 星期六

裝病博取關注 – 孟喬森症候群(懶人包)



「我是凱西,才19歲,正在與白血病搏鬥。」

「我是凱西的母親,女兒聰明又樂觀,但正在死去。」

以第一人稱或照護者角度描述身體病痛的網路故事最吸引人了,讀者沉浸於罹癌故事的感人分享,甚至想寄送禮物卡片鼓舞凱西與其母親。

一段時間以後,大家才發現這些事情完全不存在,完全是個中年婦女在網路上為了捉住大家的眼球而編寫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有時實在不好區分。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喜歡讓別人以為自己生病的「孟喬森症候群(Munchausen syndrome)」,以及加工製造他人生病的「代理型孟喬森症候群(Munchausen syndrome by proxy)」。


孟喬森(Baron von Munchausen)是18世紀的德國男爵,男爵喜歡在晚餐宴客時訴說自己於戰爭時的經歷,把自己的人生描述得天花亂墜,還被作家寫成書籍出版,「孟喬森」因此成為「誇張騙子」的同義詞。

那罹患「孟喬森症候群」代表怎樣的意思呢?代表這位患者反覆並故意地製造病徵,誇大自己的不舒服,讓其他人以為自己身體生病了,希望他人能看到自己受傷、病懨懨的一面。而且,這類病人他並不想痊癒,喜歡繼續停留在虛弱無助的模樣。這種與焦慮症和詐病不一樣,焦慮的人通常是真的擔心自己生了各種病,詐病通常是為了獲取金錢、免兵役等更實質上的報酬,然而「孟喬森症候群」患者並非為了賺保險費而表現日常生活的失能,是希望自己成為個弱小的病患角色,成為他人注目的中心。

通常「孟喬森症候群」者會有以下症狀

謊報自己的症狀
通常會選擇很難被量化或很難被反證說「你沒有這些問題」的症狀。類似說法是「我頭非常痛」,或說「我剛剛失去意識,昏倒了一下才醒過來」,或者「我剛剛可能有癲癇發作,完全不記得了」。甚至這些患者會於網路上加入病友團體,訴說自己曾經瀕死又奇蹟復活的經歷。


修改檢查結果
像是要測體溫時,先把溫度計拿去加熱,假裝量到自己發燒並拍照上傳。患者也可能會掉包尿液,或自己把血液混進尿液,企圖讓檢查結果出現異常。


自行創造症狀
患者會自己割出或燙出某些傷口,並謊稱為意外引起的。患者可能故意服用一些會讓自己中毒的食物或藥物,像是血壓正常的人,卻故意服用降血壓藥讓自己血壓降很低,產生頭暈甚至昏倒的症狀。有的則是刻意用彈力帶、橡皮筋這類的綁住肢體,讓手臂或腿呈現缺血、變成藍紫色的模樣。

自行加重傷害
若跌倒有了個傷口後,患者會故意多抹一些泥巴、土上去,讓傷口看起來更嚴重,增加感染機率。手術多了個刀疤時,會故意在傷口還沒癒合的時候又扯開傷口。

「孟喬森症候群」的成因不明,一般推論患者可能於孩童時代受到忽視或虐待,或曾經真的因為健康問題而時常住院,進而發現自己能因「健康狀況不佳」而獲取關心,像這時就能在社群網站上po文寫上「又住院了,別擔心我」這類的話語,並獲得滿滿關心留言,感受自己存在的重要性,並把照顧自己的責任過渡給他人。有些則是對能欺騙愚弄醫師感到滿意,好似自己獲得了某種控制力量。根據研究,罹患「孟喬森症候群」的人常見於20到40歲之間有醫療背景的女性,例如護理師、技術人員;以及30到50歲的未婚男性。整體來說男性比女性更常見。 


那要怎樣從中看出端倪呢?以下幾點或許暗示著病人有罹患「孟喬森症候群」的可能:

● 疾病史戲劇化但又前後不一致

 一旦開始治療,又跑出新的、無法解釋的症狀

 狀況變好後,很容易又復發了

 對醫學名詞或教科書如何形容疾病非常熟悉,描述症狀時很像在背誦教科書

 檢查結果都是正常,但患者又會跑出新的症狀

 不希望醫師與自己的家人、朋友或過去的診治醫師會談

 萬一發現醫師好像快拆穿他的謊言,就會再換一間診所或醫院

 四處求醫,在不同城市找過許多醫師

 就醫時說自己過去得過很多病,卻沒有什麼醫學文件證據,可能推託自己都一直住在國外

 大費周章地找很多醫師診斷、看病,但說到治療就變得很遲疑


接下來我們來看另外一個疾病:代理型孟喬森症候群

孟喬森症候群說的是自己表示身體有很多不舒服,而「代理型孟喬森症候群」則是指,「照護者」透過加工「被照護者」的病情,來博取大家的注意力。這裡照護者通常是媽媽的角色,被照護者通常是其小孩。媽媽本身可能有醫療照護系統的從業經驗,同樣的也不是為了物質上的回報而加工小孩的病情,而是希望博取大家的關注,能在社群網站發文說:「啊!今天小孩又住院了!」或貼出小孩重病的相片。

美國曾有幾個案例,像是媽媽故意多次餵食五歲小孩過量的鹽,創造小孩體弱多病的模樣,衝高部落格人氣;或媽媽多次試著拿枕頭等悶住小孩,使其窒息,再送往急診室說「小孩突然臉色發青」或「小孩可能突然癲癇發作」,追查起來,媽媽照護過的親生兒女或鄰居小孩等有多人都因類似的窒息事件送醫或死亡。當醫療人員試著解決小孩的病症、找出病因時,患有「代理型孟喬森症候群」的媽媽表面上看起來很慈愛及關心小孩,有時甚至是過度介入醫療,但卻會持續暗中加重孩子的傷勢。


因此這類的小孩會因很多奇怪、無法解釋的症狀而住院的醫療史小孩的狀況變差常在媽媽單獨於身邊時發生,由媽媽自己回報,但醫護人員不曾觀察到同樣的狀況,後來小孩的檢驗結果與症狀很不相符,或在小孩的尿液、血液、糞便檢體找到不尋常化學物質。小孩住院時症狀會恢復,但一回家又變糟(例如住院時從未癲癇發作,從未有臉色發青的狀況,但一出院就又因為臉色發青,血氧下降而被送到急診)。另外就是回顧家族史,同一個家族中小孩有不僅一起的不尋常案例或死亡(曾有媽媽因兒女都是怪病死亡上新聞,被稱為是「全國最可憐的母親」,七十多歲時這位母親才承認自己謀殺了多位親生兒女,兒女根本不是怪病死的,是死於媽媽策畫的謀殺)。

這裡我們提到孟喬森症候群與代理型孟喬森症候群的原因,並非是叫大家隨時隨地懷疑別人在裝病。其實站在醫師及其他醫療人員的立場,我們都會先想「要如何減輕患者的病痛」與「找出患者的病因」,而不是用調查一個案子的心態(還得懷疑患者說法的可信度),醫護人員傾向相信患者及其照護者的說法。然而,任何人要得到正確、恰當治療的前提本來就是要對自己的病情據實以告,如果不誠實,就很難得到適當的治療

「孟喬森症候群」的患者不是為了金錢等實質回饋而裝病,通常是心理有個缺口,需要靠身心科醫師的訪談與診治,透過心理分析與認知行為治療等方式改正這些行為,但由於患者通常只願意承認自己有生理不適,不想面對心智問題與接受治療。

「代理型孟喬森症候群」會造成更多麻煩,因為受害者常是沒有反抗能力的小孩,這些孩子很容易在照護者的長期虐待下出現永久性的傷害、多次住院、甚至死亡。要如何保護受害者,及早發現照護者竟是加害者,就需要強大的社會網路偕同幫忙了。說到底,我們或許更該對身邊的人主動付出更多的關愛,否則在這種社會愈冷漠,醫療又便宜的情況下,總有人會想要用這個壞方法博取關注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