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而已/白色巨塔:孤獨又自傲 醫師遇病人亡得自我療傷
記者花芸曦、羅正輝/台北報導
韓劇「機智醫生生活」風靡亞洲,透過平實又溫暖的故事傳達醫師這份職業的辛苦,而真正的醫師生活又是如何?台安醫院心導管室主任林謂文接受《三立新聞網》專題《大人的模樣》訪問,分享真實故事,更在病人同意之下,全程更公開心導管手術過程。林謂文說「就是把病人治好,會覺得說做這個職業不只是賺錢,原則上真的在積功德。」
▲韓劇機智醫師生活拍出醫師辛勞的日常。(圖/Netflix提供)
▲台安醫院心導管室主任接林謂文公開分享醫師生活。(圖/記者羅正輝攝影)
林謂文畢業於高雄醫學大學,後赴菲律賓法蒂瑪大學醫學院進修,曾任職馬偕醫院淡水院區,目前於台安醫院服務八年時光。要當上醫師在求學時期就得一路苦讀,林謂文分享,從進入醫學院醫學系開始,熬過考試、實習到真正成為一個醫師, 大概要5到7年;升職擔任專科醫師,大概要再加上3到4年,真正要成為次專科醫師,約莫要13年到15年左右,才會成為專科醫師,過程相當漫長。
「每一個人,都是菁英中的菁英,有些都是聯考常勝軍,原則上都是一些資優生長大」林謂文形容醫師是很神秘又很封閉的一群,「我是覺得一個自傲又孤獨的團體」因為當醫生是很有自信的、較以自我為中心,所以演變成「有些時候你要相信我,我不相信別人。」的狀況。尤其在大醫院,無論是教學研究或是臨床上,競爭關係更加顯著,「我們都戲稱自己是白色巨塔…」
▲醫學界宛如白色巨塔,有神祕面紗。(圖/記者羅正輝攝影)
白色巨塔,有著自成一套的規則,外界難以理解;奔忙來回巡病房、維護醫病關係是日常,半夜更會被Call回來急診手術。好比我們約訪這一天,約定時間是上午9點,但抵達時,發現醫師眼睛微微水腫,打聽之下來知道原來他凌晨三點就已經在醫院,進行完緊急的心導管手術,所幸病人恢復狀況良好;但於此大家往往只看到醫師光鮮亮麗、社會經濟地位高的一面,卻往往忽略真正在半夜趕回醫院、睡不到一小時的身心俱疲。
▲深夜趕回急診的辛苦,大眾無法理解。(圖/記者羅正輝攝影)
醫師甚至形容,人生生活上,沒有真正的休息時間,當自己有病人在醫院的時候,你就連在家,都可能要緊急的處理,因此沒有所謂的日常時間,因為只要病人有狀況,你就會整天提心吊膽,甚至害怕電話突然響起來,尤其最擔心一看是「加護病房」打來的電話。而的確,採訪過程中,醫師電話鈴聲也調的特別大聲。
▲如同韓劇內,只要一接到電話就趕緊衝回醫院。(圖/Netflix提供)
除此之外,醫師們無形之間保持距離,面對無法救回來的生命,也得自己療傷。林謂文清楚記得2年前的一位病患,讓他深刻體會「不能覺得每一個病患都是能夠被自己救回來的。」林謂文形容「一開始我的行醫,在年輕主治醫生,是無往不利的,每個病人心肌梗塞,我都很輕易救治回來,旦那時候沒有意識會遇到很突發棘手的狀況」,當時那位病人約52歲,是一名上班族,但工作到一半胸悶、呼吸喘,進到急診評估後半小時內動手術。
▲林謂文對自己手術很有自信,但面臨一次的突發手術,讓他戒慎恐懼。(圖/記者羅正輝攝影)
林謂文說,病人來的時候意識很清楚,還能與他對話,進入心導管手術室時,處理第一條心血管還很順利, 但他發現,病人第二條血管也有狀況,正要處理時,卻在下一秒,病人心跳突然停止了。林謂文還原當時狀況,看到儀表板上的心跳「70、50、20 、0…嗶…就直接停止了!」雖然當下做急救,仍回天乏術。
即便身經百戰,林謂文說「遇到還是會很難過,很扼腕,為什麼會這樣」醫師跟家屬一樣都難過,會問自己「為什麼這個病人我救不回來,有些時候會很自責,我已經很盡力,為什麼會這樣子。」
▲心導管手術,是常見的心臟手術。(圖/記者羅正輝攝影)
但也有一次機智的意外,讓林謂文發現基隆一名呼吸喘初診病人的異常,延續他了幾年生命。醫師說。那一天病人也是胸悶,是透過親人轉介來,但面對第一次初診病患,都是很小心的。醫師在病人看診結束後,不經意點去看他的胸部X光,赫然發現全部白掉,而且一顆一顆一顆的,當下覺得這不對勁,直接透過醫院拿到病人電話,要病人現在馬上下車,回到醫院,原來病人腫瘤轉移肺部,但完全沒有感覺,誤以為胸悶是心臟問題,那時候預估,大概活不了幾個月,勸他積極治療,而過了一年,快兩年之後,病人突然進到門診,向林謂文表達感謝,說因為醫師提早發現他的癌症,讓他還能活的健健康康,這讓他相當暖心「有時候你救的不是這個病人,而是一個家庭」。
醫師這份職業,有甘有苦,林謂文熱愛的是臨床手術中變化多端的病情,且靠著專業逐一解決、從死神手中搶回來一條條人命的成就感,甚至救回一個病人,是醫師才有的特權,因此「如果讓我再選一次,我還是會再當一次醫生」。
台灣教育體制下,很多人認為畢業後就是要找到一份社會認定的好工作,並且好好待著,就能得到理想的與薪水,更很多人認為,工作就是朝九晚五,實際上很多職業的類型型態都不相同,更多的是排班、彈性上下班、約聘、責任制,其實成為「大人」有很多不同的樣貌,正因此社會才會形形色色。大人的模樣,希望以不同世代、職業別之紀錄,不論做什麼事情,只要「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都可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