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歡迎回到凡人政治的塵俗世界
產生縮網址
主筆室 2014年12月19日 05:49839 點擊數
如果柯文哲沒承諾若干局處長人事要i-voting,這些爭議還是爭議嗎?
如果柯文哲沒說若干局處長人事要遴選委員會決定,這些抗議還能抗議嗎?
如果柯文哲沒說「開放政府,全民參與」,還有誰能對八十五萬多票選產生的民選市長決定的首長人事說三道四?
很遺憾,不只是政治,人生就是要對自己說過的話、決定的事負責任。因為柯文哲說要i-voting,所以環保局長人事棄毀諾言,不但未依諾i-voting,甚至內定人選還不在遴選委員交出的備選名單之中,讓遴選委員詹順貴怒辭市政顧問;勞動局長賴香伶即使走完程序出線,彼此磨合都要經過考驗;文化局長放手讓遴選委員會面談決定,偏偏選中一個遴選委員投票最低的倪重華出線,讓五位市政顧問請辭不說,還直奔柯辦抗議;更早一點出線的教育局長湯志民,陷入課綱微調爭議,儘管風波暫歇,但不表示從此天下太平,挑戰和檢驗還在後頭。
用最直白的話講,民選首長對市民負責,就政治體制也是向市議會負責,不論是市政顧問或遴選委員,第一,柯尚未就任,頂多是「候選人顧問」,柯上任後聘書發不發,還是在柯一念之間;第二,顧問或委員都是體制外人士,提供建議或諮詢,聽不聽在柯,何況,即使柯就任後發聘書,他們也是不必赴市議會備詢的人,換言之,「無責可問」,民主政治是責任政治,不必負責者豈有獨攬人事權的道理。
說到底,這些「沒有選票基礎」的顧問或遴選委員們,憑什麼要擁有龐大民意基礎的市長,唯顧問或委員之命是從?市民投票對象就是柯文哲,而非任何一位顧問或委員。因此,所有以「程序正義」之名,諸如文化局長出線人士未超過委員三分之二同意票,或者環保局長根本不在遴選委員送交的備選名單之列,都不影響多數市民對民選市長柯文哲有人事決定權的支持。
錯不在抗議者 而在給他們錯誤期待的人
問題是,請出市政顧問和遴選委員是柯文哲自己在選前的承諾,如果沒有這群顧問或委員,或許總有一部份人不相信柯文哲超越藍綠為真,更不相信「開放政府,全民參與」有可能落實,柯文哲選前民調早就居高不下,他還要找這群社會上的「意見領袖」,要沾著他們專業的光,他就得付出基本代價,某種程度他是自甘被「綁標」,一旦開標結果不如預期,難免鬧出風波。
因為柯文哲標榜公開透明,支持他的人就格外無法接受「黑箱內定」;即使奔赴柯辦抗議或者臉書聲明請辭市政顧問的人,被多數人視為「莫名其妙的意圖侵犯民選市長用人權」,但是,錯不在抗議的人,而是給了他們錯誤期待的柯文哲。
距離正式就任還有五天,柯文哲的與社運團體、文化界人士的「蜜月期」已經差不多宣告結束。柯文哲給了錯誤期待,錯在柯,但所有相信柯的人也得自嘲或檢討:台灣大小選舉無算,輸贏政客的嘴臉看得還不夠多嗎?怎麼會因此上當?放下期待,監督從柯上任前就開始,這不是壞事,運動者與權力者本來就該站在對立面。
至於被柯文哲以「非程序正義」(正確的說法應該是:非承諾之公開透明民主程序)任命的局處首長,套句倪重華的說法,「只是被選的人」,柯也得為他們的「無辜」負責,他們做得好不好?時間不必拖太久,三個月見真章,做錯了再罵不遲。神話破解,回歸政治實務之正常,歡迎回到凡人政治的塵俗世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