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幼院的孩子需要大家關心─默默的。(網路圖片/百度貼吧)
我問孩子:「如果有一天你說出來的話,說完大家就會聽你的,你會想要說什麼?」
孩子A:「可以不要用那種可憐我的眼神看我嗎?」
孩子B:「可以不要因為我住育幼院就問我有沒有爸媽嗎?我當然有,不然我怎麼出生?」
(以狄更斯小說改編的《孤雛淚》電影劇照)
幫「忙」?
我是一個曾經任職在育幼院的保育老師,主要的工作是要教孩子獨立生活,以及替代父母,我一次上班要照顧八到十二個孩子。
這個工作狀態並沒有因為我在北部或是中南部工作差異太大,事實上,這是我們工作的常態,大量的孩子在寄養家庭的飽和中,快速地被送往育幼院,因為家庭的因素,我們在育幼院相遇。
育幼院的前身是孤兒院,起初以收容沒有父母的小孩為主,但是就我對於台灣家族系統的理解,如果只是收留一個人在同一個家族中的另一個支系,有如多一雙筷子一樣的輕易,即使不是很能吃飽喝足,但是大家樂天知命,常常共同度過困難的日子。
那孩子為什麼會被丟出來,絕大部分來自於家族系統連結度低,彼此關係疏遠,或是整個家族經濟能力都較弱,無法彼此共享資源;而在我實務上的觀察,一個家庭對於資源的掌握度以及父母的信念,關係著整個家庭能否在困難中繼續下去。
不可諱言我的父母很辛苦地把我跟弟弟養大,我的爸爸在我三歲就尿毒症開始,到後期併發肝癌;我的媽媽僅靠著單一間房屋租金的收入以及努力地四處找外快,才能在爸爸常常住院的情況下將我們養大。
某個程度上我很幸運,因為我媽媽秉持著的信念是「我要把這個家養起來」,所以她努力地撐住,看哪裡能夠賺到錢,哪裡能夠讓孩子更穩定,她就往哪邊跑,加上我的弟弟發展較為遲緩;爸爸時不時就會送急診,蠟燭兩頭燒的情況,以上的背景資料,我跟育幼院的孩子背景資料相徑不遠。
記得我就讀國中的時候,三年級要留校夜自習,家長們都會輪流處理孩子們的餐點,媽媽也幫忙去認養一周,因為媽媽有廚師執照,所以將這些餐點都自行烹煮,既能夠完成幫忙的願望,又能夠將費用節省。
傍晚當爸爸將餐點送到學校時,導師私下問媽媽那是爸爸嗎?關切地詢問了一下學生家中的情況,媽媽也據實告知。但是某一天當同學知道了這件事情在班上捉弄我,將我的筆往垃圾桶丟去,把我書包裡面的東西倒出來,並且刻意地詢問我「『洗腎』是什麼阿?為什麼要洗腎?」
導師為了要幫我平反,而要跟全班更鉅細靡遺地說這些,班上也知道都在指我,而原本不知情的同學也都知道了,那一天我很想從教室外的窗台跳下去,因為我不想要因為我不能改變的事情而遭到任何的羞辱。
後來我就不跟同學有太多往來,大家也裝作沒有這件事情的發生,我們畢業了,各奔東西。我想我上了高中應該不需要再跟學校或是任何老師解釋這件事情。
沒想到一上了高中就要申請補助,而且相當鉅額,一知道這個消息一方面非常開心想到可以幫家裡省錢,但另一方面卻又隱憂著會不會又遇到另外一個導師將我的身份曝光,導致我跟同學們的關係生變。
(有一天,世界會在我們腳下。)
幫忙
當我詢問導師關於補助的申請,導師說等等我再跟你說,後來把補助的表格給我告訴我寫完給他就可以了。而這件事情他幫我保密了三年,我的同學們沒有人知道我的背景,我也能較為穩定地發展我自己。
期後我任職育幼院時,孩子總是會在家長會前提醒我,不要告訴老師我住在育幼院,你說你是鄰居的阿姨好不好,或是我姊姊,我姊姊是OOO,你就說你是OOO就好了,我跟孩子說:「沒有辦法,我是代表育幼院去的,必須要保有身分,但是我可以答應你,跟導師談話時一定在旁邊,遠離其他家長及同學,我也會跟導師說你對於這件事非常在意,請導師不要跟任何人說,如果遇到一定要說的時候,也請導師徵求你的同意,這樣可以嗎?如果到時候你不知道怎麼處理,請導師打電話來找我。」
孩子終於點頭,我彷彿也看到當年的自己在點頭。
(還記得在「保山之家」長大的「小甜甜」嗎?)
育幼院的社會觀感
其實,育幼院是個相當有資源的地方,水往低處流,錢往低處跑,我們時不時因著大家的疼惜,而擁有相當數量的「重複性」資源。譬如:如海浪般的布偶跟舊衣服還有鞋子。
當然這些基於大家的愛心,我們不好意思當下拒絕,卻又苦無處理的方法,許多
人將穿過的衣服直接地放到袋子裡給我們,有時候甚至口袋中會滲出糖果的汁液,果實的核心(像龍眼),更甚者是穿過的內衣褲…。
這些其實都造成我們相當的困擾,如果可以,還真是希望大家能夠把衣服洗乾淨疊好再帶來,避免暴露的衣服,亦或是已經歷經多年洗刷,早已脫線,更不乏陳舊泛黃的衣服,台灣人節儉成性,常會覺得捐贈出去之後就眼不見為淨,很多時候對我們而言是另一次的羞辱──難道我們就只值得大家給我們這些?
我們需要大家的重視,乾淨的衣物(不一定要新),全新的內衣褲(基於衛生),無論大額小額,定期捐款才是重點──大家不都是喜歡穩定的收入所帶來的安全感嗎? (註)
另一個歧異的現象就是「參觀育幼院」,沒錯,基於愛心等族繁不及備載的理由或是歷史淵源所以有許多團體喜歡參觀育幼院,更甚者是參觀院童,以及拍照(許多孩子是基於家暴等理由進育幼院,因此,盡量避免拍照以免個案居住位置曝光,增加風險,有些個案是被發現居住地,立刻需要轉院,好不容易適應了,又要轉走,要孩子情何以堪?)。
許多時候參觀院童對於我們這個圈子的從業人員最大的麻煩是要準備節目(或是拉布條),如果不準備地讓來賓覺得來時無謂,下次就不來,捐款也不會來;但是準備節目又將孩子當成戲偶,於心不稔。
如果能夠許願!我真希望大家能夠避免孩子在院內的時間到訪參觀,可多利用他們上課時間到訪,詢問育幼人員相關資訊,現在育幼院多有捐贈字號,也有社會局定期查訪﹑評鑑,以及須公布捐款相關資料等,少一分地打擾是對孩子的成長多一分的空間,你我不都是希望孩子能夠在穩定的環境中長大,所以才對這些努力,盡心盡力嗎?
有部分孩子因為家庭因素,依附關係混亂,若多有打擾,容易讓孩子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的情緒及心神更加混亂,我們都可以用自己的能力,默默當守護孩子的天使,讓孩子穩定下來成長為最高指導原則,每一次的打擾對孩子來說都項節慶一樣,節慶完了大魚大肉,過年後大家認真收心操,孩子也是,常常節慶會讓孩子變得不穩定,情緒時高時低,無法專注發展。
最後,希望大家不要因為這篇文章而停止對於育幼院的關懷,我們希望大家的關懷是在平等支持,持續穩定(固定寒假暑假也可以喔),以及相互信任中,讓孩子能夠真正有個避風港,認識自己,好好長大。
感謝每一位曾經或正在支持育幼院的你們,有你真好!(鞠躬)
註:如果很想捐可以考慮下列物品,或是直接洽詢各育幼院缺少的物品1.全新內衣褲及襪子(孩童大約半年左右需要更換三到四套),請向育幼院詢問尺寸,以免愛心浪費。2.及膝短褲,男女皆可(請不要多捐小熱褲)。3.小可愛(女孩多會在學校襯衫內加穿,以免曝光)。4.衣服類不是一定要全新未拆封,只是至少要乾淨整齊,不曝露。5.生活用品。6.就你的能力提供可以幫忙的資源,譬如我們之前有課輔老師教數學,他到育幼院內教院童數學,雖然不是直接捐款,但也是幫忙頗深。
*作者曾任職育幼院2.5年,上過保育及生輔核心課程,目前正在英國打工度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