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有這樣深刻的感受,來自我博士班快畢業時的求職經驗,當時我除了找學術界的工作,也在業界尋求工作機會。那時有一家公司的工作內容我很喜歡,跟我所學也高度相關,於是便投了履歷應徵,應徵過程需要經過三關面試。
第一、二關都很順利,我跟公司的人資部門及小主管都談得非常愉快;到了第三關面試,要跟大主管做一個小小的簡報,簡報進行順利,談話氣氛也相當不錯,整個面試經驗,在我看來相當的順利。
不過,第三關面試結束後,公司就沒有跟我聯絡了,我心想,大概是因為快要過年了吧,所以我左等右等了兩個多禮拜,終於決定主動打電話去詢問,得到的回覆是公司還沒做出最後的決定。
又再等了快一個月,公司還是沒跟我聯絡,最後才透過我們認識在該公司任職的朋友側面了解,原來最後一關的大主管決定不錄取我。也許大家都忙,或是單純地只是忘記與我聯絡,有各種可能性,就是大家就不願意當那個傳達壞消息的人。
無論背後的原因是什麼,這種不回覆應徵者的情形,在荷蘭是不會發生的。
剛好,當時我也同時應徵荷蘭皇家足球聯盟,當時他們在找一個資料分析師,因為我研究的是歐洲職業足球,這個組織可以說是我夢想中的公司,我們透過電子郵件跟視訊電話經歷了幾關面試,他們在我面試後的第二天就主動致電給我:
「岱思,謝謝你來我們這邊面試,不過不好意思,雖然跟你溝通及討論都很愉快,但是我們這次找的分析師的取向,跟你的專長還是有點不同,因為有更適合這個職位的人來面試,我們就決定錄取他,不錄取你。但是希望還是可以跟你保持聯繫,也許以後還有合作的機會。」
找工作在我看來本來多少就是要講點緣分,得要雇主跟應徵者都開心,才會有個大皆歡喜的結果。不過這兩個求職經驗的溝通方式可以說是完全相反的。台灣的公司不願意直接跟我講壞消息,對於正在找工作的我來說,一顆心一直懸在那裡,枯等了一個月,也影響我應徵其他工作的規劃,除了覺得可惜,也覺得不受尊重,我為了這家公司的面試花了幾天的時間準備,並且前往面試了三次,對方雖然決定不錄取我,但卻選擇了避不聯絡的方式,也否定了我對這家公司的好感,也否定我付出的時間與努力。
更可惜的是,因為沒有人想「報憂」,雙方失去了在面試後溝通的機會,兩邊也沒有辦法從這次面試的經驗中獲得成長的機會;公司沒有講出他們的考量,我不知道我哪一方面的專業需要加強,公司也無從得知應徵者對於面試過程的感受與評估。
雖然這只是我一段面試經驗,也許是一個比較狹隘的例子。不過在台灣這種「報喜不報憂」的習慣確實挺常見的,許多家庭為了維持表面的和諧,忍氣吞聲的過了幾十年,沒有人過得快樂;公司主管不喜歡聽到壞消息,下屬的報告跟報表也都會「淡化」真正該改進的部分,阻礙了公司的進步。

「壞消息」才是進步的關鍵

在我看來,在追求進步與創新的過程中,「報憂」是個必經的過程。別人願意花時間指出你的不足,不正是自己的學習機會嗎?所為「旁觀者清」,透過「壞消息」,不論是個人還是公司,都可以找出自己的盲點,知道自己不足之處,這才是進步的第一步。
當然講出「壞消息」跟「把別人罵一頓」是不一樣的,在提出批評與建議之前,還是需要認真的考慮別人做事情的內容到底是什麼,從不同的角度評估優缺點後,還需要提出建議修正的方式。

培養接受壞消息的雅量

當然在荷蘭社會,大家除了願意「講出」壞消息之外,也普遍可以「接受」壞消息,面對別人的批評你做出來的東西,大家多能感謝對方的意見及思考,並且會認真看待別人的指教,試著從批評中歸納出改進的方式。
在我的課堂中,學生都要互相評論彼此的報告內容,我希望學生不只能用建設性的方式指出別人不足之處,也要接受別人對自己報告的評價,讓自己的想法變得更開闊、更有深度。我希望學生可以感受到,願意對你說壞消息的人,才是真正要幫助你的人。
台灣人講不出壞消息,也比較不習慣接受壞消息,在許多場合常常無法講出自己的想法,也常常無法從別人的批評中歸納出進步的方式,台灣人就因為對壞消息的恐懼就失去自己成長的機會。這種態度,我想應該多多少少跟台灣冷漠的知識經濟也有一點關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