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者悖論:收藏了大量文章卻又不看,「囤書癮」該怎麼解?
原文刊登於 36Kr,INSIDE 獲授權轉載。
日語中有一個單詞叫做 tsundoku (積ん読),意為「買了大量的書堆在家裡但卻又不看」。書架上堆積成山的書本,本身似乎就提供了一份慰藉,一種安全感。今天的你可能沒有囤書的習慣,然而在網路大量訊息的衝擊下,你會認為收藏那些有用的內容、打造「私人智庫」很有必要,你的收藏欄、瀏覽器書籤頁、筆記軟體剪貼文件夾裡,一定也堆著很多你想「等會兒就看」,但卻再也沒有看過的東西。日前,medium.com 的專欄作家 Charles Chu 撰文和網友分享了自己對於「收藏者悖論」的感想——點擊「收藏」按鈕本身帶來的愉悅,可能已經使你上癮,並取代了學習本身。想要擺脫這種矛盾,就要 ① 及時處理 ② 定期清理 ③ 學會取捨。
有些時候,我的生活簡直是一團糟。
幾個月前,我的印象筆記界面還是挺整潔的。只是這幾個月內,本來只是小小一堆的筆記、文件和螢幕快照不斷增長,直到我快受不了了。我不得不花了兩週(15 天時間)來處理他們——看完,理解,然後歸類到我的個人智庫裡。
話說回來,我為什麼要收藏這些東西呢?
嗯…… 我覺得都是人性的錯!
首先,我認為收藏的行為讓人產生自己在學習的錯覺。每次我們發現了一種「生產效率玩具」,或者看到了一篇文章,或者看到了一本暢銷書,即使我們什麼都不做,我們的大腦也會分泌多巴胺(「傳說中的獎賞激素」)。
「啊~你做得真棒!」大腦說。
我為這個過程創造了一個名詞——收藏者悖論。放滿食譜的儲藏櫃不會讓你成為大廚,知道並不等於理解。
Christian Tietze 寫過一篇 文章 來分析這個問題:「探索是令人上癮的,因為它給人類大腦一種進步的錯覺。事實上,找到了一些有趣的東西不等同於理解它、會運用它。」
作家安邦圖 · 艾克在他的著作 How to Write a Thesis 中描述過「影印愛好者」。比方說,為了復習一門課程或者瞭解一個自己感興趣的理論,一個同學影印了大量的文獻資料。這種手動工作讓他 / 她留下一種錯誤印象,就是自己已經掌握了文獻中的知識。影印大量文獻資料本身阻止了學生去進一步閱讀、消化吸收。這種大量累積帶來的滿足的眩暈感,這種印刷時代的「新資本主義」,曾經在很多人身上發生過。
艾克的書是 1977 年發表的。今天,我們之中很多人也陷入了一種類似的「影印癖」——擁有一堆前所未有之龐大的書籤、文章和連結,最終導致儲存空間不夠用。從紙莎草到全息圖像,我認為人們從未擺脫對資訊的痴迷。
當然,也不是說我們就無法擺脫這種毛病了。我來介紹一些拯救我們於水火之中的技能吧。
先「掌握」再「收集」
上文提到的安邦圖 · 艾克建議學生在影印了東西以後立刻閱讀並且理解;並且只在讀完了舊的材料以後再影印新的東西。總之,不要「吃碗內看碗外」。
我的建議是每天專門騰出 1-2 小時的時間用於閱讀、吸收今天收藏的筆記、片段和連結,整理自己的思路。
這種方法能確保我每天都在進步,而且我也不會再被日益龐大臃腫的收藏夾逼瘋了。
每月一次「大清理」
總有一天資訊的總量會超過我們的處理能力範圍之外。這很正常,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裡,有一種被低估的能力就是篩選資訊的能力。
我的 to-do list 裡面,有待讀書單,有收藏文章的文件夾,也有專門保存那些我腦海裡一閃而過的靈感的文件夾。每個月我都會從裡面清除那些已經消化了的東西。
懂取捨方為真英雄
在整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做到足夠「無情」。如果一件事情、一樣東西不能夠讓我興奮,我會從收藏夾裡刪除它。
正如彼得 · 杜拉克在 The Essential Drucker 中所說過的那樣,人類「總是不擅長管理時間」。即使在黑暗中,絕大多數人仍然能保持空間感和方位感;然而即便是在一個燈火通明的大廳裡,大多數人都不會意識到時間到底過去了多久。如果僅靠記憶,我們無從得知自己的時間是怎樣被消耗的。只有「取捨」的勇氣,才能夠為我們帶來希望。
「取捨」本身並不浪漫。我們總是希望將我們從「收藏者悖論」中解救出來的英雄能夠從容面對易燃易爆炸的大量工作,然而事實上,這位超人就是「取捨」二字,或許不夠浪漫,但是一定管用。
話說回來,看完這篇文章的你,一定已經迫不及待地要點擊收藏了吧?(開個玩笑哈哈哈)——擺脫收藏者悖論,就從不收藏這篇文章開始做起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