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3日 星期日

轉載: 母親劫 快樂 ,但你快樂嗎 ?-------談母愛創傷

「母親劫」快樂,但你快樂嗎?——談母愛創傷

Photo Credit: Pexels @ Public Domain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這個「質疑母愛」是種禁忌的社會裡,很難真正去探索自己跟母親間的關係真相,在成長的過程中,不管母親是否存在與缺席,都帶我們巨大的影響。然而在強調孝順跟感恩的文化脈絡裡,沒有人敢說出「母親不一定有愛」的事實。
普天同慶的母親節即將到來,在這個舉世高喊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偉大的日子,你是否有些勉強以對?面對鋪天蓋地對母親的頌讚,只想保持點距離,甚至遇到朋友詢問母親節要送媽媽什麼禮物,或許還有點難言之隱?
在這個「質疑母愛」是種禁忌的社會裡,我們都很難真正去探索自己跟母親間的關係真相,在成長的過程中,不管母親是否存在與缺席,都帶我們巨大的影響。然而在強調孝順跟感恩的文化脈絡中,沒有人敢說出「母親不一定有愛」的事實,而認為無論母親做了什麼,可能過於控制、百般的言語指責甚至毆打,都是出於管教的必要。即使和母親的關係再糾葛,親朋好友也只會勸你「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百善孝為先」,因為懷胎十月的母親無上偉大。
但母親生下孩子,是真的準備好當個母親,又或只是為了符合社會標準、家人期待、為了人生規劃所做的決定呢?如果她也是文化脈絡下的受害者,我們又如何能期待她成為一個百分之百的好母親。
然而媽媽的言行,對一個孩子來說有如鐵律、聖旨一樣,即使是傷害的話語和行為,也會毫無質疑的吸收、內化,成為自己的一部分。母愛創傷的影響無遠弗屆,可能造成孩子未來人生狀態的不穩定、難以建立人際關係、以及對自我形象和觀感的破壞。
這「愛中夾帶的傷害」成為生命中的枷鎖,就像一頭大象,若是在小的時候就被綁在木樁上,曾經奮力掙脫,仍然被綑綁的記憶太強大,習慣被拘束後就以為自己無法逃離,而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長成巨大的、有力量的猛獸,可以成為自己的主人。
你說,要承認自己的母親「無愛」,想來是多麼悲傷的一件事。母親或許不是不愛你,但他可能不知道該如何愛人,甚至不懂得如何愛自己的孩子。
在《母愛創傷》一書中提到「無愛母親」的五種典型:嚴重自戀的母親;過度糾纏的母親;控制狂母親;需要母愛的母親;忽視、背叛或打擊孩子的母親,就有不少書籍及影視作品描繪出不同的母親面相。
嚴重自戀的母親——當仁不讓的戲劇天后
愛自己很好,但過於自戀型的母親會養育出怎麼樣的孩子?
近年出版的《媽媽的公主病》有著深刻的描寫:媽媽總是希望成為聚光燈的焦點,女兒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好,內心深處一直很疑惑:媽媽喜歡我嗎?媽媽愛我嗎?
曾聽說過有個如上述自戀型的母親,在女兒的婚禮上,全程沒有原因的臭臉,因為她感覺到被奪去了所有的關注,在原本該是女兒為主角的重要場合,身為母親竟然無法為自己的女兒由衷開心,雖然匪夷所思,但似乎時有耳聞。
美國作家溫蒂.沃克也因為擔任離婚律師,在處理離婚官司時常遇到各式家庭,而寫出《世上只有媽媽好》這本描述一對姊妹從小遭受自戀母親的精神創傷,而後延伸出驚悚劇情的懸疑小說,如作者接受訪問時所言「這種傷不是表面的肢體暴力,也不是精神虐待,但自戀母親擅長操縱別人的情緒,這種傷害很隱微,卻足以讓小孩在成長過程中萬分痛苦。」
20150120144336185_1000
過度糾纏的母親——你是我人生中的一切
過度糾纏型和控制型的這兩個母親類型,似乎是華人熟悉的母親型態。就曾經聽一個學妹說過,她的母親為了怕女兒離家遠去,而在學妹填大學志願的那天,從頭到尾坐在女兒的旁邊,把女兒仔細分析落點填好的志願一個一個按照自己的意思重新調動順序,直到學妹把志願表按下送出的那一刻才肯離開。原本想要到南部念國立大學的學妹,就因為媽媽的不肯放手,念了離家超近的私立大學,但也因此對母親時有怨懟。
代填志願好像不是太過陌生的事情,像是兒女已經成年,卻依然緊迫盯人,處處顯示存在感的母親,也時常耳聞。過度糾纏型母親在「情緒」上索求無度,需要極度親密的與孩子共處,也佔據了孩子自我成長的空間。這類母親的孩子會因為拒絕媽媽而充滿罪惡感,也就無法偏離媽媽愛的軌道。
日劇新女神波溜主演的日劇《媽媽,不當您女兒可以嗎?》,就演出受到母親病態般依戀的女兒一角,25歲的女主角從小到大備受媽媽的支持與照顧,媽媽彷彿是比同齡人更親密的好朋友,從挑鞋子到挑男朋友,都要詢問媽媽的意見,雖然身為女兒,然而卻更像是媽媽的分身,而活不出自己該有的樣子。
DJxGq46VAAE2nQ3
控制狂母親——我都是為了你好
控制狂母親則是筆者最常聽聞的母親類型,我想也是台灣孩子相當熟悉的套路:強勢的母親無所不用其極的介入孩子們的生活,就像直升機父母一樣,從小到成年依然不停的在頭頂上盤旋,揮之不去。最常聽到的故事,就像是上述代填志願的例子一樣,有許多人所就讀的科系,並不是自己所想要讀的領域;甚至從事的工作,也是父母覺得安穩、有未來的公務員、律師、醫師、老師等等。這個的孩子,就算長成了可以為自己負責的成年人,不但不能全心放手追求自己的夢想,也因為父母的不支持,反而花費更多心力在「不相信自己真的能做到的」內耗當中,夢想之路遙遙無期。
獨裁者媽媽如果遇到孩子不遵照自己的意思行事,就會用各式方式,威脅、批評、諷刺等打擊孩子,或是不支持小孩成為獨立的個體。電影《黑天鵝》中,女主角妮娜的媽媽就是一個放棄自己的夢想,鉅細彌遺關注女兒的母親,她把自己未能完成的夢想強加在女兒身上,也讓妮娜為了成就完美奉獻上了自己。母親所奉獻的,女兒也必須照單全收,那個總是說著「都是為了妳好」或是「要不是你我的人生會更完美」的母親,也造就了將主權拱手讓人、覺得自己永遠都不夠好,或是自毀型的女兒。
1369815330-3007537330
需要母愛的母親——孩子,你照顧我好嗎?
當你的主要照顧者,是一個比你還需要人關注跟寵愛的「大孩子」時,你會成長為什麼樣的角色呢?這類型的母親可能從小在缺乏愛的環境當中長大,因此孩子還小的時候,就必須要給予媽媽需要的愛,這樣的母親也可能會放棄照顧者的角色,反而要孩子成為那個照顧者,在這樣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成為一個提早長大的「小大人」。
名導是枝裕和指導的電影《海街日記》中,綾瀨遙就飾演了擔負起照顧三個妹妹長大的長女角色。大竹忍飾演的媽媽就像是個長不大的孩子,不但常常忘東忘西,還在母親的法事上遲到,為了逃了讓人窒息的家庭,撇下了三個年幼的孩子,而綾瀨遙所飾演的長女自高中起就女代母職,養育妹妹們長大,也提早失去了自己的童年。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常常從事助人工作者的職業,例如社工、護理師等,因為照顧人是他們自小就養成的習慣,也可能唯有透過服務他人,才能感覺到自己被需要。
海街diary_オリジナルサウンドトラック_1
忽視、背叛或打擊孩子的母親
這類母親的情況相當極端,其對孩子的行為可能已接近虐待或是暴力傾向。在社會事件當中見到的那些,自己跑去玩耍將孩子棄之不顧,或是虐待致死的母親,這類母親可能有著「反社會型人格」,他們對於孩子所顯示出的冷漠、遙遠讓人難以置信。被生下自己的媽媽遺棄,無疑是世上最讓人痛心的事,也會讓孩子根本性的質疑自己存在的意義,而這樣的被拋棄、被背叛感也讓人覺得人生毀滅,需要花更多的力氣去相信自己有被愛的資格。
做自己的再生父母
面對原生家庭,是一門學習「認命」的功課,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的家人,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做自己的再生父母。
面對母愛創傷,首先第一步得承認母親無愛。我們總以為只要再努力一點,媽媽有一天會愛自己、會肯定自己,於是不斷的執著於母親的愛當中,困在扭曲的母女關係中無法離開。我們得學會跟自己想像當中的完美母親說再見,因為完美的母親是不存在的,我們必須要再度賦能給自己,擁有愛自己的能力。
學會劃清界線、做回完整的自己,需要強大的心靈力量,因為舊有的內化系統常常讓我們走回回頭路,也可能因為內心還是極度渴求對於母親的愛和肯定,而拒絕不了父母,慣於順服和妥協。但是在建立新系統的過程中雖然蹣跚學步,跌跌撞撞,終究可以活出新的人生。
就如同《母愛創傷》作者蘇珊.佛沃給所有人的鼓勵,「雖然母親沒有給予足夠的愛,但只要學習為自己補充母愛,就有能力付出並接受愛與關懷」。獻給所有還在母女/母子關係當中掙扎,尚未走出以及正在走出無愛陰影的兒女們。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