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3日 星期一

轉載:多元入學對 多元 人較有利? 看數據怎麼說

多元入學對「多『元$$』人」較有利?看數據怎麼說

(Photo: 李季霖/Flickr CC/https://flic.kr/p/o7eZDg)
文、圖 / 陳婉琪
多元入學是台灣教改二十年來的升學制度上的主要改革方向,由於歷時已十數年,可說已不再是新的爭議。然而近日此話題卻再度成為社會輿論的爭論焦點,譬如「個人申請」被國教家長聯盟批評為「多錢入學」,社會名人則公開倡議舊日聯招制度要比現行多管道並行的入學制度來得好。確實,若採取申請管道來升學,學生們得費心準備審查資料,再加上報名費、交通費等,是需要一些成本。對經濟較不寬裕的學生與家長而言,這種制度難免讓人心生疑慮。
然而,申請管道對來自經濟富裕家庭的學生真的較有利嗎?這是一個實證問題,並不是紙上談兵式的懷疑臆測或在臉書上大聲疾呼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既然這並不是剛出現的爭議,議題也具有高度的重要性,事實上,早已有一些研究者採用了還算可靠的研究方法來追究真相。

持續爭議著這些已有答案的問題,週而復始地重複著相同但沒有明確證據的批評,似乎讓這個社會顯得相當缺乏實證精神,彷彿靠感覺來做主張、講立場便以足夠。即便正反雙方要繼續辯論,也應該以既有證據作為出發點,來權衡制度的利與弊,以避免公共政策的討論陷入無意義的空轉與對立。
因此,以下我將介紹兩份資料與方法較為嚴謹的相關研究,希望以簡明的敘述讓更多人瞭解實際的狀況。

李爺爺總是懷念他的日子,但那時的日子真的比較好嗎?(公廣集團 華視新聞)
李爺爺總是懷念他的日子,但那時的日子真的比較好嗎?(公廣集團 華視新聞)



國中升高中
郭祐城、陶宏麟(2013)利用相當有名的《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EPS)來看國中升高中這個階段,究竟家庭背景與入學管道是否相關。
「多元」的高中入學管道在2000年開始實施。這份研究採用的資料則是2001年針對全台灣高中職高二學生所做的抽樣調查,樣本數將近一萬。這群學生當中,由聯考管道進入高中職的佔38.9%,透過登記分發入學的為13.7%,經由申請推薦甄試入學的各佔13.8%與26.4%,透過直升入學的則有7.2%。(以下將針對黑體字這三個以往不曾實施過的入學管道來討論,亦即長期以來大眾爭議的焦點。此處不討論大部分出現在私立學校的直升入學。)
首先,表一以簡單的交叉表來呈現三種家庭背景因素(父親教育、母親教育、家庭所得)與入學管道的關係。先看大家最關心的「家庭所得」:對所得十萬元以上的家庭來說,「登記分發」的學生占5.57%,但兩萬元以下家庭所得的學生當中,卻有19.29%經由登記分發管道入學。申請入學也有類似的模式——所得越高,該管道比例越少:對所得十萬元以上的家庭來說,「申請入學」的學生占9.86%,但兩萬元以下家庭所得的學生當中,卻有22.83%採申請入學。「推薦甄試」則較沒有明顯相關,五萬與十萬的家庭多了半個到一個多百分點,但差異沒有非常明顯。

(表一)入學管道與家庭背景變項之交叉表。(郭祐城、陶宏麟2013:頁432)
(表一)入學管道與家庭背景變項之交叉表。(郭祐城、陶宏麟2013:頁432)



從父親及母親教育程度來看,也與上述模式差不多:父母教育程度越高,採「登記分發」與「申請入學」的比例越低。唯「推薦甄試」較不同於此模式,稍後將繼續討論。
接著,作者也採用了較複雜的統計模型來檢證,甚至還控制了學校固定效果,但得到的結論仍與上述結論差不多。若進一步將研究對象限制在高中生(亦即排除高職生),也完全無法得到「家庭背景較優勢的學生,更傾向經由新增的多元管道來入學」的結論。事實上,家庭所得較高的學生還經常較傾向經由聯考管道而入學
值得注意的是,這份研究當中,唯一一個與「多元管道」有正相關的家庭因素是母親的教育程度——母親若有大學以上的學歷,則子女有較大的機會經由推甄管道升高中(與聯考相比)。


高中升大學
田芳華、傅祖壇(2009)這份研究看的則是另一個升學階段——高中升大學。
2002年,教育部宣布全面開始實施大學多元入學方案。這份研究所採用的資料,調查時間點為2003年初,調查母體被設定為台灣十二所大學中十二種不同科系的大一新生[*註1]
調查實施過程乃「由教育部發函各校系請求支援調查,各系以隨機抽取30人為原則。在執行方面,由訪員到各校、各系後,或在系上助教協助下,或在班代表協同下發問卷進行調查。本研究之大一調查母體人數為12,061 人,經隨機抽樣後共發出3,083份問卷,2,719 位完成問卷,回收率約為88.2%。」(頁216)
從該年度的教育部統計資料來看,全台灣大一新生的各管道錄取人數,所占比例為:申請入學10.9%,推薦甄選7.3%,考試分發81.8%。而這份研究的樣本,三種管道各約占11.8%、7.5%和80.6%,十分相近。不過,相當可惜的一點是,這份研究並沒有家長收入的資料,但父母教育程度與父親職業的資訊是齊全的。
如果,眾多輿論所批評的「採申請方式入學=多錢入學」屬實,那麼,家庭經濟條件較寬裕的學生必然會充分把握這種優勢,多多利用個人申請這類入學管道;如果,申請或推甄入學使得優勢家庭學生的多才多藝發揮作用,在申請過程中更吃香,那麼,我們應該會從資料看到:來自高收入家庭的學生高度集中在申請或推甄管道上(在這份研究中,我們只能以家長教育程度及父親職業來間接觀察)。

母親教育程度越高,則該學生透過申請管道入學的機會,要比經由考試分發更大。(Image: lumei/Flickr CC/https://flic.kr/p/fYgjw)
母親教育程度越高,則該學生透過申請管道入學的機會,要比經由考試分發更大。(Image: lumei/Flickr CC/https://flic.kr/p/fYgjw)



不過,大致來說,這份研究並沒有發現這個現象。不論是父親教育程度或是父親職業類別,與入學管道都沒有顯著相關。換句話說,父親若職業是經理、專業人員或教育程度較高(家庭所得應也較高),這群所謂的優勢學生並沒有特別集中在推甄或申請管道。但,一樣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這份研究竟然也得到與郭祐城、陶宏麟(2013)這份研究一樣的結論:母親教育程度是唯一與入學管道有關的條件——母親教育程度越高,則該學生透過申請管道入學的機會,要比經由考試分發更大(但若比較推甄與考試分發兩種管道,則母親教育也沒有影響)。


資訊獲取能力才是關鍵?
從這兩份研究來看,「『多錢』讓孩子在推甄、申請等入學管道勝出」這樣的說法,幾乎完全得不到支持。家庭經濟條件與入學管道並沒有關連,唯一有影響力的因素是母親的教育程度。
母親的教育程度代表了什麼意涵?兩份研究的作者們所提供的解讀,都傾向認為是由於教育程度高的母親較能協助子女獲取與吸收資訊。雖然我們尚無法完全釐清當中的機制,但若這個解釋接近真相,那麼,這項研究結論事實上給了我們相當清楚的政策意涵。
如果,升學資訊的判讀、統整能力是關鍵,那麼,我們可以討論如何再多做一點資源重分配的工作,譬如,將資源及人力投注給最需要的學生,加強自我瞭解與個別輔導。投注了資源,但卻不見成效?那麼,我們可以討論學校裡的輔導機制該如何改善。如果,問題出在學生的學習認知與動機,且教育程度良好的母親較能夠讓孩子發展出自主學習能力與動機(這一點當然未必成立,尚待檢證),那麼,我們可以討論,學校教學該如何創新,才能彌補家庭文化資源的不足,讓所有的學生都對學習得到更符合時代需求的認知?
以上幾個思考方向,或許並未窮盡可能性,但簡而言之,與其完全無視於未來職場對創新能力與資訊判讀能力的渴求,對時代變遷毫無敏感度地、懷舊式地主張昔日制度最美好,我們何不聚集眾人的智慧,積極地去看制度的設計與調整該如何具體協助(資訊統整或關鍵決策能力可能較弱的)弱勢學生?


[*註1]十二所大學分別為:中山大學、中正大學、中國文化大學、臺灣大學、成功大學、東海大學、政治大學、淡江大學、清華大學、逢甲大學、輔仁大學和銘傳大學。十二種科系分別為:中文、外文、化學、數學、經濟、社會、企管、會計、財務、電機工程、土木工程和機械工程。


參考文獻:
田芳華、傅祖壇(2009) 大學多元入學制度:學生家庭社經背景與學業成就之比較。教育科學研究期刊 54(1): 209-233。
郭祐城、陶宏麟(2013) 高中職多元入學管道選擇與家庭背景及學習表現之關係?兼論多元入學的公平與效率。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25(3): 421-456。
  • 本文作者為國立台北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 本文原刊登於「巷仔口社會學」。
  • 本文為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公共電視立場。
特色圖片:李季霖/Flickr CC/https://flic.kr/p/o7eZD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