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中信:社運人的血與骨(王尚智)
柳林瑋如今備受指責。一位年輕醫師當初投身街頭運動、組織公民團體,然後進一步籌辦獨立媒體,這不免讓人敬佩。年輕的內心若沒有極其強大且日夜實踐的理念之力,無法輕易走到這一步。但如今因為財務問題瀕臨一場身敗名裂,「理念」究竟如何不敵「貪念」?
但與其說是貪念,對於過來人而言,這更似一場「人性、權力」之間的艱難拉扯!任何人到了可以「支配資源」的位置,再怎麼堅實貫徹的初衷,隨時都會成為心頭的一抹荒煙。革命家們的貪念往往不是蓄意,而是在無人角落自我鬆懈,起了一時雜染。能夠打破理性自律的,也都是某些便宜行事被「自我合理化」。
於是,再怎麼樸實的社運,廣受媒體矚目報導就有了「名」!進一步向社會募款順利,那就輕易更有了「利」!名利交織出若干特定的支配權力,倘若沒有完成「監督機制」與「財務控管」形成對付幽微人性的力量,就算內部人員再少、組織再小,依然可以「少發兩毛錢人人雞飛狗跳、多拿三分錢英雄漢就被推倒」!
但與其說是貪念,對於過來人而言,這更似一場「人性、權力」之間的艱難拉扯!任何人到了可以「支配資源」的位置,再怎麼堅實貫徹的初衷,隨時都會成為心頭的一抹荒煙。革命家們的貪念往往不是蓄意,而是在無人角落自我鬆懈,起了一時雜染。能夠打破理性自律的,也都是某些便宜行事被「自我合理化」。
於是,再怎麼樸實的社運,廣受媒體矚目報導就有了「名」!進一步向社會募款順利,那就輕易更有了「利」!名利交織出若干特定的支配權力,倘若沒有完成「監督機制」與「財務控管」形成對付幽微人性的力量,就算內部人員再少、組織再小,依然可以「少發兩毛錢人人雞飛狗跳、多拿三分錢英雄漢就被推倒」!
長久輕忽財法教育
無論校園或社會價值中,台灣一向不重視「財務、法務」的教育。這在傳統猶太人文化被視為「血」與「骨」的當代經營本質,很少被放在華人草創者的內心深處。
社會運動起家的人,與體制對幹無不像是一場場革命,需要的是無止盡的「熱情如血、行動如骨」!尤其年輕人一古腦上街頭搖旗吶喊,金錢與法律是不足掛齒的體制語言。當青春壯烈綻放如花,很少人會去認真思索今後該如何才能走入現實?
事實上,所有社會運動與公民團體的最初,都是從一群「氣味相投的烏合之眾」開始!然後也必然要歷經各種理念分歧、甚至派系分裂、成員出走。而直到有機會輾轉體現於組織內部「有了法律、財務的結構初具」,這才算真正蛻變成能與社會同步成長的階段,不再是一夕曇花。
柳林瑋創立「沃草」的獨立媒體定位,後來採取公司化的方向,並非不正確。但「公司化」意味著更嚴謹於財務及法律的基本要求,再也不是社會運動那般,單靠熱情與行動就可以合理覆蓋一切。特別是一旦還牽涉了「社會募款」的特殊項目,若沒有採取「非營利」的專案分離管理,難免招來信譽敗損的各種爭議。
然而,台灣社會運動訴求至今最大的「誤區」,也在於認定自身若要保持一種「純真」,彷彿每個人依然得要是一群熱血如初的拳腳少年,尤其財務上似乎都要到「咬牙艱困」的地步,好像才足以證明初衷不失。但無論一人貪染或全體艱困,一切往往只是因為「欠缺財務法務能力」而已!
柳林瑋這次所涉及,只是那些擅長財務坑殺設局者眨眼不及的小數字,補正回填後也不至於到犯罪程度。但社運的青春熱情,卻因此遭遇各方無情撻伐。在台灣街頭一心想噴湧出正義的年輕世代,顯然還必須在社運人一如既往的血與骨之間,繼續學習與掙扎!
社會運動起家的人,與體制對幹無不像是一場場革命,需要的是無止盡的「熱情如血、行動如骨」!尤其年輕人一古腦上街頭搖旗吶喊,金錢與法律是不足掛齒的體制語言。當青春壯烈綻放如花,很少人會去認真思索今後該如何才能走入現實?
事實上,所有社會運動與公民團體的最初,都是從一群「氣味相投的烏合之眾」開始!然後也必然要歷經各種理念分歧、甚至派系分裂、成員出走。而直到有機會輾轉體現於組織內部「有了法律、財務的結構初具」,這才算真正蛻變成能與社會同步成長的階段,不再是一夕曇花。
柳林瑋創立「沃草」的獨立媒體定位,後來採取公司化的方向,並非不正確。但「公司化」意味著更嚴謹於財務及法律的基本要求,再也不是社會運動那般,單靠熱情與行動就可以合理覆蓋一切。特別是一旦還牽涉了「社會募款」的特殊項目,若沒有採取「非營利」的專案分離管理,難免招來信譽敗損的各種爭議。
然而,台灣社會運動訴求至今最大的「誤區」,也在於認定自身若要保持一種「純真」,彷彿每個人依然得要是一群熱血如初的拳腳少年,尤其財務上似乎都要到「咬牙艱困」的地步,好像才足以證明初衷不失。但無論一人貪染或全體艱困,一切往往只是因為「欠缺財務法務能力」而已!
柳林瑋這次所涉及,只是那些擅長財務坑殺設局者眨眼不及的小數字,補正回填後也不至於到犯罪程度。但社運的青春熱情,卻因此遭遇各方無情撻伐。在台灣街頭一心想噴湧出正義的年輕世代,顯然還必須在社運人一如既往的血與骨之間,繼續學習與掙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