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中
【捐出兩種「黨產」,落實轉型正義】
國會政黨輪替之後,「轉型正義」已是國民黨無從迴避的課題。
國民黨可以選擇目前的作法,一方面實質拖延、抵抗,一方面藉著個別綠營人士在議題設定上的失誤,將轉型正義扭曲成「轉型仇恨」,凝聚深藍鐵票、挑動藍綠對立。
走這條路,非常簡單,卻絕對是「此路不通」,更會導致國民黨的徹底敗亡,是選擇「長痛」。
走另條路,非常痛苦,卻絕對是「康莊大道」,畢其功於一役,徹底擺脫歷史包袱,積極融入民間社會,脫胎換骨,成為全新的國民黨,是選擇「短痛」。
這條「短痛」之路,並不複雜,就是做好兩件事。
首先,國民黨捐出所有(不當)黨產,在處理黨工權益後,全部交由專業學者、受難者團體代表、社會公正人士等共同組成的機構,專款用之於推動轉型正義的工程。
最近一些國民黨人士說,黨產可以「公益化」,其實,用之於推動、落實轉型正義,才是最符合社會公益與公義的作法。
「得來不義」的黨產應該用於:
●全面落實、完善受害者的賠償。
●推動威權時期人權迫害事件的清查、記錄、保存與研究。
●人權與轉型正義理念之推廣和教育。
其次,捐出完整檔案,追求歷史真相。
真正心懷本土的國民黨立委,應該積極參與轉型正義相關法律的立法與修法工作,監督政府落實轉型正義工作,尤其是相關檔案的完整開放。
尤其重要的是,國民黨保存有大批威權時期歷史檔案,卻隨時面臨損壞、銷毀、湮沒的危險,這些珍貴的、另種形式的「黨產」,絕對需要妥善保存、清查整理、完整公開,讓歷史真相能夠更清楚的呈現,國民黨應該儘速捐出,由專業機構承接處理。
面對轉型正義,長痛不如短痛,國民黨應該做出最符合國民利益、最睿智的選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