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有一句諺語:「如果不讀書,行萬里路也不過是個郵差。」我曾經擔任一場大學青年領袖的評審,獲選者能與大陸大學生跨海交流。我拿到這群各校菁英的資料時,看到他們年紀雖輕但幾乎都有赴對岸與大陸頂尖學生交流的經驗,不止於大陸,他們的國際涉足亦廣,或代表外交部,或是參加國際志工,足跡到達南美洲哥倫比亞、大洋洲的索羅門群島、非洲的馬拉威……。九九.九%的成人一生都無法一訪之地,他們在小小年紀時就有見識。遙想我在這年紀,還是土包子。
因此,口試時,我很關注,他們對自己的見識有何洞察。一位有在德國紐倫堡(Nuremberg)交換學生經歷者,我請他介紹紐倫堡。他碎片式的描述風景,我說:「不是要你當導遊。能較深入描述嗎?譬如紐倫堡大審。」他面露茫然:「紐倫堡大審?」我則訝異,曾在此住過的人會不知,紐倫堡在二次世界戰後,各國會審納粹,而肇始歷史上的第一個國際法庭。
還有一位學生想推薦一本書給大陸學生,此書作者是他的教授謝智謀。我順勢問:「你知道謝教授的江湖地位嗎?」這位學生說,老師很親切、年輕時荒唐過。話只能止於此,顯然不清楚他的老師是台灣探險教育的鼻祖。
第三位的社團經歷寫著登山社。我心想,若有人能跟大陸學生代表介紹台灣的高山,挺不錯。於是問他:「台灣有幾座百岳,你爬過哪些?」這一問,又踢到無言鐵板。
上述或許是特例,但讓我重新理解到現代年輕人所謂的「見多識廣」。見聞多的年輕翹楚,因何會「見多,識不深」?洋洋灑灑的經歷,完全禁不起追問。會後,我與其他評審交換「見多,識不深」的觀察。一位評審做了絕妙的比喻:「餃子包得好不好,沒下鍋不知。下鍋一煮,沒包好的,就露餡了。」
「見多」讓一個人寬廣,是累積閱歷的過程。但,見多,更要見深,若要見深,就要經過思考與反芻,將資料轉化為知識,這是腦部運作的習慣。「見多」的人,就像一個包得很飽滿的餃子,挺漂亮。然而餃子終究要下鍋一煮的,那一刻,內餡與包工就會見真章。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沒有大學文憑的日子,我說故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