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1日 星期二

轉載:為何台灣人實力再強也難出頭天? 赴美工程師:美國從小教這件事,我們卻不在呼

為何台灣人實力再強也難出頭天?赴美工程師:美國從小教這件事,我們卻不在乎

 2017年02月20日 15:50 風傳媒
台灣土地面積雖小,卻製造出許多世界不可或缺的商品,在全球網絡上占據一定的重要性。許多台灣人出國工作或留學,實力明明也不差,卻難以闖出自己的一片天,一位赴矽谷工作的台灣工程師從自己的經驗談起,看見台灣囝仔最該面對的根本問題......。
週末,我跟美國同事去柏克萊吃北京烤鴨,在那觥籌交錯,擺滿珍饈的 10 人座原木桌上,我的太太發揮人來瘋的精神,把場面炒得好熱,天南地北的議題都拿進來討論。
在場坐著一個當地小學老師,負責學小學一年級的教育。
「他們現在在學校學什麼東西啊?」我太太問了,想說答案不外乎是語言或是數學那類的東西。
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老師不假思索的回答了: 「溝通與社交啊!」
「溝通與社交是那個階段最重要的事情了,」另一個老美接著說。「那時候跟老師建立起來的情感 (bond) ,我到現在都還記得。」
腦中彷彿被一記悶棍打了一下,我咀嚼著他們的討論,這個回答有更深的文化意涵在。

溝通與社交能力,比天份重要

前幾年讀過一本加拿大人寫的書《異數》,書中提到了兩位絕頂聰明的天才,一位因為從小環境不好,沒有人教他如何跟人進對應退,儘管天資破表,卻在現實社會屢屢遭受挫折,從沒有從社會那裡取得發展自我的資源,最後隱居鄉間,過著孤芳自賞的生活。
另一位天才是中產階級出身,儘管屢屢違法犯紀,但是卻能夠利用絕佳的人際技巧左右逢源,受到社會的原諒,認可與讚賞,平步青雲。
我想,這位老師的回答跟我讀到的這段有點關係。
我們小時候看醫生,大多是父母代為發言,跟醫生討論病情與診治的方法等等,異數這本書列出來的北美中產階級的教育方法卻不是這樣。
開車前往診所的時候,北美中產階級父親或母親會先給孩子作心理建設,醫生等等應該會問些什麼問題,比如說哪裡不舒服,感覺怎樣等等的,同時也教導小孩子可以怎麼回答,等到了診所以後,大人們會讓小孩子自己跟醫生對話與討論,醫生主要的談話對象也會是小孩,然後才是父母。
北美的中產階級是這樣無時不刻的教育孩子如何跟社會相處,如何跟大人對話,如何適切的表達自我的需求與想法,難怪你在火車上,飛機上,酒吧裡會看到他們一派輕鬆的跟陌生人搭訕聊天,到了一個全是陌生人的場合,也很快的能夠找到自己需要的資源,我們也會覺得他們從小就很獨立,有擔當。
反觀台灣教育,從小到大大部分的決定都是父母捉刀,面對世界,父母都會站在小孩的前方主導,由於疏於練習,跟陌生環境溝通能力從來沒有建立過,出了社會一切重新訓練。

少了「溝通」能力,就不會有「團隊」

在硬體與代工的時代,我們只要向世界證明我們的良率比別人高,同一個規格,我們的成本可以更低,或是我們可以做得更快,但是到了品牌、軟體,與服務的時代,考驗的是把「問題」轉化為「產品」的能力;考驗的是讓「概念」藉由各種管道,快速「傳遞」的能力;考驗的是把「一盤散沙」組合成「一支精兵」的能力,以上三種能力,分別是產品管理、行銷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全都是由溝通與社交組成。
不管產品管理如何發展,它的核心價值不外乎是把人類的需求轉化成產品的規格設計,並實作出來,你當然可以照著教科書上面的方式作問卷跟用一大堆 MBA 量化的方法分析,但是在銅板的另一邊,質化的方法同樣也是無可或缺,而質化方法的基礎,基本上就只是跟對象好好的坐下來討論他們遇到的問題與解決方法。
行銷管理跟溝通有很大的關係,我認為,其中一個最難的部分在於精準的表達出你想傳達的訊息,你可以花大錢,用各種管道傳達出很混亂的產品訊息,對公司整體幫助不大,或是精準的把所有的資源都投資在一致與有效的溝通訊息上面,然後 Just do it。
最後,一個人是沒有辦法成事的,你需要有你的團隊,於是問題來了,人家為什麼要聽你指揮?絕對不是因為你是創辦人或是官做得比較大,你需要運用絕佳的溝通技巧去傳達你所擘畫的願景,你必須要使出渾身的人際技巧讓大家跟隨你的步伐往前衝刺,沒有溝通與社交這兩項能力,根本不會有團隊可言。

發展國際級的品牌,更得學習如何溝通出自己的價值

現實是,台灣市場很小,很多產業如果只靠我們的內需市場,是沒有辦法生存的(就算全台灣的 PC 全都用宏碁的,也沒有辦法養得起宏碁這間公司。宏碁 2013 Q3 PC 出貨量是 666 萬台,夠整個台灣 1/4 的人口換全新的電腦,但是宏碁 2013 整年是在虧錢的狀態,換句話說,不賣國外市場,就算全台灣每個人買一台宏碁的 PC ,當年度宏碁都沒有辦法轉虧為盈)。
因此,我們如果要發展一個國際級的品牌或是服務,溝通與社交的對象也絕對不能僅僅是我們早就爛熟的台灣同胞,要在別人的市場成功,我們必須要能夠精通不同文化國籍的市場溝通與社交才行。
這其實非常困難。
我在矽谷工作的這段時間,發現如果不是從小就在當地生長的 ABC ,長大後,尤其是大學後才到這邊來的菁英們很難打進這裡的主流社會,假日會跟一幫同是台灣來的朋友混在一起,如果當地台灣人少些,交遊的對象很可能就會加入中國人與香港人,人際關係鮮少延伸到市場的主流社會。
這些旅居矽谷的人各個爛熟英文,托福/GRE 考得比美國人都還要高,所以這不會只是個語言問題這麼簡單。
連海外旅居人的人際關係都是如此了,更何況身在台灣的品牌與服務,想要打進海外市場,想要對海外的消費者溝通出自己的價值了。
看到這裡,你可以很草率的下個比檸檬還酸的結論:『這一定是因為文化歧視』,但是就我的觀察,這絕對不是原因。正因為北美這邊是一個強調溝通與社交的社會,只要能用他們習慣的方式跟他們溝通,很直白有自信地表達自己,不要讓人家猜測,你很容易深入地跟他們打成一片。
他們會先跟你單獨出來在酒吧喝酒聊天,慢慢開始邀請你到他們的家中,最後把你納入他們生活圈的一個部分,你會慢慢了解他們的思考邏輯,生活習慣,如果你是員工,你會知道怎麼在他們的文化下成功,如果你是創業家/公司,你會學到他們設計/衡量產品服務的想法。
台灣人才的硬功夫真的了得,基本上只要開好規格,哪種硬體軟體都可以做得出來。很可惜的是台灣內需不足以養活國際規模的大型公司,因此我們必須要向外走。向外走需要跨文化市場的溝通與社交,台灣本土家庭與學校的教育卻從來很少強調這兩個能力的重要性,更何況是跨文化的運作了。
所以,下次帶小孩去看醫生的時候,教他如何自己跟醫生說吧,讓他早一點開始練習跟世界的社交與溝通。
作者介紹|Winston Chen(陳昭穎)
從小到大都在台灣成長,沒有外國學歷的本土工程師,因緣際會闖入矽谷新創公司歷練。從文化,語言,合作方式,溝通,還有辦公室戲謔的不適中找尋平衡點,反思自己30歲之前所學習與習慣的一切。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台灣工程師的矽谷故事
(本文主圖取自Mark Zuckerberg@Facebook,僅為示意,與本文人物無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