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選擇這條路,對美國絕對是正確的,但對於短期經濟卻不一定,因為可能會導致能源業的大失業潮,因此看到他的經濟表現滿意度的確受到衝擊。但拉長時間看,當美國製造業回流導致失業率下降,美國民眾就算再怎麼腦殘,也不會用意識形態來判斷政治人物,這叫做領導人該有的作為,指出明確可行的路,雖千萬人吾往矣。
回過頭來問,馬英九政府的政策,中心思想到底為何?沒別的,就是「短期利益」。
因為有這套思維,所以不投資基礎科學研發,選擇去中國或者去新興市場,是最快、也最容易「賺到熱錢和快錢」的路,但全世界都懂的道理,就無利可圖,因為台商想得到,中國廠商難道想不到?看看當初2008年中國搞的大鋼鐵廠、大造船廠、還有一堆太陽能廠,一窩蜂搶進的結果,如今安在?反而造成過剩產能,導致需求減緩,現在成為拖累新興市場的最大元兇。
有人會說,國內政局混亂和過於民粹,導致政治人物短視,但難道美國人就比台灣人好搞嗎?歐巴馬推動能源獨立、創造中產階級以及健保改革,同樣面臨國內巨大反對,但從經濟數據看得出來,美國幾乎是全球最穩健成長的國家,消費信心也是今年來維持高檔,真正對國家有利的政策不僅能帶來實質體質改變和產業升級,更能創造民眾對未來信心,但此刻的台灣,政府有讓人感覺有信心嗎?
別再怪民眾短視,因為有遠見是領導人該做的,就是走在看不見的水域時,仍能清楚說出他對未來的藍圖,引領群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