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8日 星期四

轉載:TRF災情越滾越大,錯壓人民幣為何這麼嚴重? 3700家中小企業財務風暴

TRF災情越滾越大,錯壓人民幣為何這麼嚴重?

3700家中小企業財務風暴

去年8月11日,中國人行首度放手讓人民幣中間價大貶,
一年後的今天,一齣台灣版的《大賣空》仍在上演,
所有參與演出者,都是輸家。
中小企業主第一次大規模集結,在TRF災情引爆一週年,籌組受害自救聯盟。
中小企業主第一次大規模集結,在TRF災情引爆一週年,籌組受害自救聯盟。 (攝影者.楊文財)
「讓我們陷入困境的不是無知,而是看似正確的謬誤論斷。」——馬克.吐溫
這是好萊塢電影《大賣空》的開場白,該劇以金融海嘯前夕的華爾街為背景。而不亞於《大賣空》的劇情,卻正在二○一六年的台灣真實上演。金融海嘯後,一場最嚴重的中小企業財務風暴,正以連鎖效應的方式爆發。
它的關鍵字是:人民幣。兩年多前,市場一面倒看升人民幣,一般民眾搶辦人民幣存款,銀行界也向企業強力推銷一種壓寶人民幣升值的衍生性金融商品TRF。
即便二○一四年三月人民幣小貶時,央行總裁彭淮南在立法院說出「貶值應該要買(人民幣),而不是賣!」被外界解讀彭總裁看升人民幣走勢。中小企業買進此類商品,無視金管會出面踩煞車,從那時開始越來越火熱。
「大家總是低估壞事發生的可能性。」這雖然是《大賣空》劇裡的台詞,但壞事真的發生了,而後果比你想像的,也比政府認知的還要大。
「啊?風暴都要結束了,你們還想報導?」這是金管會銀行局局長詹庭禎對《商業周刊》提出採訪的第一反應。但他以為的結束,其實正在開始。例如我們發現,有一家國際知名休閒鞋的代工廠今年決定「債留台灣」,將TRF虧損的二十億元、貿易融資的十億元,都丟給銀行,負責人已放棄在台資產、保留銀行查封不到的中國事業。這並不是單一事件。
「去年八月十一日,我這輩子都會記得,就是那天開始,我的人生變黑白的,」林小姐說。
她是一家台商老闆娘兼財務主管,那一天,中國人行意外放手讓人民幣一天急貶二%,創下人民幣史上最大貶幅,宣告讓官方控制的匯率逐步走向自由化。
對賭人民幣升值的TRF瞬間出現巨幅虧損,林小姐的公司年營業額六十億元,投資該商品損失累計至今近六十億元!
像她這樣遭受重大損失的企業達三千七百九十七家。根據惠譽信評估計,這些企業保守合計苦吞高達兩千億元虧損,這相當去年全體本國銀行獲利的三分之二;比起二○○八年金融海嘯造成雷曼兄弟連動債變壁紙,當時散戶們總投資金額為四百多億元,但這次企業的虧損金額,是當時的五倍!
TRF是一種高槓桿的外匯衍生性金融商品,特色是獲利有限,但若匯率不如預期走勢時,損失將可能無限大。這波連專家都看走眼的人民幣劇貶走勢,就成了這樣的無底洞。
《商業周刊》獨家調查發現,風暴發生至今一年,官方以為風暴停歇,但企業因財務失血而帶來的營運危機,才正要進入暴風中心。
理由一,虧損金額比預期還大。金管會雖在去年初處分或警告銷售不當的銀行,讓交易冷卻,但銀行在客戶做人民幣大虧後,竟又轉推銷客戶買進看空日圓的TRF,損失金額擴大。
理由二,虧損轉成欠債,企業週轉陷困境。許多企業因虧損擴大被銀行強制平倉,其鉅額虧損被銀行轉成債權,無力還款的企業,正陷入生死交關。
我們發現,因還不出欠款而倒閉、停業的公司,開始出現在經濟部商業司的公司登記資料中。企業因投資TRF而財產遭銀行假扣押、強制拍賣的法院裁判書,近一年內暴增逾十倍。
這些倒閉的公司中,並非是毫無競爭力的企業,其中有全球員工達八百人的南台灣知名回流台商,有員工約兩百人的全球市占率前五大的聖誕燈線製造商等。
透過企業一個拉一個,滾雪球般的介紹,商周記者明查暗訪到超過二十家以上的受損企業,其中不乏有被媒體多次報導的產業隱形冠軍,也有代工鞋廠、中部五金製造業者、知名國際食品公司的供應商、帝寶住戶也有兩戶以上受創,還有數位在中國各省台商會,曾當上會長、副會長的大咖台商。循線一一求證時,一家產品在該領域是全球市占冠軍的老闆,有八戶房地產被抵押,「拜託不要寫我名字,唉,不然連生意都沒得做了。」
調查結果發現,這不只是個別企業投資虧損的問題,而是台灣中小企業的堅實競爭力,正遭受重創。
【封面故事相關】
▲第2幕》賠不見底 拆解賺錢有上限、賠錢無下限,金融圈「最高級賺錢術」
▲第3幕》企業為何買 東莞台商區長被迫關廠:我心想這下完了,公司已經沒血了
▲第4幕》銀行為何賣 低利率悶鍋裡找出路,最終讓銷售銀行也變輸家
▲第5幕》風暴後教訓 香港如何逃過一劫?政府監管,還有三件事該做
完整精采內文請見《商業周刊》1501期,全省各大便利商店同步販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