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7日 星期六

轉載:中年女子單身後

中年單身的社會趨勢

賴芳玉:中年女子單身後

作者 / 賴芳玉 發表日期 / 2016/9/15 瀏覽數 / 9,300+

 140
 
 0
文章收藏
字級:  
我與好友也是知名VJ徐曉晰偷閒聚會,聊彼此近況。她的燦爛笑容、奔放的神情舉止,總讓我想掛起太陽眼鏡,幻想自己躺在一片白色沙灘上,享受那片藍天碧海……端的是心曠神怡的形容。
但我很煞風景地問起她結束九年婚姻、重回單身後的心情。會問起這題,實在是因為中年單身女子越來越多了。
內政部2015年公佈全台灣離婚累計人口數163萬多人,在2015年有53,448對離婚,平均每天146.43對離婚;其中離婚男性年齡最高落在35~44歲(計19,375人)、離婚女性年齡最高則落在30~39歲(計2,3298人)。透過法院離婚的對數,據司法院統計3517對,男性離婚年齡,最高落在40~45歲,女性離婚年齡最高則落在35~40歲。
這些統計告訴我們一件事,中年重回單身儼然是社會趨勢了。
我問起她離婚的感受,她說:「離婚是我人生中最難、卻是最好的決定,我非常感謝這個苦,因為在離婚前,我是睡著的,直到離婚後,我才開始有意識地活著。」
我訝異的問:「包括還沒進入婚姻的時候嗎?」她點點頭,「我一直以為自己是一個走在時代很前端的人,總認為自己和媽媽是不一樣的女性,但我錯了,回想在人生很多重大決定時,依舊複製媽媽那一代的觀念。唯有離婚的決定,我和她不一樣了,那刻我覺醒了很多事,發現以前的自己多盲從……。」
她說離婚最難的是對孩子的愧疚,所有的人都勸她:「孩子需要健全的家。」當時媽媽勸說:「妳年紀不小了,又沒有工作,孩子還小……。」
她苦笑說起這段最難的過去。但也因為這麼難,她才開始進入省思與成長。
我問她如何跨出心裏這道坎,她說:「我意識到一件事,我在過我自己的生活,所有對我勸說的人都不能為我的生活負責。如果連自己都不快樂,如何讓孩子快樂?我必須為自己的不快樂負責,如果我能為自己做對的事,也就能對孩子做對的事,我應該為孩子做出示範。」
我非常贊同她的說法,很多兩性專家在愛情、婚姻、婆媳或親子關係提供很多「技巧」,但使用技巧處理「關係」前,應該先做好「自己」;如果每天悲傷憤怒,如何以這樣的情緒臉孔,與周遭的人產生健康的互動?所以唯有自己「好了」,與妳親近的人才有機會跟著「好了」
曉晰說離婚這件事喚醒她,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離婚後的女性朋友如此明白地說出這種改變。
她說:「以前我為了婚姻離開自己喜愛的工作,當個家庭主婦……」
我突然回想每次看到這女子穿著不曾是乖女孩模樣,好好一件牛仔褲,總是這裡破、那裏破的,衣服就像隨便披掛在肩上,不是露左肩、就是露出右肩,有時都想翻白眼,這姑娘就是不能買合身的衣服嗎?但怪的是,她最有魅力的時候,竟是罵人的模樣,她會大罵、然後就大笑,彷彿妳會透過她的咒罵也釋放自己的情緒,就像在山裡大喊,深沉、壓抑的情緒會在滿山曠野中釋放自己的回音,這女子十足的壞女孩模樣,竟是最迷人
但這樣的女子在結婚後竟然選擇「好女孩」路線,在家洗手作羹湯、相夫教子?而這個好女孩路線竟然持續了九年,我狐疑地望著她,她笑著說:「婚後洗盡鉛華、在家相夫教子,所有人都歌頌這行為是一件多麼對的事。」
這點應證了她先前所說,在人生許多重大決定時,不自覺複製母親那一代的觀念,即便她的外表是如此走在時代前端。
但離婚喚醒她後,她改變了。
她說:「我開始有意識地活著,就發現很多考量和決定,多數來自『恐懼』,我們花很多時間思考『恐懼』的事,再決定要怎麼做,我決定不再用『害怕』引導我做決定。我承認對於未知的事,還是害怕,但我不會因為害怕而躲避即將發生的事。」
中年單身已成為社會趨勢,對此她樂觀看待,並認為只會越來越多,不會變少,因此我問她可否給中年重回單身的朋友一些建議,她提醒三個重要觀念:
一、離婚是健康的,發現錯了就修正,而不是一直錯下去,這本來就是很正常的事。離婚不是失敗,是選擇。 
二、幸福不該只有一種面貌。我們犯了一個毛病,總是期待所有的關係是完美的,如果是這樣,那就只有一種制式關係,就像每個人都穿制服,是很可怕的事。 
三、不要擔心未知,如果有「未知」、「已知」兩個選項,我寧可選擇未知,因為這樣人生才精彩,否則只是不斷「repeat」。
是啊,幸福不該穿制服,我們都不想穿,這社會也別想逼我們穿,然後對我們的穿著指指點點。
(原文刊載於2016年9月7日《常木蘭》,獲作者授權刊載;本文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