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病房的春天─園藝治療在安寧病房的運用 文、圖|黃盛璘 [ 下載 PDF ]
一轉眼,進長庚醫院安寧病房帶「園藝治療」已六年了。回想2009年,一次意外接獲社工來電:「老師,我們想將園藝治療帶進安寧病房,可能嗎?」我陷入苦思:該如何以園藝治療來幫助即將面對人生最後一段旅程的人呢?園藝治療,顧名思義,就是運用園藝活動來改善並調整人的身、心、靈;作為園藝治療師,面對幾乎是躺臥病床的朋友,要怎樣施展園藝治療的魅力,讓植物成為協助他們找尋找人生意義的另一幽徑?
充滿童趣的床頭植物,可以改變病房的低氣壓。
沒想到,在我讀到《南丁格爾與近代護理》一書下面這兩段話時,卻得到啟示:
「醫院最好的位置是在市郊,醫院外面就是一個植物園,裡面養些溫馴的小動物;對於長期病患而言,一聲鳥叫,會給他們帶來很多欣慰。」
「看不到天空的病房,對病人的心靈是個很大的虧損,而心靈的痛苦比身體的苦痛更深刻。人就是需要看到天空,甚至在床邊擺幾朵小花,對於一個殘弱的病人都是很大的鼓舞,為心靈帶來喜悅。」
安寧病患更需要陪伴南丁格爾的這些叮嚀猶如醍醐灌頂:是呀!園藝治療不就是要讓走不出醫院的病人,也能享受花草帶來的心靈撫慰與生命的喜悅?
就這樣,一邊摸索、一邊觀察,在社工、護理長的全力支持下,六年來,愈耕耘愈發體會護理長說得對:安寧病房不是等死的地方,安寧病人更需要生命的陪伴。
病患教我的事
這一天,我們要帶領大家紥一個承載著祝福的水苔球,一位坐輪椅、插著鼻胃管的病友,由照服員推了進來,他看來很沒精神,詢問他是否想加入,他無力地搖搖頭,躲到窗邊,遠遠地看著我們。我們不想勉強他,先邀照服員加入,我們邊做邊聊天:「今天要用植物紥個水苔球,它很好養,可以可以放床頭,也可以送人;你有想送的人嗎?」照服員馬上詢問他:「對呀!要不要送給妹妹?」妹妹常來探視他、照顧他,這個建議似乎打動了他,不覺地他挪動身軀,靠過來看個究竟。「可是,手沒力氣,又會抖…」「沒關係,我們一起合作。」
那天,他和志工合紥了水苔球,並在卡片寫上:「妹妹,我愛你!」表達對妹妹的感謝。
接著走進來一對夫婦,他們面帶愁容、不吭聲,各自捏了一個水苔球,然後插上祝福卡,分別寫著:「寶貝,滿滿的愛永遠給你!爸」、「寶貝,不管你在哪裡,媽媽都希望你幸福快樂!」原來這一對夫婦正面對失去愛女的痛苦……
悲傷的父母用水苔球植物療癒即將失去孩子的傷痛。
還有一次,活動主題是水瓶插花設計,一臉疲憊的阿嬤走進來,她原是來探望親人的,正好到處逛逛、透透氣,便湊過來觀摩一下,在志工鼓勵下,她也動手做;當水瓶插上鮮花、完成作品後,阿嬤展開了笑顏,讓當下的我馬上被她的笑容觸動了。
也有來探望父母、長輩的小孩,看到至親在病中受苦,他們驚慌無措的表情,讓人憐惜這麼小的年紀,就得面對生死課題;於是,我教他們用植物做卡片,藉以向至親表達內心的祝福。
在這一次又一次的活動中,我看到了植物的撫慰與療癒力量,我已確信:園藝治療必然可以在安寧病房推廣,我也將投身這個園地,藉植物的魔力,即便在凋零前一刻,生命仍可容姿煥發。
八樓長廊上,整排室內植物佈置成一個室內花園。
在醫院支持下,我們先在安寧病房一整排落地窗的長廊,種上一排室內植物,佈置成長廊裡的室內花園;由於室內植物多為常綠植物,為了多點花色,我們在春秋兩季增加一些當季時節的花卉點綴,由這些季花帶出春天和秋天的氣息。
在建立長廊花園後,我們發現,病友及家屬開始走動了,他們願意踏出病房,前來觀賞,也願意坐在植物旁的椅子上;當電梯門一打開,首入眼簾的景象滿是綠意和花色,隨視覺變化,心情也開朗起來。
長廊花園讓病人和家屬更願意走出病房。
傳遞生命氣息與祝福
植物是需要細心照顧的,你用多少心血照顧,它就回報你多少;長廊花園不大,但枝葉繁茂,傳遞出植物旺盛的生命力,看著它們,讓人不知不覺中感受到生命的力量,似乎也獲得鼓勵和希望。
而園藝治療課程教導大家親手製作的成品,最後我一定要求寫上祝福卡,可以送給自己,當做愛的鼓勵,也可以送給家人、朋友或陪伴者、照服員;藉由植物,練習將祝福訊息傳遞出去。
在課程要求的創作過程中,需要專心一致,病人可藉此暫時拋棄現實紛擾,進入單純自我的世界;而作品形成過程中的成就感和自我肯定,也會跟著自然浮現;相信這些小小的滿足,可以改變因病痛而低落的心情。
在課程要求的創作過程中,需要專心一致,病人可藉此暫時拋棄現實紛擾,進入單純自我的世界;而作品形成過程中的成就感和自我肯定,也會跟著自然浮現;相信這些小小的滿足,可以改變因病痛而低落的心情。
安寧園藝課程的特色
病友們藉參與課程走出病房、與人互動,有如參與小型團體治療。
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嘗試,逐漸地摸索、掌握了安寧病房課程設計的特性:
一、是單元劇、不是連續劇:
由於病友來日的狀況難料,這次來參加,下一次不一定能再看到,家屬及陪伴者也無法每次都來;因此,課程無法朝以連續性的內容設計,例如播種、扦插等;而必須是每次都是獨立的單元,每次都能有完成的作品。
二、床頭擺設:
每次活動開始前,志工總是先熱情地逐一敲門,一一邀請大家邁出病房來參加,常常在滿心期待下,甚至連一個病友都沒走出來;這時,我們就自己鼓起精神,帶領志工動手做,再由志工帶著成品一一送給病友。由於病床空間不大,只有床頭櫃的小小空間可利用,所以成品的體積也大不得;有時,看到我們送出的作品突然出現長廊花園的窗台上,我們就知道:又有病友離開了。
三、清淨室內空氣:
病房多是封閉的空間,要讓空氣流動、保持清新,除了空調外,最需要的就是具清淨功能的室內植物了;虎尾蘭、黃椰子、黃金葛等,都是很好的選擇。
四、傳遞祝福:
每次作品帶著祝福卡,來到想祝福的對象手中,所傳達的正是一種正念和祝福。
五、大自然的氣息:
五、大自然的氣息:
久處於空調的室內恆溫環境中,病友常忘了外界季節的變化;透過植物正好可帶給病人季節的訊息,例如春花秋葉。
六、喚起節慶的回憶:
課程也常依著節慶設計,於是跟著病友做春節賀卡、母親節花、端午節香包、中元節祈福除瘴包、中秋節柚子娃娃、聖誕節裝飾聖誕樹等,透過節慶活動,喚起愉悅的回憶。
七、小團體交流:
七、小團體交流:
安寧病房病友狀況各自不同,很難同時開始、一起結束,因此,我們常自喻為擺攤,在交誼廳內擺好桌子、備好材料,便開始迎接病友、家屬和陪伴者,過來與我們一起動手做;邊做、邊聊天,不論長吁短歎或笑逐顏開,整個過程就像一次小小團體治療般,每個人可分享別人的故事,也可發抒自己的情緒。
八、感受植物的生命力:
我們所帶給大家的植物大都好種、好照顧、生命力強,即便在長廊或病房小小空間,依然儘情開放、綠意盎然,展現十足的生命力,讓病人也容易受到感染。
九、無言的撫慰:
九、無言的撫慰:
作品無論是帶回病房或家裡照顧,透過照顧的過程,投注了心血,內心也不自覺接受了植物的安撫。
這些課程特性不只提醒我們:在設計活動和教學內容時更用心,我們也發現,課程服務的不只是病友,還包括了家屬、陪伴者、照顧者,當然,還有辛苦的醫師、社工和護理人員。一年下來,院方看到了植物的療癒力量,課程安排於是從一個月一次,增加為一個月兩次,地點也從安寧病房擴充到癌症病房和復健病房。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病友終生務農或年老後藉種菜自娛,在病房裡接觸園藝活動,正好可以與他們過去美好的生命經驗連結,讓他們想起種田、種菜的過去,有些人一輩子的價值就在農耕上,稻禾、花草都能讓他們感受到生命的意義,常見他們藉由園藝活動,儘情地分享生命故事,不但促進病友與家人交流,病友間也因而有了互動,所以,園藝治療也可算是生命回顧法的一部份。
而完成的園藝作品,讓整個病房增加了綠意與生氣,不只病友看了舒坦,醫護團隊、親友進病房一眼瞧見,便忍不住稱讚,讓病友多少有了成就感,感受到自己還有點能力,可以自我肯定!
由於與植物有了感情,常見病友多了一分對植物的牽掛,這時醫護人員也藉機請他們關照放在長廊的植物,病友便可不再侷限病房,而到長廊走動、交朋友。
這些因植物連結、改變的情緒和互動,已讓大家充分感受到:安寧病房絕非坐等死亡的地方,相反地,即便到了最後關頭,人生還是這麼有意義,值得等待和追尋。
(作者為台灣首位獲美國認證的園藝治療師)
(作者為台灣首位獲美國認證的園藝治療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