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別鬼扯》水果原有的風味 官員應有的智慧
消費者要是嫌農民種的水果太甜,農民自然就會設法改良品種迎合市場需求,農試所也太吃飽沒事幹了吧。真那麼喜歡酸,幹嘛不吃檸檬就好呢?
作者:文青別鬼扯| 2015-10-21 11:29
文青別鬼扯
你說水果太酸,我就偏要種成甜的。弄一場酸甜的矛與盾的對決是吃飽撐著嗎?水果要酸還是要甜,不用拓也哥告訴大家,市場就會說話了。(網路截圖)
今天農委會農試所發佈消息表示,台灣水果越種越甜,這樣很不好。「未來為台灣水果育種時,要找出水果甜酸的比例,讓民眾習慣吃帶點酸味的水果,可吃到水果原本的風味。」
這則新聞看了讓人感到精神錯亂,過去農委會都標榜台灣水果很甜、品質超好,享譽國際。例如,農委會介紹巨峰葡萄時就說了,當地「日夜溫差大,正是適合葡萄生長的最佳環境,所種出來的葡萄不但甜度濃、果色深,香氣也夠,品質相當優越」。
巨峰甜度濃、果色深,香氣也夠,品質相當優越。這不正是市場賣點嗎?(資料照)
如今農委會又跳說來說,太甜了太甜了,這不就擺明要讓全國老百姓錯亂嗎?
先說「原有的風味」這件事好了。文青每次在講有G蔬果時,也特愛說可以吃到蔬果原有的天然風味。問題是,蔬果真的存在「原有的風味」嗎?稍具基本常識的人都知道,同樣的東西放在不同地方種植,在不施肥不噴藥的完全天然狀態下,都會產生不同的風味。這原因很簡單,因為兩地的土壤、氣候、水質和日夜溫差,都會讓蔬果產生不同的品質。因此,就客觀上而言,蔬果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原本的風味」。如今農政官員也跳出來說,要找回「水果原有的風味」,這是官員文青化的表現嗎?
改良蔬果品質一直是展現農業科技的重點之一。
老一輩的鬼友都知道,三、四十年前台灣的蓮霧非常難吃,吃起來澀澀的。1970年代農政單位為了推廣蓮霧,還曾研發蓮霧入菜的菜單。為何要入菜?因為不夠好吃啊!如果夠甜美,還需入菜嗎?!但其後在農友的努力下,蓮霧成為台灣最驕傲的水果產品之一。這種原生於東南亞的果品,如今還非得在台灣吃才好吃。同樣的,傳統番茄的味道也不怎麼樣。但台灣開發出獨特的玉女番茄,加上農友的技術,讓我們的小番茄甜度可以高達13度,遠勝於日本的8度。如果台灣的水果不夠甜,你們農委會官員還敢整天在外自豪台灣農業很強嗎?
改良蔬果品質一直是展現農業科技的重點之一,市場真的開始偏好酸一點的水果,農民自然會透過種植方式來改變,無須農試所操心。(資料照,記者陳鳳麗攝)
但現在農試所突然說水果太甜,然後說「吃太多太甜的水果而傷身」,對糖尿病患者不好。科科,前陣子Sara姐姐才因為糖尿病問題被搞到快花轟,結果農試所現在也來招惹糖尿病。但稍有基本常識的人都知道,不只是糖尿病患者,即使是對健康的正常人而言,吃任何東西也都不能過量。多數醫師們也不會跟糖尿病患者講,太甜的水果不要吃。相反的,不管它甜度為何,都要限制份量。簡單來說,重點是一天內攝取糖份的總量,而不是吃了啥水果的問題。但是呢?但是農試所居然跳出來說要研發低糖度水果,這會不會跟Sara姐姐一樣,太可愛了?!
農民要種啥水果,要把它種成怎樣,本來就是市場機制在決定的事情。如果市場真的開始偏好酸一點的水果,農民自然會透過種植方式來改變,無須農試所操心。如今農試所跳進來說要研發新的偏酸水果種品,科科,到時候以台灣農民優異的技術而言,有沒有可能也把它種得很甜呢?
啊,屆時是不是也該舉辦一場矛盾大對決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