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2日 星期一

轉載:口試答不出來,竟然就哭了.... 台灣成績至上價值觀的濃縮:醫學系媽寶特別多

「口試答不出來,竟然就哭了...」台灣成績至上價值觀的濃縮:醫學系媽寶特別多

圖片來源:dreamstime_xl_12563204
前陣子跟幾個目前在大學任教的學長姊聊天,一個老師說了一個小故事。在一門某公立大學專門開給醫學系的社會學課程裡,A老師上課問問題時,有同學舉手發言,下課時,發言的同學走到老師身邊。
學生:「老師,我是醫學系X年級的XXX。老師我剛剛有回答問題。」
A老師:「有啊我知道,回答得很好。」
學生:「老師我是XXX。」
A老師:「我知道啊。」
學生:「老師,你不用寫下來嗎?不然怎麼幫我加分?」
A老師一聽,正色道;「上課回答問題是你的義務,要不要幫你加分是我的權力。」
這個小故事引發一連串關於醫學系學生的故事集。
一個在私立大學任教的B老師說:「對啊,我現在開醫學系的課,成績都不敢打得太低,我發現這真的會影響到他們未來分發實習的醫院。」
在另一間私立大學任教的C老師說:「對啊,我昨天才剛接到一個爸爸打電話來。」
我們都嚇到了,異口同聲地喊:「爸爸?」
C老師接著說:「對啊,因為他的兒子上次修這門課的時候沒有過,這次算是重修的,他爸爸打電話來想了解一下這門課的評分方式。」
我問:「是大一的學生嗎?」
C老師回答:「不是喔,已經是大三了。我有跟他爸爸解釋,去年這個學生修課的時候,都沒有出席,只有來考試,當然不會過啊。」
我還是很驚訝地問:「大三的學生不是已經20歲了嗎?」
C老師說:「不知道年齡耶,因為醫學系的學生有個特色,很多都重考很多次,一定要考上醫學系就一直重考,所以不知道他們實際的年齡。而且我還發現,在醫學系,女生真的比較用功。」
我露出訝異而疑惑的表情,C老師接著說:「很多男生他們不是真的想念醫學系,很多是因為爸爸是醫生,或是父母對小孩期望很高,希望他們可以當醫生,所以他們選醫學系不是自願的。女生比較不需要承擔這些期待,她們如果選醫學系,通常是因為她們真的很想當醫生,也會比較用功。」
我接著問說:「所以在醫學系,只要成績好,是可以打破性別不平等的囉!」
C老師:「那也未必,像以前,醫療體系還沒崩壞,四大科還很夯的時候就有規定,女生如果要選這些熱門的科目,得比男生晚兩年,因為男生要當兵,這樣比較『公平』。還有呀,上次我開醫學系的必修課,問一個女學生她未來想要選的科別,她竟然回答『如果我沒結婚,就選心臟,如果結婚,就選耳鼻喉科』。所以他要選比較重要也比較操勞的心臟科,還是選比較輕鬆的耳鼻喉科,是看她結婚與否來決定的。」
我邊聽著這些故事,邊瞪大眼,突然想到,以前國高中時代,如果上課回答老師問題,我會先舉手問老師:「有沒有加分?」而這種成績至上的觀點,原來在大學不是不存在,在醫學系還一直存在著。
B老師說:「對啊!有同事跟我說,他去當醫學系甄選面試的主考官,真的有學生回答到一半就哭出來了。老師們嚇到,問學生為什麼哭,學生說:『我覺得我回答得不好,如果沒考上,我媽媽會傷心』。」
原來教改多年後,台灣的文憑主義與成績至上的價值觀一直都沒有消失,他們被濃縮在醫學系裡了。

作者簡介_高子壹

上大學以前,我以為我會是穿著套裝踏著高跟鞋進出商業大樓的經理人,沒想到我現在是弄髒雙腳踩入田野永遠只能背運動書包的學術魯蛇;曾經以為成功就是要賺大錢,誰知道我現在每天都在搞教育事業。
教授稱我為博士生,大學生喚我助教,國高中生叫我補習班老師、周妤、都督、正妹、女神。自認為是雜揉讀書與教書,夢想與實際,理性與感性,學術與生活的文化工匠。

(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