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素珍:給我抱抱──機構嬰孩的愛與希望
2016/03/01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從統計數字上來看,台灣每天平均約有一個小孩被送進機構準備出養。民國101年開始,收出養的法規改變,除了必須透過合法機構配對的管道外,也要經過更嚴謹的評估,且以國內出養優先,通常3次國內配對失敗後,才嘗試國外出養。由於審核程序更複雜嚴格,收出養機構內「塞車」的狀況也越來越常見,等待有緣養父母的小孩待在機構內的時間越來越久。
就兒童發展理論來看,2歲以前的孩子如果沒有建立夠安全的依附關係,對智力和情緒都有不利的影響。什麼是依附關係呢?指的是嬰兒對於主要照顧者的依賴。安全的依附關係建立在照顧者對於嬰兒情感的理解反映,以及物質世界的照料,嬰兒因此有足夠安全感,成為發展的重要養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嬰兒也具有吸引照顧者的天性,讓人喜愛,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去接近和照養他,盡管辛苦,但常常只要嬰兒回以純真燦爛的一笑,照顧者便心滿意足了。
在一般家庭中,嬰兒通常有固定的主要照顧者照料,對「愛」較不感匱乏。但在人力資源有限的機構,難以做到一對一的照料,一位工作人員得負責多個小孩,對於生理所需並不難應付,但是心理層面便難以面面俱到。
大家可以回想看看,自己家裡的小孩牙牙學語時,第一句迸出口的,通常不是「爸爸」,不然就是「媽媽」。那是因為爸媽作為最普遍的照顧者,在「教導」嬰孩言語時,慣於反覆「告知」小孩自己的身分稱謂。小嬰兒學習語言是透過情境而熟悉的,一個字詞或者音聲在同一情境反覆出現後,它們就會「知道」那個字詞的意義,然後便學會了。
基於情境學習理論的理由,大家可以想像,機構嬰孩的主要照顧者通常不是爸媽,那麼它們最早發出的音聲的字詞是什麼嗎?根據我的經驗,通常是「抱抱」!為什麼是「抱抱」呢?我認為這除了因為機溝缺乏父母的情境之外,也跟機構難以回應嬰孩親密感的需求有關,無法常常擁抱他們,提供基本的心理安全感與親密感,讓他們得以安心地發展身心。
但是就客觀的條件來說,並不能對機構無法完整回應嬰孩親密感需求加以苛責,因為很少有機構有足夠人力滿足這個作法;再者,就算有足夠數量的義工填補這個需要,也會造成照顧上的困擾。由於機構嬰孩極渴望親密的擁抱,一旦被抱著,便很難忍受分離,義工一離開,他們常會以嚎啕大哭回應,嚴重影響整個嬰兒室,造成難以收拾的局面。
因此,在機構的嬰孩群中,通常被安置一小段時間的半歲前嬰孩,會稍呈現「呆滯」的狀態,不似家庭照料的嬰兒那麼活潑。這是因為他們比較少獲得親密的擁抱與對話的機會,心理渴望無從滿足,就不會對外界世界有立即的回應,可說是一種創傷表現。但是,通常的狀況是,只要去逗弄這些小嬰兒,他們也很快可以出現反應,也許沒有一般家裡孩子那麼立即,但只要沒有其他身體障礙,三兩分鐘的時間也足夠刺激出他們的回應了。這種狀況暗示了,嬰孩心理創傷是可被修復的,且越早開始治療,效果越好。
從我觀察的經驗顯示,機構裡孩子對親密擁抱的索求,會出現到3歲左右,他們會直接跟大人要求「抱抱」。再大一點的孩子因為長期得不到親密感的滿足,再者也開始學習到社會化的規則,比較不會直接去要求,但是會以隱晦或者創傷的方式表現,比如說反而會故意對人「視而不見」,或者是以言語或者行動的方式討好等。
機構裡的小小孩,多半都會出現創傷反應。半歲以上到一歲的小孩,許多對於大人有過度的「依賴與討好」。他們看到大人,尤其是不會堅持「規矩」的非機構工作人員,通常非常「友善」、笑容燦爛,吸引著大人的注意,以交換獲得「抱抱」的機會。這也就是許多拜訪機構的人會覺得,機構裡的孩子像「天使」一樣,反而家裡的小孩是那麼難伺候。但這種「友善」其實是種創傷反應。還有更嚴重的,有個小孩,從嬰兒期就進機構,近3歲了,還很渴求「抱抱」,只要一抱她,整個身體就完全貼黏過來,將頭枕在大人肩上,一動也不動,彷彿極其愛戀。不像一般3歲小孩被抱起後,通常會對視線更高的空間有好奇的探索,東張西望、摸這碰那的。她過度黏膩的表現如嬰孩般,其實是一種退化,一旦獲得親密感,便退化到更早嬰兒期的狀態,重新去滿足未被滿足的過去。
由於機構無法取代家庭的功能,照養的孩子長期下來常有「機構化」的問題。因此,有不少學者專家並不認同集中式的養育機構。他們認為機構,尤其是越大型的機構,所能提供的無非是「管理」而已。理想的養育機構應該是更近似家庭的「小家」,收容的孩子不超過4人;住所為一般家庭的形式,而非宿舍;照料的工作人員固定,最好是能扮演父母角色的夫妻。然而,小家的建置成本更高,尤其父母的角色難找,沒有更詳盡的規劃與經費支持,暫時也看不到有完全取代大型機構的可能。
沒有一個社會完全沒有棄養嬰孩的問題,棄嬰難免出現心理創傷,影響其終身發展。然而,只要是人,必然有著這個或者那個創傷,重要的是要如何得到彌補與治療?那些暫時棲身機構的孩子,等待的就是一個家的希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