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7日 星期六

轉載:款款捲起細緻的浪花

廖玉蕙/款款捲起細緻的浪花

2015-11-07 02:28:11 聯合報 廖玉蕙

近幾個月,我走進偏鄉演講。從中部出發,直講到南部的屏東、台南,東部的台東花蓮,途中看到許多動人的風景。
譬如台南松林國小,我踏進校園,眼睛不覺一亮。學生可以爬樹、種菜、坐到樹蔭下舒適的桌椅上聊天,而圍牆的磁磚上呈現的是學生的畫作。約莫午後一點,從操場這頭望過去,有三位小朋友正悠閒地在遠遠的另一角盪鞦韆。陽光燦燦,樹蔭下鞦韆翩躚,影影綽綽,好不令人動容!學生小小的身影從旁經過時,都自然且有禮貌的致意:「客人好!校長好!」
來聽講的,除了該校及附近老師,尚有台積電的員工。這些來說故事的志工阿姨叔叔,出錢出力還謙稱「在忙碌的工作中抽時間當志工,被童真的快樂感染,意外得到療癒。」他們不認為在做崇高的奉獻,反倒覺得從中獲益無數,真讓人動容。演講後的提問既熱烈又深入,言辭背後透露出老師的教學熱忱;我在回答問題時,竟然激動莫名,眼眶發熱。
在接送時,張志全校長及總務主任不約而同話題全圍繞學校的規畫藍圖,觀念相當新穎前衛。雖地處偏遠,但師生齊心,咸認有志工幫忙,有企業關照(奇美提供練習的樂器);學生少,無論參賽、發言討論,和大學校相較,學生所擁有的機會更多,堪稱資源豐富。何況學生的家境雖然差些,但從小跟自然親近,踩踏在土地上種胡麻,跟農夫討教如何行銷生產物,收成時,在校園裡和校長、老師、家長一起慶功吃火鍋,從另個角度看來,也真是很幸福。
另一所花蓮的北濱國小也讓我印象深刻。他們的校地超迷你,近年卻沒有受到少子化的衝擊,學生人數不減反增,看來彷彿是奇蹟,但和校長長談後,又覺理所當然。學校有特色、充滿生機,對家長及學生自然產生莫大的吸引。
周春玉校長提及偏鄉的家長社經地位普遍偏低,謀生都來不及,學生放學後,往往面對空屋,沒飯吃的更是所在多有。她覺得在各項條件都較差的狀況下,先設法讓學生學會基本的生活技能,其重要性遠勝於獲取書本上的知識。所以,先前在更偏遠的長良國小擔任校長時,就曾遊說老師將課本先擺一邊,而從食衣住行育樂教起。孩子從綁鞋帶、扣釦子、撿菜、洗菜學起,訂定幾年級要學會煎蛋、何時要會操作洗衣機等目標,循序漸進,讓學生逐漸在生活中獨立起來。這種對傳統的顛覆,誠懇務實履踐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理,但沒有動腦或沒有幾分膽識恐也不容易做到。
她目前擔任校長的北濱,曾因集資送少有出國機會的孩子到烏克麗麗的故鄉夏威夷參訪而名噪一時。如今,學校還有每周一堂的意象書法課程,帶領學生思考、和生命經驗做連結;讓同樣的文字,都能做出獨特的詮釋。雖然正統書法家不認同,但時代在變,教育需要翻轉才能與時俱進,她們勇於嘗試,激發孩子更多創作潛能。
我曾跟一位素所尊敬的大學校長抱怨,教育系統被傳統拘執太甚,校長居然輕描淡寫說:「社會需要安定,傳統往往是安定的力量。」我一時語塞,發現傳統思維真是牢不可拔。教師往往被歸類為保守的,固守校園,強調安定,這位與眾不同的周校長卻用腦力開發了無限的可能,真教人打從心底敬佩。
那日,我們在海邊的餐廳裡娓娓談論著教學的種種追夢、突圍和展望。風吹著,款款捲起細緻的浪花;天空中,一群鳥兒正逆光飛翔,放眼看去,感覺這偏鄉真是美麗。
(作者為語文教育學者及散文作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